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2011-08-15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4期
关键词:毒副紫杉醇宫颈癌

李 超

(河南省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后勤部卫生科,河南郑州450052)

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手段以手术和放疗为主,但效果均较差。随着新辅助化疗概念的提出,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够消灭亚临床病灶,降低肿瘤分期,缩小病灶,为根治性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1]。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作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33例,并以同期单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分析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组经病理学证实的局部晚期宫颈癌66例,年龄35~73岁,中位年龄49岁;肿瘤直径≥4 cm;根据FIGO标准[2]分期,Ⅰb2期32例,Ⅱa期34例;鳞癌56例,腺癌10例;病理分级:G1级10例,G2级40例,G3级16例;未同时使用其他化疗或抗肿瘤药物。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紫杉醇135~155 mg/m2,静脉滴注,给药前30 min肌注异丙嗪25 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进行预处理,紫杉醇滴注前15 min需缓慢,无反应后再逐渐增加滴速;第2天给予卡铂200~400 mg/m2,快速静脉滴注。化疗21 d为1个周期,一般给予1~3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若宫颈病灶缩小至理想程度则于化疗结束10 d后行手术治疗,若化疗有效但病灶缩小不理想时则继续化疗,化疗间隔2周。对照组仅给予手术治疗。两组的手术方式均为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保留双侧附件等。

1.3 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评价 化疗疗效参考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CR、PR、SD、PD,以CR+PR计算有效率[3]。化疗毒副反应参考WHO化疗药物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分为Ⅰ~Ⅳ度。同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化疗疗效 治疗组33例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CR 5例,PR 15例,SD 13例,有效率为60.6%。

2.2 化疗毒副反应 治疗组33例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10例,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均为Ⅰ~Ⅱ度,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胃肠道反应20例,主要为恶心呕吐,其中Ⅰ~Ⅱ度18例,Ⅲ度2例,经对症处理后亦可缓解。其他毒副反应较少见且程度轻。全组未见因毒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者。

2.3 两组术中情况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6±53)、(179±5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96±187)、(618±17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4 两组术后情况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3)、(15±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2.1%、42.4%,阴道切缘阳性率分别为3.0%、27.3%,宫旁累及率分别为 6.1%、21.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宫颈癌,特别是局部晚期宫颈癌,其主要传统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放疗,而化疗通常只是作为肿瘤无法控制时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案。但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进展,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关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缩小宫颈癌的病灶,改善宫旁浸润程度,降低临床分期,扩大手术适应证;改善手术治疗,减少术中出血及损伤等;降低肿瘤细胞活性,消灭微小病灶,减少术中播散和术后转移;消除亚临床病灶,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生存率;部分化疗药物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从而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创造手术条件[4]。

目前,常用的新辅助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奈达铂、卡铂及5-Fu等,由于单药方案的疗效较差,且缓解期短,因此,新辅助化疗通常采用联合方案,一般为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有报道表明,顺铂联合5-Fu方案同步放疗治疗宫颈癌取得了93.75%的CR 率[5]。

本文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并获得了60.6%的有效率;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未见因毒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者,提示新辅助化疗能够起到减轻肿瘤反应的作用,这与张占薪等[6]的报道相似。本组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2.1%、42.4%,阴道切缘阳性率分别为3.0%、27.3%,宫旁累及率分别为6.1%、21.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云等[7]的报道相似。

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及宫旁累及率,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但其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影响等尚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1]邱俊源,李莉,雷筝.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0):1083 -1084.

[2]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6-321.

[3]Yamakawa Y,Fujimura M,Hidaka T,et al.Neoadjuvant intra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ⅠB2-ⅢB cervical cancer[J].Gynecol Oncol,2000,77(2):264 -270.

[4]Napolitano U,Imperato F,Mossa B,et al.The rol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squamous cell cervical cancer(Ⅰb-Ⅲb):a longterm randomized trial[J].Eur J Gynaecol Oncol,2003,24(1):51-59.

[5]王瑜,王光明.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693 -694.

[6]张占薪,罗大虎,张占化,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39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4):681 -683.

[7]张云,余艳.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对疗效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5):552 -553.

猜你喜欢

毒副紫杉醇宫颈癌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多西紫杉醇对PC-3/MDR细胞耐药的体外逆转作用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