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
2011-08-15孙东平
孙东平
吉林省安图县白河林业局医院,吉林 安图 133600
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是指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支阻塞、发病6 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病死率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超急性期内进行溶栓治疗,因此,对脑梗死,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作出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5年至2011年临床资料完整、发病6h内进行CT检查的12例病例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05年至2011年在我院急诊就诊并经随诊观察确定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12例,其中1例还有MRI证实,临床资料完整,均在发病6 h内行CT扫描,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2岁~78岁,平均年龄62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偏瘫 (5例)、偏身感觉障碍(3例)、剧烈头痛 (2例)、头晕呕吐 (5例)和言语不清、视物模糊 (各1例)。
1.2 检查方法 用GE-synergy单排螺旋CT平扫,仰卧位,先常规行层厚、层距10 mm扫描,再对病变部位行层厚、层距3 mm或5 mm薄层扫描,用窄窗宽、窄窗位技术(窗宽约35 Hu、窗位约10 Hu),双侧图像对比。
2 结果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表现如下: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12例均有此表现,正常情况下双侧脑沟、脑池基本对称且显示清晰,大面积脑梗死病变侧较正常侧不同程度变窄,重者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或称为动脉致密征[1],表现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较大动脉的某一段密度较对侧者明显增高或稍增高,典型表现者1例,另外5例表现为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密度较对侧者稍增高;灰白质分界不清或称岛带征[2],正常情况下脑灰白质分界清楚,大面积脑梗死时脑灰白质界面变模糊,以岛带区 (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多见,8例可见此征像;病变区密度略减低,表现为病变侧脑实质密度较对侧者略减低,8例可见此征像;病变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多见,有8例,颈内动脉闭塞者有2例,大脑前动脉闭塞者1例,基底动脉闭塞者1例。
3 讨论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通常由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等大血管主干栓塞引起,其有效治疗方法是在6 h内 (超急性期时间窗)溶栓治疗,且越早越好,如不能在有效的时间窗内恢复血流,不但不能挽救脑细胞,而且还能引起脑损伤继续加剧,如再灌注损伤及脑水肿、脑出血等。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脑梗死,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其检查方法多种多样,有CT、MRI、EEG等,但CT在大多数县级医院,甚至一些乡镇卫生院已经得到普及,且CT扫描速度快,价格较便宜。MRI在检查效果上明显优越于CT,但MRI设备价格及检查费用均较高,目前国内普及率低,且检查时间较长,因此CT平扫仍然是其首先检查方法。杨运俊[2]报道NCCT(非增强CT)对脑梗死诊断的时间窗存在较大争议,Beauchamp等认为NCCT难以发现发病后24 h以内的脑梗死,但Hacke等报道,平扫CT对于3 h以内脑梗死的发现率达50% ~70%[2],本文统计结果约为20%。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损害非常敏感,急性缺血后,由于缺血、缺氧,Na+、K+-ATP酶泵功能降低,导致钠水潴留,引起细胞毒性水肿,导致闭塞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肿胀,脑灰白质界面模糊或分界不清,主要表现在大脑中动脉闭塞时岛带区灰白质界面上;梗死早期CT图像上密度改变多不明显,但用薄层扫描、窄窗宽、窄窗位技术,认真对比双侧图像差别,部分可发现密度不同程度降低,多表现为密度略减低;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等较大血管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典型者其密度接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密度,不典型者表现为病变侧大动脉密度较对侧者稍增高,此即为动脉致密征。一般脑梗死在发病12 h内CT难以发现缺血性低密度灶,通常要在发病24 h~48 h后才能清楚显示,对于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通过薄层扫描、窄窗宽、窄窗位技术,认真对比双侧脑沟、脑池、脑实质密度、灰白质分界及双侧大脑中动脉密度,仍可发现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一些早期征像,同时CT可排除脑出血,因此,CT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