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2011-08-15毕晓敏
毕晓敏
吉林省长岭县中医院,吉林 长岭 131500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普外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2例,通过科学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治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2例,其男18例,女14例,年龄19~64岁,平均48岁。住院5~48天,发病原因:胆道疾病12例,饮酒、暴食13例,高脂血症1例,ERCP术后2例,病因不明4例。
1.2 临床表现 腹痛为本病主要表现。多数为突然发作,常在酗酒或饱食后发病,呈持续性钝痛、钻痛、刀割痛或绞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起病时有恶心呕吐,大多显着而持久。频繁呕吐剧烈者可吐出胆汁或咖啡样渣液,多同时伴有腹胀。
1.3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多有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清 (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倍可确诊为本病。
(3)影像学检查 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CT显像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附近器官是否受累科提供详细资料。
2 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护理与监测 急性胰腺炎患者最好安排在24小时监护病房,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定期监测血尿淀粉酶、血糖、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的变化,注意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如发现患者腹痛突然加重,腹胀明显,并有高热、反跳痛等症状,表明患者病情恶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妥善处理。
2.2 镇痛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弯背、屈膝侧卧,鼓励病人定时翻身,因剧痛在床上辗转不安者要防止坠床,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和输液管理,给予足量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液滴注。按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物治疗。常用药有阿托品和异丙嗪,疼痛严重者给地西泮和哌替啶以缓解疼痛。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如松弛疗法等。
2.3 治疗护理 遵医嘱应用药物抑制胰腺外分泌,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抗胆碱能药 (阿托品、山莨菪碱),用药后可引起尿潴留、心动过速、加重肠梗阻;胰高血糖素、降钙素和生长抑素,后者在临床应用的是其类似物奥曲肽需持续静脉滴注给药,用药后在注射部位有疼痛或针刺感,必要时可经胃管注入中药柴芍承气汤,起疏肝理气,通腑泻下的作用。每次80~100ml,注入后闭管30分钟。
2.4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胰腺炎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始遵医嘱禁食并给予胃肠减压,目的是抽出胃液及肠道气体,防止食物及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腹痛和呕吐基本消失后,可进食少量糖类流食,像面汤、米汤,不给牛奶豆浆,因为不易消化,易引起腹张,逐渐过渡到半流食饮食,像米粥、面条。患者基本正常后进食清淡、高热量、高蛋白、低糖、低脂肪、无刺激性的易消化食物。护士要做好宣教工作,讲解饮食过度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配合,防止饮食再次诱发胰腺炎的发生。
2.5 心理护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易出现急躁、焦虑、恐惧心理及悲观情绪,要不断的安慰和鼓励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手段,满足患者需要,创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3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在生活上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上禁酒,少食多餐,以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为主,少吃油腻食物。注意劳逸结合,防止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