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现状

2011-08-15张海明

中国猪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致病性毒株猪群

张海明 曹 蓝

(1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省 广州市 510440; 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广州市 51064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猪的病毒性传染病,又称 “猪蓝耳病”。本病的病原为PRRSV,根据致病力的不同可分为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Classical PRRSV,C-PRRSV) 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RRSV,HP-PRRSV)两种,分别引起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C-PRRS)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HP-PRRS),其中后者是前者的变异株,致病力等较前者均有很大的提高。C-PRRS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疾病以及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为特征[1];HPPRRS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无论大猪、小猪甚至种猪均可出现高热、皮肤潮红、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怀孕母猪出现流产等为特征[2],仔猪发生HP-PRRS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达50%甚至100%,母猪流产率可超过30%,并可导致大猪、甚至公、母猪死亡,死亡率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区别,剖检变化以弥散性、出血性间质肺炎、淋巴结和各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为特征,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愈率低。鉴于两种猪蓝耳病的致病性、致死率差异而所致危害不同,农业部将C-PRRS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将HP-PRRS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无论是C-PRRS所造成的母猪流产、小猪呼吸道疾病和免疫抑制情况,还是HP-PRRS所造成的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情况,都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仅2006年下半年,HP-PRRS就造成全国10多个省市数百万只猪发病[2],猪蓝耳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养猪业的第一大病。最近几年,C-PRRS依然继续流行,HP-PRRS不断在老疫区重新抬头、在新地区流行,几乎已波及到了我国所有养猪地区[3],而且已发现HP-PRRS与C-PRRS并存的情况。因此,笔者结合目前国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包括经典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最新情况,阐述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和研究概况,为大家更好的了解和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提供参考。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历史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于1987年在美国首度被报道,最初由于不清楚其病因所以将该病称之为 “猪神秘病”(Mystery swine disease,MSD), 随后该病在北美和欧洲的养猪国家迅速传播和暴发流行。目前,除澳大利亚、瑞典等少数几个国家外,PRRS几乎遍布全球所有养猪的国家和地区,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4]。该病在我国最早发生是在1991年的台湾,大陆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发现该病,随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成为我国母猪繁殖障碍和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疫病之一。2006年5月开始,以HP-PRRS为主的,其它多种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所谓 “猪高热病”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开始暴发流行,随后造成了全国10多个省数百万猪只的发病死亡[2,5],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2 国内流行现状

2.1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现状

2006年5月,我国江西省首先暴发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猪的高热、皮肤潮红、呼吸困难、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患病母猪流产。随后,在很短时间内蔓延到周边省份,如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同年8月份,该病又传播到我国其他地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广东等;而到了2007年初,发生该病的地区又包括内蒙古、东北三省、四川、宁夏、海南、云南等。该病首先在散养户、中小规模猪场发生,随后大规模猪场也陆续发生,导致了大批猪死亡或被淘汰,是2007年我国猪价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6]。

2007和2008年,该病不仅在上一年已经发生过的地区重新发生,还在一些于第一波或者第二波有幸躲过疫情的地区或猪场出现流行[3]。 韩庆安等[7]采用RT-PCR方法对2006~2009年采自河北省11个地市228个县级屠宰场1565份商品猪的肺或肺门淋巴结样品进行了PRRSV病原学检测,发现这4年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样品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45%、40.74%、12.01%和7.31%,表明HP-PRRS不仅能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性感染。该研究未从同一头猪的组织中同时检测到HP-PRRSV和C-PRRSV。王连想等[8]对2007年华南地区152个规模场和102个个体养殖场/散养户临床健康猪群的2934份血清样品进行了HP-PRRSV检测,场(户)阳性率为7.09%,样品阳性率为1.67%,表明HP-PRRSV在华南地区各种类型的猪场均存在,而且散养户中存在几率要高于规模化猪场。另外,重庆[9]、广西[10]、贵州[11]、华东地区[12]等地也在近几年检测或分离到HP-PRRSV毒株。

2.2 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现状

由于2006年HP-PRRS的出现,这几年关于C-PRRS的调查研究相对较少,但是从已有的报道[7]中可以发现,C-PRRS在我国各地依然存在,其造成的危害也许并没有由于HP-PRRS的出现而减少,只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了。另外,有学者还发现了C-PRRSV与HP-PRRSV混合感染的现象[13]。

3 PRRS基本特点

3.1 病原学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不分节段的、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血清学试验及结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PRRSV可分为两种基因型,即欧洲型 (基因1型,代表毒株为LV株)和美洲型 (基因2型,代表毒株为VR-2332株)。前者主要流行于欧洲地区,后者主要流行于美洲和亚太地区。在2010年以前,我国分离的PRRSV毒株均为美洲型,而我国学者在2011年发表的文章中报道了在国内分离到一株欧洲型毒株,并认为欧洲型和美洲型毒株在我国已经并存多年[14]。

HP-PRRSV和C-PRRSV均属于美洲型毒株,前者以基因组Nsp2编码区不连续缺失30个氨基酸 (481位1个氨基酸和533~561位的连续29个氨基酸)与后者相区别,因此,该区域的氨基酸缺失一度被认为可能与其致病力增强有关,但是国内专家运用反向遗传技术证明了这一特征与其高致病性或毒力并没有多少直接关联[15],其致病性增强或高毒力的分子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 流行病学

3.2.1 易感动物

目前认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感染猪 (包括家猪和野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在家养猪与野猪共存的地方,野猪感染PRRSV的比例也非常高,但是目前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自由生活的野猪很少感染PRRSV。另外,有研究表明,家猪和野猪的杂交品系也能感染HP-PRRSV[16]。

3.2.2 传播途径

PRRSV的传播有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直接传播包括经鼻腔、肌肉、口腔、子宫和阴道等途径传播,而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如剪耳、断尾、修牙、打烙印、注射药物和生物制品等均可能造成PRRSV的传播;间接传播包括无生命物体(设备、器具、垫料等)或物质 (水、饲料等)、活载体(带毒者)或者悬浮微粒的传播,另外,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节肢动物 (苍蝇、蚊子等)可能对PRRSV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作用。

以前认为空气传播是PRRS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空气传播加上节肢动物传播能够解释在没有其他感染源(猪、无生命的物体、人)存在的情况下PRRSV的远距离传播。但是,多个研究则表明,除极短距离的气溶胶传播外,PRRSV经空气传播的途径难以证实。

3.2.3 易感季节

C-PRRS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而HP-PRRS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从目前的发生情况来看,夏季等天气炎热的季节更容易发生。另外,虽然天气的骤变可能导致猪只抵抗力下降而发病,但目前没有研究表明PRRS的发生与天气变化存在直接的关系。

3.3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受病毒毒株、宿主的免疫状态、并发感染、继发感染、饲养管理因素、环境条件以及气候因素等的影响差别较大。不仅C-PRRS与HPPRRS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在毒株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低毒力的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力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引起死亡。

3.3.1 急性型

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1月龄内仔猪患病后表现呼吸道症状,部分严重患病猪只出现呼吸困难,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生长猪和育肥猪仅表现出轻度的临床症状。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除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轻微的呼吸症状外,还可表现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等。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本病可以使所有年龄的猪发病,而且可以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发病率一般在50%~100%之间,死亡率在 20%~100%之间;哺乳仔猪死亡率一般在100%左右,保育猪在70%左右,生长育肥猪则为20%左右;妊娠阶段的母猪均可受到影响,40%以上的怀孕母猪发病可导致流产,妊娠母猪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有时可达20%~30%甚至更高。在大多数猪场中,首先是怀孕母猪或者生长育肥猪发病,然后是哺乳仔猪。大部分发病猪临床表现包括体温升至41℃甚至更高、皮肤特别是耳朵潮红、咳嗽、呼吸困难、便秘或腹泻等,部分发病猪还可出现神经症状。发生PRRS后,一般情况下病程在1~3周左右。

3.3.2 慢性型

这是2006年以前PRRS在我国大多数规模化猪场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

3.4 诊断

如果猪群中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同时其他猪只发生呼吸道症状即可怀疑为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但是由于C-PRRSV毒株之间毒力的差异、疫苗的使用状况、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等因素,特别是PRRSV引起的免疫抑制而导致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导致仅凭临床症状确诊十分困难。而对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从发病迅速、发病猪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潮红、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但是有学者指出HP-PPRS目前也可能存在隐性感染的问题,再加上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让确诊十分困难。因此,无论是C-PRRS还是HPPRRS,要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均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3.4.1 病原学检测

对于PRRS的病原学检测,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没有指定或者替代方法推荐。目前国内用的最多的是病毒分离鉴定和RT-PCR方法,免疫组化分析 (IHC)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其操作较为繁琐,因此较少使用。病原学检测首选的材料是肺、扁桃体、脾、淋巴结、血清,死产和流产的胎儿脾、肺、血清和胸水也是适宜的检验材料。

由于检测的敏感性和特性以及检测周期短等优点,目前最常用的PRRS病原学检测方法为RT-PCR,包括普通RT-PCR和荧光RT-PCR方法。对于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主要针对ORF7进行检测,因为该区域是PRRSV最为稳定的一个基因之一;而对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由于其在NSP2编码区上存在29个连续的氨基酸缺失,针对这一基因特征,国内很多实验室均建立了相应的RT-PCR检测方法,并且已经有了商品化的检测试剂盒。

3.4.2 血清学检测

目前有4种不同的方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PRRS抗体,分别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IFA)、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 以及血清中和试验 (SN)。 用急性感染期和恢复期的血清样品进行血清转化 (阴性转化为阳性)实验是诊断PRRSV感染最为可靠的血清学方法,但是现在我国大多数猪场均进行了PRRS的免疫,因此,这种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意义不大。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哪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均无法区别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产生的抗体、野毒抗体和疫苗抗体。

商业化ELISA试剂盒 (HerdChek 2XRPRRSELISA,IDEXX实验室)是PRRSV抗体检测的 “金标准”,该方法敏感、特异、标准并且快速[4]。 在IDEXX PRRS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临床使用中,有人发现一些规律,值得大家注意:在评估猪群某个疾病感染压力的时候,群体抗体的均匀度也许更为重要。一般均匀度越好,整个群体的稳定性相对要好;反之,均匀度越差,离散度越高,群体稳定性越差。但是,均匀度好,抗体S/P值也很高,也不是好现象。试剂盒检测得到的S/P值的高低也可能提示一些信息:当S/P≥2.5时则表示猪群可能处于病毒血症期;当S/P≥3.5时表示猪群处于急性感染[17]。但这些信息更多的是源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经验,由于没有理论基础,其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4 防制措施

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以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免疫抑制和易继发感染为流行特点,而高致病性PRRS不仅有更为严重的免疫抑制、易继发感染,更表现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这给本病的防制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对于本病的防控,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一下几个方面。

4.1 做好猪群饲养生产管理

无论是PRRS的阳性或是阴性猪场,均应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有条件的猪场尽量做到各阶段猪群分开饲养和全进全出。在南方地区,特别要注意饲料的保管,防止由于霉菌毒素的影响而导致猪群免疫力下降。

4.2 做好猪群的基础免疫工作

所谓猪群的基础免疫,即猪瘟、伪狂犬和口蹄疫的免疫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猪瘟和伪狂犬疫苗的效果是十分理想的,如果猪场在猪瘟和伪狂犬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去考虑控制PRRS甚至是高致病性PRRS,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

4.3 做好猪群的PRRS的疫苗免疫及免疫效果监测工作

从目前的实验室研究以及临床使用情况来看,HP-PRRSV弱毒疫苗效果要好于其灭活苗[18],而且该疫苗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猪免受HP-PRRSV野毒的攻击[19]。目前国内商品化的PRRS疫苗有4种,涉及到6个毒株,再加上野毒,情况就更为复杂。因此,猪场在选用疫苗时尽量不要选择两种以上毒株的活疫苗,否则就会有重组的可能,导致猪场的发病情况更为复杂。国内学者已经在实验条件下发现HP-PRRSV毒株和C-PRRSV毒株在猪体内可以发生重组[20]。

4.4 做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细菌性疾病的控制工作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在妊娠母猪产前和产后阶段、哺乳仔猪断奶前后、转群前后等阶段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抗菌药物,以预防猪群的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4.5 其他

此外还包括不轻易引种、进猪,发生疫病后及时采取隔离、消毒、处理病死猪等措施。

5 展望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个国际性的猪病,而2006年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出现更加剧了防控的难度。由于加强了相关疫苗的免疫、综合防控等措施,目前像2006~2007年那样的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HP-PRRS的流行状况已经过去,但是在我国的中小猪场特别是散养户,该病还是没有完全得到控制[6]。在HP-PRRS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情况下,高致病性毒株以及经典毒株所能导致的免疫抑制、持续性感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被掩盖或者忽视,而且毒株之间特别是高致病性毒株和经典毒株之间、疫苗株与野毒株之间的重组变异的情况更需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1]甘孟侯,杨汉春.中国猪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90-196.

[2]Tian K.G.,Yu X.L.,Zhao T.Z.,et al.Emergence of Fatal PRRSV Variants:Unparalleled Outbreaks of Atypical PRRS in China and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the Unique Hallmark.2007,6(e526):1-10.

[3]蔡宝祥.我国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畜牧与兽医,2010,42(10):1-4.

[4]Jeffery J.Zimmerman著.猪病学 (第9版).赵德明,张仲秋,沈建忠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423-445.

[5]Li,Y.F.,Wang,X.L.,Bo,K.T.,et al.Emergence of a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the Mid-astern region of China.Vet.J,2007(174):577-584.

[6]Lei Zhou,Hanchun Yang.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China.Virus Res,2010(154):31–37.

[7]韩庆安,许玉静,刘红等.河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隐性感染情况的调查.中国兽医科学,2011,41(3):314-319.

[8]王连想,孙彦伟,田云等.临床健康猪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存在情况调查与分析.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8,33(5):15-17.

[9]董岚,钱永华,李建臻等.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08,17(5):19-34.

[10]冯淑萍,何丹,易春华等.广西部分地市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9-230.

[11]虞鹃,周碧君.贵州省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病控制,2008,138(8):74-76

[12]王兴龙,李玉峰,周业飞等.我国华东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株NSP2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33(4):319-322.

[13]王东东,邓雨修,宋延华等.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概况.动物医学进展,2009,30(5 ):101-104.

[14]Chen N.,Cao Z.,Yu X.,et al.Emergence of novel European genotype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mainland China.J Gen Virol,201192 (Pt 4):880-92.

[15]Zhou,L.,Zhang,J.,Zeng,J.,et al.The 30-amino-acid deletion in the Nsp2 of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emerging in China is not related to its virulence.J.Virol,2009(83):5156-5167.

[16]Wu J.Q.,Liu S.N.,Zhou S.,et al.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ybrid Wild Boars,China.Emerg.Infect.Dis, 2011,17(6):107-1073.

[17]唐利.蓝耳病血清学检测与防控应用.猪业科学,2010(1):86-88.

[18]李丽琴,蔡雪辉,刘永刚等.PRRSV变异株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特性的研究.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32(6):468-472.

[19]Tian,Z.J.,An,T.Q.,Zhou,Y.J.,et al.An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based on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protects piglets against HP-PRRS.Vet.Microbiol,2009(138):34-40.

[20]Liu D.,Zhou R.,Zhang J.L.,et al.Recombination analyses between two strains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vivo.Virus Res,2011 (155):473–486.

猜你喜欢

致病性毒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海洋致病性弧菌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猪瘟强毒株与兔化弱毒疫苗株的LAMP鉴别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