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征分析

2011-08-15孙建奎吴贵锋屈宝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脑膜头颅蛛网膜

孙建奎 吴贵锋 屈宝华

河南安阳地区医院 1)神经内科 2)外二科 安阳 455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一种严重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但若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患者可无明显后遗症。现将其临床特征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7-09~2009-09收住的SAH患者51例,男14例,女37例,女男比为2.5∶1。年龄32~82岁,平均54岁。

1.2 诱因 活动12例,情绪激动7例,排便4例,跌倒(无明显头部外伤)3例,无明显诱因25例(睡眠时发病2例)。

1.3 首发症状及体征 头痛5例,头痛伴呕吐34例,头痛、呕吐伴神经系统体征者8例,包括意识不清者3例,肢体无力者2例,言语不清者3例。有脑膜刺激征者44例,无脑膜刺激征者7例。

1.4 辅助检查 CT确诊者40例(78%),腰椎穿刺确诊者11例(22%)。2例发病当日头颅CT检查正常,1例发病3 d头颅CT检查正常,1例发病4 d头颅CT检查正常。DSA检查者26例,发现动脉瘤者18例(69%),其中后交通动脉瘤8例(38%),前交通动脉瘤6例(29%),大脑中动脉3例(14%),大脑前动脉动脉瘤2例(10%),眼动脉1例(4.5%),颈内动脉1例(4.5%)。

1.5 误诊 误诊7例,误诊为感冒2例,高血压1例,脑出血1例,颅高压2例,脑供血不足1例。

1.6 主要并发症 再出血5例,发生于发病后第13、15、17、19、25天,其中2例死亡,1例预后极差,发生脑疝,家属放弃。脑动脉痉挛6例,发生于发病后第4、5、5、8、10、14天,其中2例发生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预后极差,家属放弃。癫1例,发生于发病后3 d。脑积水4例,发生于发病后第16小时、15天、17天、18天,1例反应迟钝。破入脑实质1例,发生于发病后2 d,破入脑室1例,发病当天。

1.7 治疗及预后 单纯内科治疗31例,头痛缓解时间平均13.7 d;脑脊液置换10例,头痛缓解时间平均11 d。动脉瘤栓塞10例,痊愈44例(86%)。预后极差2例,家属放弃抢救,2例均发生并发症。死亡5例,4例患者年龄较大,分别为78岁、78岁、75岁、70岁,其中3例发病时神志不清,1例出现神经系统体征,4例均出现并发症。1例为青年,39岁,伴血小板减少,发生2次再出血。

1.8 Hunt和Hess分级 Ⅱ级43例,预后好40例。死亡3例,其中再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1例;Ⅲ级5例,2例预后差,3例预后好。Ⅳ级3例,其中死亡2例,1例好转。

2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表面血管破裂所致,约占急性脑卒中的5%。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高峰年龄40~60岁[1]。动脉瘤为SAH主要原因,可占50%~80%。发病前可有激烈运动、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诱因[2],亦有资料显示SAH大多数(39%于睡眠时)发生于安静状态下,仅少数(6%)发生于剧烈活动中[3],原因不详。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出血刺激脑膜可出现脑膜刺激征。高血压可以为其危险因素。本组资料显示SAH患者常见诱因为剧烈运动,94%的SAH患者发病时出现头痛,与国内报道相一致[4],86%的患者伴脑膜刺激征,不伴脑膜刺激征者可能与发病时间短、轻型、老年人及昏迷有关,有报道约25%患者不出现脑膜刺激征[5]。对于颅内动脉瘤的确诊、疗效评估DSA是金标准[6],既能清楚地显示动脉瘤,又能反映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尤其适用于微小动脉瘤的检出,还可同时观察动脉的血流情况,为术中进行血管内栓塞及疗效评估提供了依据[7]。本组经DSA检查的SAH患者69%发现动脉瘤,均起源于颈内动脉系,发生部位几率与文献报道一致,后交通动脉最多[8-10]。未发现动脉瘤者可能为以下原因:(1) SAH为其他原因所致,如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或动脉夹层分离、颈髓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滥用可卡因以及抗凝药物等[11]。(2)假阴性,文献报道有13%~25%的患者在第1次DSA中未见异常[12-13],原因有以下几种:(1)出血期责任血管痉挛,病变(动脉瘤)显影不良。(2)动脉瘤内血栓形成。(3)微小动脉瘤破裂。(4)局部出血造成占位,显影不佳。(5)出血期患者意识障碍,检查不配合,成像不清。(6)忽略了脊髓血管畸形,高颈段脊髓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诊断极为困难,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做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7)DSA系统本身缺陷或DSA机设置曝光速度<3幅/s等血管造影技术缺陷。(8)观察或读片者的水平有限。(9)其他原因:低血压引起血流改变、静脉血栓形成、血液病等。李锦平与赵继宗认为,对于反复同一部位出血而全脑血管DSA阴性时,应高度怀疑出血部位有病变存在,并行IVIRI检查,如有血管痉挛发生,应重复造影,如仍未发现病变,可行手术探查。

SAH患者CT影像特征为蛛网膜下腔内呈高密度影,血液常分布于脑底诸池和脑沟内。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头颅CT确诊,因此若怀疑SAH,建议头颅CT为首选检查。本组资料显示4例患者头颅CT检查正常,通过腰椎穿刺证实SAH,其中2例发病当日即做CT。CT检查阴性原因可能为:(1)见于纵裂池,由于纵裂池本身密度偏高,当出现纵形稍高密度征时,不仔细辨认易误诊为正常。(2)脑池、脑裂表现为等密度时易忽视或认为横切面不对称所致。(3)扫描高度不够,未及顶叶的脑沟。SAH易误诊为感冒、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可引起头痛的疾病[14]。然而所有误诊患者均存在明显脑膜刺激征,因此,对头痛患者应进行脑膜刺激征检查,避免漏诊、误诊。若临床高度怀疑SAH,又缺乏脑膜刺激征,头颅CT正常,可以行腰椎穿刺检查,增加确诊率。本组资料显示头颅CT与腰椎穿刺检查联合应用几乎可以确诊所有疑似SAH患者。

SAH患者经过恰当治疗大多预后良好。腰穿脑脊液置换可较快减轻头痛症状,改善预后,原因如下:(1)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缓解颈项强直,预防脑疝形成。(2)改善脑脊液循环,有利于脑脊液吸收,防止脑室系统的阻塞及脑积水的发生。(3)可清除积血中血小板裂解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减少有害刺激。本组资料提示脑脊液置换可较快减轻患者头痛症状。本组资料显示高龄(尤其是70岁以上患者)、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并发症患者,病情重Hunt和Hess分级高者,血小板减少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

[1] Lewis P,Rowland,Timothy A,et al.Merritt's Neurology [M].T he twelfth edition.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2010:308-316.

[2] 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2-197.

[3] Gambhir S,O'G rady G,Koelmeyer T.Clinical lessons and risk factors from 403 fatal cases of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J].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09,16(7):921-924.

[4] 蒋雨平.临床神经疾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74-77.

[5] 毛颖,周良辅.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规范化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15(3):302-305.

[6] Chappell ET,Moure FC,Good M C.Comparison of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aneury sms:a meta-analy sis[J]. Neurosurgery,2003,52(3):624-631.

[7] Kouskouras C,Charitanti A,Giav roglou C,et al.Intracranial aneurysms:evaluation using CT A and MRA Correlation with DSA and intraoperative findings[J].Neuroradiology,2004,46 (10):842-850.

[8] 钟华阳.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医药,2010,5(7):611-612.

[9] 林耀波,谭少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与脑血管造影分析[J].临床研究,2010,48(19):24-25.

[10] 凌锋.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33-146.

[11] Vah cijin.J,Rinkel CIE,陈兴洲,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病因和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2,10(1):3-24.

[12] Inamasu J,Nakamura Y,Saito R,et al.“Occult”ruptured ceralbral aneurysms revealed by repeat angiography:result from a large retrospective study[J].Clin Neurol Neurosurg,2003, 106(1):33-37.

[13] 李锦平,赵继宗.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探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0,5(2):83-85.

[14] 余强.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10,8(9):52-53.

猜你喜欢

脑膜头颅蛛网膜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油菜花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嵇康·绝响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