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
——以《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为例

2011-08-15熊春文

关键词:质性书信学术

熊春文

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
——以《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为例

熊春文

文章讨论了《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农村留守儿童书信集》一书在中国留守儿童质性研究中的学术位置,并以该《书信集》为中心,重构了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展示了《书信集》可能的学术价值。论文最后探讨了《书信集》可能遇到的方法论问题,尤其是其局限性。

留守儿童;生活世界;质性研究;方法论问题

一、质性研究的一种新形式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农村留守儿童书信集》[1](以下简称《书信集》)是叶敬忠教授领衔的“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干预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这部《书信集》作为一项学术研究成果,从外观上很容易让人想起芝加哥学派的开创之作《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2],因为那部发表于 20世纪初震动美国学术界的巨著也主要以原始资料的呈现为面貌出现。据统计,那部五卷本的巨著共引用了 754封信、8 000份档案文件、移民日记等[3]600。不过,即便是《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在原始资料间也渗透了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的一些注解,正是这些注解表达了两位社会学家的一些我们后来耳熟能详的重要观点。《书信集》却是纯粹的原始资料呈现,全书除了“前言”部分有一点“学术上”的交待,其他所有内容都是朴素的儿童式的语言。但另一方面,《书信集》显然也不是简单的儿童书信集或优秀作文集,无论其组织形式多么原生态,都不能否认其学术研究结晶的性质,而且它一定在叶教授研究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中有着一个独特的位置①叶教授在与本人的通信中曾写道:“每次谈起这本书信集,我总会说它不是学术书籍,但我又会补充说,我在此书上花的时间和心思与其他书相比的确最多,真是如此,我十分仔细地阅读了收集来的每一封书信,对最终的 131封书信,我前后多次阅读,并做了谨慎修改 (前言中已做说明)。”。所以,《书信集》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它究竟属于何种类型的学术研究?

对《书信集》学术性质的判断,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放在当前留守儿童研究的生态中去理解。当前留守儿童研究的范式大体有三种:一种是占主流地位的定量研究,叶教授先前关于留守儿童的著作如《关注留守儿童》[4]、《别样童年》[5]应属此类;第二种是日渐多样化的质性研究,如关于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6-8]、叙事研究[9-10]、田野民族志研究[11-12]、行动研究[13]以及技术化[14-15]和一般化[16-17]的质性研究①关于技术化的质性研究更典型的例子是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3)一文,尽管该文的研究对象是流动儿童而非留守儿童。等等;第三种是兼有调查研究与文学色彩的报告文学[18]。从形式上判断,《书信集》显然不属于定量研究与报告文学的范畴,尽管不少书信的写作风格充满了文学色彩。问题在于,在质性研究的园地里,《书信集》组织材料的形式仍然会显得有些出格,因为它纯粹是留守儿童的书信集结,换言之,是近乎完全的原始资料呈现;而我们所见到的种种质性研究,无论原始资料占多大篇幅,总归有作者指向理论的解释性研究或指向实践的批判性研究的相关内容。因此,接下来的问题应该是,《书信集》属于何种性质的质性研究?

实际上,在质性研究的阵营中,从文化主位的研究到文化客位的研究表现为不同的流派。质性研究的整体样态可以视为一个从较为重视文化主位到较为看重文化客位的连续体,其间存在一系列中间状态。在这一连续体中,趋向文化主位的研究对原始资料的态度是开放的,没有理论假设的前提,其目的重在诠释性理解;相应地,趋向文化客位的质性研究对原始资料的态度是控制的,有理论假设的前提,其目的在于验证或改变现实[19-20]。照这样看来,《书信集》显然是质性研究中趋向文化主位的一个极端例子,即完全不加入作者的观点和分析视角,完全让研究对象“说话”,让阅读者去发现留守儿童的真实世界。至此,我们似乎找到了《书信集》在学术研究以及质性研究中的位置,从而也论证了其学术合法性。然而,可以想象,人们依然会很“自然地”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位曾以定量研究见长并著述等身的学者会以如此极端的形式呈现自己的学术成果?这种呈现方式显然在学术著作的连续体中是极少见的,以至于如果不知晓作者身份的人,一定不会把它置于学术著作的行列当中。我敢肯定,在学术专业化、科学化,甚至八股化、妖魔化的今天,是没有多少学术中人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做这样的看似没有学术含量的作品的。在今天的学术格局下,一般学者做这样的作品是需要一定的学术勇气的。因此,我推测,这一另类的学术行为一定反映了某些不同寻常的学术意识。从叶教授与我的通信中,我看到了这种学术意识的直观表白:

“出版此书的目的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若想改变一点社会的话 (虽然也许只是梦言呓语),光靠那些晦涩难懂、读者不友好型,甚至连作者也不知所云的所谓学术著作与文章的话,其实也是痴人说梦啊。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若能让当事人自己触动一下,也许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而这样的书信我以为可以令留守儿童在外务工的父母有所思考,有所感动。”

上述这段话我理解一方面体现出叶教授做学问一贯的底层视角,这种视角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容易看到[21],并很容易导致其研究的行动取向②《书信集》的另一位编者吴惠芳老师在与我的通信中告诉我:“暑假前我们特地在 (中国农业大学)东区组织了一次赠书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它带到全国各地,扩大它的读者群。”如果把赠书也当作叶教授团队研究行为的一部分,这样看来,与《书信集》一起,其研究性质接近质性研究中的行动研究范畴。[22-23];另一方面,在学术伦理层面,《书信集》也传达了对于既定学术风气的某种浪漫抵制和严厉批判,至少自觉地体现出某些韦伯意义上的“学术禁欲主义”。这样的学术意识不能不说是令人敬佩的。

事实上,我认为,《书信集》这样的作品,其意义不仅在底层及实践层面,即便在学术“上层”或许也会有不可低估的价值。诚如在众多书信基础上形成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成为美国社会学中质性研究的开创之作,诚如《退想斋日记》、《曾国藩日记》等成为社会史、政治史研究的重要策源地,《书信集》在未来兴许也能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宝库。尽管从方法论上看,《书信集》能否直抵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值得怀疑的,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探讨;不过,从总体上,我认为,《书信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还原留守儿童生活世界的极好通道,而这个真实的生活世界是我们关于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

二、背景资料

这部《书信集》共收集了 131封信,据编者说,它们是从近 3 000封留守儿童写给父母的信中精心挑选出来的①这 3 000封信自然是一个更大的学术宝库,限于文本,本文只讨论《书信集》可能的学术意义。。其学术价值首先体现在,编者有意识地在每封信后注明了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父母务工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的照顾人,这些信息非常重要,为我们进入他们的生活世界提供了宝贵的背景资料②在这部《书信集》所提示的背景之前应该注意到一个更大的背景资料即全国的留守儿童规模。根据全国妇联2008年 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约 5 800万人,其中 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 4 800万[24]。又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0》显示,我国 2009年流动人口达到2.11亿人,其中 14岁及以下儿童占 20.8%,即约 4 400万人[25]。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人口数据推算[26],农村儿童 (0~14岁)总人口大约为 13 170万人。如果其中留守儿童 4 800万人,流动儿童 4 400万人,剩下的农村常规家庭儿童只有 3 970万人,其比例分别为 36.5%、33.4%、30.1%。农村常规家庭的儿童比例最少。这个数据随着农民工总体规模不断攀升以及举家外出比例的攀升,前两者的比例还会不断增加,这一趋势足见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性。。

就性别来看,在 131位小作者中,只有 39名男孩,而女孩有 92名,男女生分别占 30%和 70%,性别比为 3∶7。这个性别比与叶教授的其他两部著作有较大的差距[4]27,[5]1,与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定量研究的结果也有一定差距③段成荣、周福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全部留守儿童中,男女各占 53.88%和 46.12%,性别比为 116∶82[27]。。如果这个数据有代表性,表明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女孩。如果这个悬殊的性别比是因为从 3 000封信中精选的原因造成的,这又可能推出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即女孩的文字表达能力显著地优于男孩④这一猜想是有一定依据的,不仅已有一些研究注意到基础教育阶段男生的学业劣势情况[28-32],《书信集》中的信件也表明 ,仅有的 39名男生当中 ,书信内容不足一页的有 12人 (p22、32、71、88、95、104、109、132、133、139、141、145);而 92名女生当中 ,书信内容不足一页的只有 10人 (p28、75、102、110、149、150、157、174、180、182)。。总之,这个性别比的事实一定会给性别研究的相关学者提供丰富的想象力。

就年龄而言,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年龄最大的 17岁,最小的 9岁,平均年龄为 13岁 (其中有一名儿童没有注明年龄,未算在内);这个平均年龄虽然意义不大,因为更小的留守儿童没有成为研究对象,但与留守儿童的留守年限比较来看就有意义了。书中的 131位儿童中,有 111位注明了他们的留守年限,其平均留守年限为 5.98年。考虑到没有注明父母在外务工年限的 20位儿童中,有17名注明的是父母“常年”或“长年”在外务工,只有 3名儿童真正没有标明父母的务工年限,这些平均年龄 13岁的儿童其留守年限当在 6年以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大多数留守儿童从他们上小学起就开始过着与父母流离失散的生活。如果这个数据有一定代表性,这无疑证明了叶教授多年来关注留守儿童的价值所在。

再来看留守儿童的监护模式。在 131位儿童中,有 130位注明了他们的照顾人。其中受爷爷奶奶照顾的有 66人 (爷爷奶奶同时照顾的 30人,奶奶单独照顾的 26人,爷爷单独照顾的 10人);受父母单方照顾的有 31人 (其中母亲照顾的有 29人,父亲照顾的 2人);外公外婆照顾的有 16人(其中外公外婆同时照顾的有 9人,外公单独照顾的 2人,外婆单独照顾的 5人);姨妈照顾的有 5人;一个人单独生活的有 4人;姑妈照顾的有 2人;哥哥、姐姐照顾的各 1人;有 1人同时受外婆和舅舅照顾;还有一个案例不断更换照顾人,先是外婆,然后是姨妈,写信的时候又是由舅舅照顾,那名女孩在信中抱怨“自己是一个没人爱没人疼的孩子”,并发泄自己的“怒气”和“委屈”(p161)。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监护模式以爷爷奶奶照顾为主,其次是父母一方照顾 (主要是母亲照顾),其他的照顾模式有外公外婆、姨妈、姑妈、哥哥姐姐等。不容忽视的是那些完全一个人生活以及不断更换寄宿地址的儿童,他们是最孤独、无助的群体。同样值得比较的是,这种照顾模式的结构与叶教授先前的一部著作不同[4]42,与近期的一部著作相同[5]1。叶教授前两部著作的结论显示,2004年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母亲照顾的比例占 73.3%;到 2006年母亲监护的比例就降到只有 18.5%,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夫妻双方均外出务工的比例在大幅提高。这种监护模式的变化自然会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三、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

大体上,《书信集》中的内容主要有三个主题:向父母倾诉衷肠、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介绍自己的生活情况。其中向父母倾诉是核心主题,几乎所有的书信都包含了这一主题,其内容有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理解、呼唤、抱怨、怨恨、控诉甚至反抗等等。很遗憾,这个主题的格调基本上是灰暗而令人心痛的。这些书信的内容除了孩子们回忆曾经的天伦之乐,短暂的家庭团聚外,充斥的是孤独、寂寞、害怕、难过、痛苦、郁闷、苦闷、烦恼、委屈、忧郁、忧愁、无助、伤心、伤害、创伤、心碎、噩梦、囚笼等字眼;还有诸如“没有一天快乐过”(p72)、“心就像刀绞一样痛”(p76)、“黑暗世界”(p81、165)、“永远不要醒来”(p176)等等极端用语。在这一主题下,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很多留守儿童在向父母倾诉衷肠的时候,都提到了“挣钱 VS亲情”(有时候表达为“物质 VS精神 ”)之间的对立 (如 p4、7、9、19、24、52、104、105、107、113、141、162、163、167、170、172、176、181、182、186、188、192、196;等等)。因为其在书信中的显著性,值得在这里多引用几例:

“爸妈,请你们不要为了赚钱而忘了儿女对你们的呼唤。你们快点回来吧,哪怕是回来一个也可以呀。”(p4)

“爸妈,你们走了,去打工了,你们说家里没钱,要赚点钱给我和弟弟读书。是的,你们是为了我们,但你们是否想过父母在家对我和弟弟来说是更好的,你们是否想过家庭的温暖与金钱是无法相比的。”(p9)

“我了解你们,你们所做的全是为了这个家,但是我问你们,再多的钱买得了许多许多的东西,但是买得了亲情吗?买得了时光吗?买得了我美好的童年吗?”(p19-20)

“金钱固然重要,但是亲情更为可贵,是买不到的。所以,希望所有把孩子留在家里出去赚钱的父母能够想一想自己的儿女,不要一心只想着赚钱,而忽略了儿女的成长。”(p162)

“在你们心目中,钱好还是家好?钱是挣不够的,再多的钱能买到家的温暖吗?能买到对父母的爱吗?也许你们会这样回答:‘没有钱,你们怎么上学,怎么过上好生活?’好,你们这样回答也好,但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爸爸妈妈陪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即使不能两个都在家里,其中一个在也可以呀!”(p163)

“钱就是我们之间最大的障碍。你们在拼命地挣钱,想让我好好地读书,让我有更好的生活,不被别人看不起。可是,钱并不是万能的,它买不了我们之间的亲情。其实,我想要的就是能和你们在一起,钱、房子、车这些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每次和你们提到让你们回来,你们老用‘我们回去,你还有钱读书吗?你吃什么?还要给你买房子!我们挣的钱以后不都是你的吗……’这些话来回答我。其实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告诉你们,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比什么都好。我要的只是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而不是住在阿姨家。”(p167)

“爸爸妈妈,虽然你们挣钱很多,能满足我的物质生活,但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精神,是亲人之间那浓浓的真情!钱不是万能的,只有亲情的力量才是无穷的。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我可以不要物质,但求能享受精神,那是一种爱的哺育,那是一种天伦之乐。”(p170-1)

上述例子中,孩子们的逻辑出奇地一致。如果不是知道这些语言出自平均年龄 13岁的儿童之笔,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上升为对资本主义或现代性的总体批判。在马克思的笔下①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33],在齐美尔的笔下②如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中说:“货币使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得到平衡,通过价格多少的差别来表示事物之间的一切质的区别。”“我们的时代正在接近这种状态,而与此相关的现象是:一种纯粹数量的价值,对纯粹计算多少的兴趣正在压倒品质的价值 (质的差别不复存在),尽管最终只有后者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34]8,我们一定能找到似曾相识的逻辑和语言。只不过,这里的孩子把他们控诉的对象集中到父母身上,他们不知道制度、结构、文化等宏大叙事。

在向父母倾诉衷肠、表达对父母的关切之情这一主题下,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是父母的病痛或工伤 ,这一话题也出奇地多 (如 p3、11、28、39、50、52、76、92、93、96、100、108、109、120、122、124、126、132、133、134、137、140、146、147、148、153、155、156、157、190;等 )。能找到原文的就有 30处之多,表明农民工的健康状况非常堪忧,显然,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话题 ,如戒烟酒 (p33、34、63、95、101、109)、打牌 (p36、56),等等。透过这些话题 ,那些懂事的留守儿童寄托了他们对父母的牵挂。

书信的第二大主题是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这一主题也反映出不乐观的现实状况,汇报自己的学习不好或退步的 (如 p45、50、54、57、68、69、72、75、79、82、84、87、89、90、95、97、102、103、104、105、107、108、111、113、120、142、147、148、168、172、175、180、182、183、190、191),远远多于汇报自己学习好或进步的 (如 p19、50、61、76、86、91、97、100、123、130、135)③第 50、97页报告的是成绩有好有坏的例子。。至少有两位儿童说自己不想读书了 (p147、155);还有一些觉得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或信心 (p105、107、153、172、190;等)。当然,也有不少儿童在信中保证自己今后努力学习,争取好的成绩。从这部书信集的内容来看,农民外出务工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在总体上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一结论与叶教授的其他两部著作相似[4]68,[5]2,但其程度似乎比其他两部著作反映的要严重些。

书信的第三大主题是向父母介绍自己的生活情况,其中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在学校的寄宿生活,等等。在家庭生活方面,很多留守儿童汇报了他们与漫长的黑夜打交道或梦见父母(p3、5、22、23、25、34、37、38、45、54、56、61、76、85、87、88、90、122、165、174、185、186、196),一个人在家独处、看电视或玩游戏 (p13、15、21、40、59、78、79、81、102、113、117、120、128、141、149、172、181、185),做家务劳动 (p52、59、63、79、91、92、93、99、100、148、156)等情景。家庭生活中还有一个显著的话题是对照顾人的抱怨 (主要是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 ,如 p9、19、30、38、41、83、92、170、185、188、190;等)。抱怨的主题通常有照顾人对留守儿童的打骂、无端冤枉、物质生活上的“虐待”、无能力辅导功课,等等。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对于照顾人的抱怨,除了一些确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外,还与对父母的思念和亲情想象有关。显然,很多抱怨是因为父母在物质满足上的溺爱以及“距离产生的美”所导致的。实际上,很多儿童在信中还回忆了父母在家时的严厉、唠叨以及关系不和等 (如p40、56、68、72、75、91、95、103、128、147)。在留守儿童的社会生活方面 ,主要有与同伴群体及邻里的关系 ,一些常见的话题是羡慕其他同学的父母来学校接送 (如 p5、13、24、45、49、52、69、72、79、113、128、141、146、154、172、178、185、186、188);邻居的孩子可与爸爸妈妈过年过节或团聚 ,自己却不行 (如 p13、26、49、124、175、176、194),以及与朋友的关系好坏 (如 p57、88、96、97、134)。这些话题涉及青少年的社会化、心理发展、生理卫生知识等相关议题,实际上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生活方面,至少有 8名儿童提到了他们寄宿在学校的生活 (p81、82、87、100、105、113、178、185),其中有 6名儿童对于寄宿生活谈论的是不好的方面,只有 1名称自己“在寄宿部过得非常好”(p100),另外 1名没有对寄宿生活做出评价 (p105)。在生活方面,其他的一些主题有养成了粗心、懒惰、叛逆、乱花钱的坏习惯,在学校违反校规,与同学打架等 (如 p57、89、110、111、126、183)。

总体来讲,书信的内容告诉我们,构成留守儿童“生活世界”底色的是对父母的无尽思念;其前台上演的是多数留守儿童学习退步、生活孤寂。这是一幅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活生生的图景,尽管其画面总体上是灰暗的,令人不安的。

四、一点方法论的讨论

最后有必要讨论这部《书信集》可能涉及的方法论问题。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书信集》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还原了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在理论上,“生活世界”最初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种无目的的、前理论的、始终有效的超验世界。后来舒茨通过其现象学社会学的改造,把生活世界从超验世界拉回到日常生活的社会世界中来。晚近哈贝马斯在其理论体系中还构造了“一对生活世界VS系统世界”的概念,试图以生活世界来抵制系统世界的宰制,以此化解现代性的总体危机。不管生活世界的理论如何变迁,生活世界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态度[35]18。自然态度的基本含义,是指处在生活世界中的人总是以一些不言自明的、习而不察的、想当然的、常规化的准则行事。说得简单点,只有当你描述的研究对象,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而非刻意的、节庆的、仪式性的举措,才能说你还原了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若以这一标准来论,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写信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是自然的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这部书信集中有多处涉及写信这一主题 (如 p11、13、16、22、30、37、38、41、113、124、128、148、151、157、163、165、167、174、181),其中有好几处提示留守儿童是第一次或第二次给父母写信,有几处承认自己与父母之间很少通信,只有一位小作者许诺每个月给她妈妈写信,汇报学习情况 (p124)。绝大多数的证据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主要联络方式并不是写信。叶教授自己先前的研究也表明,写信在联络方式中所占的比重只有 1.2%;而打电话的比重是 88.2%[4]36。

其次,应该注意的是,这部书信集是“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干预研究”的成果之一,因此,不可避免地打上“干预”的印记,如很多书信内容具有明显的准备公之于众的倾向,有些“书信”原本就没打算寄出去 (如 p88、174),有些“书信 ”更像是老师布置的作文或某种抒情散文 (p3、5、9、19、24、36、42、43、52、54、56、59、65、67、69、71、74、93、117、139、154、158、161、175、185、194、196),甚至有一篇在文体上是诗的形式 (p119)。书信原本是亲人之间情感自然流露的一种表达方式,其语言一定是朴素简单、就事论事的,其文体应该是一种类似交谈的文风,其性质一定是私密的、仅限于书信双方的。在“干预”的前提下,它的自然性就会有所损失。这样,这些“书信”与 100年前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所收集的通信资料就有了某些性质上的差别。

如果书信只是托马斯时代亲人之间进行联系的自然方式,我们时代自然的联系方式是什么呢?根据叶教授的研究,是电话。电话作为还原留守儿童生活世界的关键媒介,显然还尚未进入研究日程。在社会学的诸流派中,常人方法学曾卓有成效地用谈话分析的方法解析电话内容,或许可以作为我们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参考[36]①更宽泛的介绍可参见:李猛.常人方法学.//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尤其是其中第四节的相关内容。。

当然,上述分析并不是说通过书信不能还原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从而否定这部《书信集》可能的学术价值。首先留守儿童的童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书信内容的真实性。不管怎样,有谁能否认思念、孤独、寂寞、害怕、学习退步等不是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世界的主色调呢?此外,有好几封信说到写信比打电话可以更尽情地向父母倾诉衷肠 (如 p37、41、113、151、157、163、165、167),换言之,写信虽然不是自然的,但比起相对自然的联络方式,更能激发留守儿童充分地汇报他们的所作所为,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面对《书信集》中留守儿童的这些稚嫩诉说,只要我们做到应有的学术禁欲主义,是有望在最大程度上从学术层面重构留守儿童的真实世界的。

然而,从根本上说,相对于家庭天伦之乐的自然正当性来说,写信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排解留守儿童对于父母的思念之苦以及留守儿童的各种困扰。《书信集》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升入中学,烦恼随之增多,也找不到倾诉的对象。跟父母说,父母不在身边;跟朋友说,又怕朋友告诉别人;跟外公外婆说,他们又听不懂;写在日记上,又怕家人找到偷看,所以只好把烦恼压抑在心中。(p57)

面对这样的文字,面对这样一群儿童,任何有良知的学者、官员、雇主 (尤其是农民工的雇主)能够无动于衷吗?

[1] 叶敬忠,吴惠芳,主编.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农村留守儿童书信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W·I·托马斯,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 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 叶敬忠,莫瑞主编.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姜旭英.一位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06(12)

[7] 王一涛.她为何不读书了——对一例因贫困辍学个案的质性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6(2)

[8] 吕绍清.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中国发展观察,2005(8、9)

[9] 何海霞,易连云.一个“幸运”留守儿童的成长历程——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叙事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10(2)

[10] 朱丽敏,等.我是农民的儿女——乡土叙事文本∥钱理群、刘铁芳编.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7-14

[11] 刘志军.留守儿童:基于一个村落的人类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12] 翁乃群主编.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3] 李泽影,刘恒.留守儿童能力培养行动研究——四川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站个案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3)

[14] 赵景欣,张文新.农村留守儿童生活适应过程的质性研究.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

[15] 刘扬,方晓义,蔡蓉,吴扬,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态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3)

[16] 赖长春,陈丽霞,陈浩.村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需求——一种质的研究及其现实主义表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

[17] 马多秀.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生活方式的质性研究.江苏教育研究,2009(10)

[18] 阮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世纪之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9] 陈向明.文化主位的限度与研究结果的“真实”.社会学研究,2001(2)

[20]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1] 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2] 蔡清田.行动研究的理念与分析∥齐力,林本炫编.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嘉义: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5

[23] Altrichter,posch&Somekh.行动研究方法导论——教师动手做研究.夏林清等译,远流出版社,1989

[24]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教育部官方网站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6/info1255073822617166.htm

[25]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0.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 2月 25日: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

[27]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1):29-36

[28] 丁钢,岳龙.教育环境中的教育平等——基础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的调查及思考.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第6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9] 张晓龙.男孩的脑子想什么——拯救处于教育边缘化的男生.中国教育报,2007-03-15

[30] 徐志伟.析“女生学业优势”现象.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31] 赵惠,刘涛.中小学男生学业成就偏低的原因及对策.教育科学论坛,2008(2)

[32] 刘瑞成.对男生边缘化问题的思考.基础教育参考,2008(3)

[3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 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5] 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6] Harvey Sacks.An Initial Investigation of the Usability of Conversational Data for Doing Sociology.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2;The Search for Help:No One to Turn To in Schneidman New York:Science House,1967

The‘L ife-wor ld’of Left-behind Children Based on Dad and M um,Do You Know?——Letters from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Xiong Chunwen

Thispaper discusses the academic position of Dad and Mum,Do you know? ——Letters from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in qualitative researches about the Chinese left-behind children,and reconstructs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life-world.Through this reconstruction,the author exhibited the Letters’academic value.Thispaper finally exp lores the possible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Letters.

Left-behind children;The life-world;Qualitative research;Methodological problems

2010-09-19

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青年项目)“教育发展与社会公平研究”(批准号 08CSH00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Fund]项目编号(2010JS064)的资助,是项目的成果之一。[作者简介 ] 熊春文,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邮编:100083。

(责任编辑:常 英)

猜你喜欢

质性书信学术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共 筑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
非均质性油藏测井评价新技术及其在南海东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