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现象值得重视
2011-08-15孙琳
孙 琳
成都军区司令部第三门诊部,四川 成都 610000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疾病也会随之增多,对药品的需求也就自然增加。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许多老年人往往会凭主观意愿,自主购药,简单选用;有些老年人片面追求广告药品和一些新药、特药等;还有些老年人喜欢长期食用一些所谓的“保健品”,认为服用保健品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加之一些基层医务工作者存在重药轻医的思想,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对老年病人实行“你点药我开方”,搞无原则迁就,因而造成乱用、滥用和浪费药品的现象严重。作者长期在干休所从事老年人医疗服务工作,就老年人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引起重视。
1 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1.1 主观因素 一些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药品对身体可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作用,喜欢动不动就用“三大素”:维生素、抗生素和激素,以为这些药是万能药,什么疾病都可以治疗,盲目用药。一些老年人盲目追求广告药,一些老年人则是对药物有依赖思想,认为人老了,就要靠药物维持生命,靠“保健品”来延年益寿。甚至在生活上节衣缩食,但在“保健”上却追求高档,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干体所老年人都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也是容易造成追求高档药品的原因所在,殊不知“是药三分毒”的道理,任何药物用久了,都将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和不良后果。
1.2 客观因素 老年人由于体内代偿机制减弱,患病几率增加,年老多病,常常一人可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如有人对200例老年人进行统计,其中78%同时患有4种疾病,38%患有6种或6种以上疾病,13%患有8种或8种以上疾病;用药种类多,如50%以上的老年患者同时使用3种药物,25%以上的患者同时使用4~6种药物;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年轻人高2~7倍,60岁者为16.6%,80岁者为25%。有统计称,老年人是药品市场的最大消费人群。当今医药市场,鱼目混珠,一些不法商人盯着老年人做文章,各种媒体上的医药广告也抓住老年人心理特点,大肆宣传,使老年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宣传。部分基层医务工作者责任心不强,以“尊重”老年人意见为托词,对老年人不合理用药不加之正确引导。
2 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2.1 服药方法不合理
2.1.1 不按时间服用 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听力、视力减退,常听不懂或记不清医生对服药的嘱咐,不能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药物品种、服药次数和服药的剂量准确服药,而易发生忘服、误服、重复服或多服,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2.1.2 剂量偏大或偏小 基层医疗机构很少有医生从药代动力学及半衰期考虑用药。如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用青霉素800万u,12h静滴1次;如予复方磺胺甲嗯唑首剂不加倍,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应用青霉素80万 u,l2 h肌注1次等。
2.1.3 重复用药 如用复方胃友加胃康u治疗胃炎。复方胃友其通用名是维u颠茄铝镁片,属复方制剂。其组份含有维u、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等。而胃康u又名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属双层胃药。其成分亦含有维u、氢氧化铝、颠茄流浸膏。临床上与复方胃友作用基本相似,不同的是胃康u是双层片,其有比复方胃友更优秀的作用。其进入人体胃内,外层的强力制酸作用迅速崩解,内层的药物逐渐溶化而发挥其药理作用。所以这样的伍用显然是不合理的,是医生不了解药物组成所致,属重复用药,等于加大药物的服用剂量,二者合用毒副作用可能增强,严重可导致便秘,引起肠梗阻,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且经济上又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2.1.4 药物剂型不合理应用 由于制剂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许多药物制成各种剂型以供临床选择,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药物在体内有较长的作用时间,通过口服缓/控释制剂能够方便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缓/控释制剂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液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 h~24h。可以说一片药就是一个释药系统,服用时需整片吞服,不应将药片随意嚼碎或分割开服用,否则可能破坏释药结构的完整性而导致药物在体内短时全部释放,非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拜心同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美施康定则用于癌痛的治疗,芬必得为解热镇痛处方药,补达秀用于治疗和预防低血钾症,倍平则用于中度或重度疼痛,息宁片用于帕金森氏综合征,这些药都是经过现代制剂工艺技术生产的控释或缓释片。但由于临床医生不够了解这些药物的特点,随意给病人减剂量服半片,药物分割后,在体内会迅速释放,体内药物浓度骤升,有可能造成药物中毒,这样就达不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
2.2 滥用药物现象突出
2.2.1 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一般只对细菌性感染有效。个别抗生素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及真菌有效。抗生素一般对病毒感染无效。即使是细菌性感染,也不是所有抗生素均对之有效,故不可滥用。加之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即使是常用抗生素,如用药不当,亦可造成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类药物,常用者有青霉素G钠盐及青霉素G钾盐两种。老年人大量应用青霉素G钠盐,会因肾功能减退而加重心脏负担,促进或加重心力衰竭;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大量应用青霉素G钾盐,则会引起高血钾症,严重时可致心脏骤停。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老年人应用容易发生蓄积中毒,产生肾毒性及耳毒性损害。老年人常用红霉素容易出现肝脏损害,氯霉素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明显增高。
2.2.2 滥用解热镇痛药 老年人因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易患腰腿痛、背痛、关节痛、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去痛片、消炎痛等已成习惯。实际上,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害多利少,不宜提倡。如老年人使用解热镇痛药用量大或用药时间间隔过短,病人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去痛片则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害、血红蛋白变性和严重过敏反应。消炎痛有时可引起胃肠出血及锥体外系病变等毒副反应,必须引起注意。
2.2.3 大量服泻药 老年人因食物过于精细、较少粗纤维,进食进水减少,生理上肠蠕动缓慢、直肠肌肉萎缩、张力减退,或因精神紧张、疾病等因素致使粪便在肠道内产生硬结、停留时间较长,从而较易发生便秘。老年人长期服用泻药,如液体石蜡等,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 (A、D、E、K)的缺乏,影响钙磷的吸收,造成相关缺乏症。
2.2.4 随意服用安眠药 老年人因入睡时间延长,熟睡时间缩短,极易早醒。这是老年人正常生理现象,不必焦虑。但因各种原因,如精神紧张、气候变化、疾病因素等影响睡眠时,则可服用安眠药进行必要的治疗。老年人因对安眠药的分解排泄变慢,长期应用可形成依赖性,所以不可滥用,只可偶尔短期应用,且宜减少用量,必须长期应用时,宜不断更换用药品种,以减少形成药物依赖性。
3 老年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3.1 老年人用药原则
3.1.1 用药适应症要强,品种要少 需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也就是对症下药,决不可乱投药物。要选择针对性强、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用药尽量简单,品种要少,一种药物能解决问题决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这样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
3.1.2 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法 慢性病者尽量用口服制剂 (如片剂、胶囊剂或溶液剂),老年人尽量不用缓释片,因释放慢,吸收量增加,易产生毒性。急性病者可选用注射用药 (如静注、静滴、肌内或皮下注射),但一般老年人尽量少用肌内或皮下注射。
3.1.3 用药剂量要小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要小,60~80岁老年人用成人剂量的3/4~4/5,80岁以上者则只用1/2。有肝肾功能障碍的中老年人用量应更小。鉴于老年人个体差异比较大,因此用量就尽量做到个体化,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调整。
3.1.4 要遵照医嘱服药 要按医生处方所规定的用药剂量、次数和疗程用药。未经医生同意,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的次数和剂量,到疗程时,要及时停药或减量。由于老年人常出现忘服、重服、多服、误服或漏服等现象,常可影响药物的疗效和疾病的康复,或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用药时最好有人为其“把关”。
3.2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3.2.1 要尽可能学一点有关合理用药的知识,正确认识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3.2.2 正确的诊断是用药的基础。老年病人及其家属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通过门诊、咨询等方式,准确地了解病情和用药知识。以防遇到急症或病情变化而又来不及就诊时,能独立用药。
3.2.3 老年病人及其家属应熟知所用药物,尽量减少药物品种,了解药物性能特点、适应证、禁忌证、最大剂量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往往同时患多种疾病,用药品种多,用药矛盾多,加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与拮抗),因此,用药最好控制在5种之内,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3.2.4 慎重选择药物剂量及给药方法。老年人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体重、肝、肾功能状况决定用药剂量。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疗效,根据人体反应调整用药剂量、用药次数、间隔时间,逐步寻找最佳方案。
3.2.5 防止滥用药。有的老人热衷于偏方或为了省钱,在街头巷尾找人看病,也不知医者的底细和有无开业执照,也不知道药物是否通过国家卫生部门鉴定,这是非常危险的。还有些老年人不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盲目用药,这同样是有害的。因此,一旦出现药物的毒副作用或用错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1]陆远强,黄卫东.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1):10~11.
[2]唐荣福,张立放,韩敏蓉.老年人药动学改变引起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1999,19(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