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在种地
——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2011-12-20朱启臻杨汇泉

关键词:种地劳动力农民

朱启臻 杨汇泉

谁在种地
——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朱启臻 杨汇泉

农业劳动力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文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描述了农业劳动力的现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趋势严重,依靠妇女和老年人对土地的感情难以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由此导致的农业粗放经营、复种指数降低和撂荒现象,成为我国农业安全的潜在威胁。认为,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业、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并建议国家启动“农业后继者培训工程”,培养大批新型的职业农民,从而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劳动力基础。

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

2010年 5月 20日搜狐网以“中国农业的真正危机,在于农业劳动力不足”为题,对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未来农业劳动力问题的普遍关注。而随着近期农产品物价水平的轮番上涨,其背后折射出的农产品供给不足也反映了农业劳动力短缺对农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①关于农产品涨价的原因有“游资炒作说”、“自然灾害说”、“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说”、“流通成本增加说”等,尽管这些“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无法对农产品涨价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为,我们难以看到前几年大量农产品过剩的景象。在流通领域做文章,可以暂时控制农产品的价格,但不可能增加农产品的数量。。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农业劳动力的调查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目前我国哪些人在从事农业?他们怎样从事农业?其对农业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农业劳动者老龄化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经阶段,它反映着我国人口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学者都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农民的出路在于非农化”,“农业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农村的出路在于城镇化”等判断,几乎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共识。但就在各级政府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而努力时,却出现了“民工荒”现象。从 2004年中国首次出现民工荒以来,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到 2010年“招工难”的报道充斥了各大网站。而学者们解释“民工荒”原因时,大都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用工企业与农民工的信息交流不畅作为主要原因,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总量依然很大,就业不充分仍然是主要问题[1]27-28[2]6-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近年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3]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也进行过一次较全面的调查,覆盖全国 17省区、2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 749个行政村。从调查来看,74.3%的村庄表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只有 1/4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大部分村庄对于青壮年劳动力供给表示担忧[4]10。在“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同时,农村也出现了“用工荒”。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农业雇工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在北京、四川、山东等地,农业劳动力每天的工资 2007年是 50元,2008年 70元,2009年 80~90元,2010年男性劳动力在 100~120元,而且“还要管中午饭”。即便如此,农忙时很难雇到人。一些村干部反映,“村里死了人,连一个抬棺材的人都难找到”。

民工荒的发生和农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的现实,促使我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人口压力下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否一定是“过密化”[5]?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短缺对农业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

对于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在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前提下,家庭农业劳动力在部门比较预期收益差距的驱使下“过度”转移到非农部门时,其“结构性非剩余转移”(过度型流动)的存在使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也转移出去、并且完全超出了“剩余”边界的可能[6]52。对微观层次的家庭农业生产而言,在老龄化社会日趋显现的背景下,青壮年等高质量劳动力的外流,不但会导致经营农业的主体和耕种方式的变化,而且一旦老年人开始种不动地,“谁来种地、谁会种地”将成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区域范围的农业生产而言,如果该地区过度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短缺 (尤其是青年劳动力)在此时期内未能及时得到弥补,其一定时期内必然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此时,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之间已不是简单的“过密化”,而是一种“过疏化”关系。

早在 20世纪 90年代末,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非农产业,就已有学者开始担忧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的部分地区会出现农业劳动力短缺及由此造成农业生产不足问题[7]71-83。但在当时环境下,外出打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况且,农村劳动力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短缺”征兆。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农村“留守”群体的问题,如有学者以“别样童年”、“阡陌独舞”和“静寞夕阳”形象地勾勒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①参见叶敬忠等.《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留守群体究竟会对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也成为课题组讨论的主要问题。正是基于农业生产中已存在着劳动力数量短缺和质量不足的危机判断,从 2009年开始,课题组围绕农业劳动力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基于对山东、山西、河北、四川、重庆、陕西、黑龙江等 10省市 20个村的调研资料,描述了“谁在种地?”以及“怎样种地?”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应对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对策。

二、谁在种地

通过对 20村的实地研究,课题组的调研结果验证了学者们的普遍判断,目前农业生产的主体主要是妇女和老人。

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自 20世纪 90年代末,随着城镇化过程中男性劳动力非农化进程的加快,就开始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可以说,“男工女耕”的分工模式首先把农村妇女推向了农业生产主力军的位置。1992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全国 29个省(区、市)、312个固定观察村调查时,就发现在农业劳动中女性纯务农者占同类劳动力总数的52.5%,高出男性 4.9个百分点[8]1-3;另一些学者,如高小贤[9](1994)、宋一青和 Jiggins[10](2002)等描述了农村妇女接管农业生产的现象。而课题组通过对 20个村的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中 (16岁~60岁)妇女所占的比例较高,为 57.2%;但实际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者 (含 6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者)则是男性高于女性。另外,与 10年前不同,现从事农业的女性大多是被动型的。据课题组的调研,从事农业的女性类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需要照顾家里老人的。这部分妇女一方面照顾老人,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根据访谈资料统计,这部分妇女的年龄集中在 50岁左右,小学文化程度居多;二是需要照顾孩子的。这部分妇女的年龄集中在 40岁左右,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一般有外出打工经历,只是子女要上学或者要参加中考、高考从打工地转学老家,为了照顾小孩,父母一方 (一般是母亲)回家,一方面照顾孩子,另一方面从事农业劳动;再有,就是少数 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她们普遍没有读过书,因子女外出而缺乏依靠,只能自己种地。调查还发现,农业劳动力中的妇女群体是一个不稳定的劳动力群体。文中第一和第二种从事农业的女性类型,尽管其年龄偏大,但她们留在农村只是暂时的,这部分人中的绝大多数表示等老人去世或孩子考完学后,她们仍会选择外出打工。

案例 1 给我帮忙的 20个人全是女的

44岁的余晓翠是汉中市西乡县的农民。因要照顾年迈的公婆,留在家里种地。劳动力不足是她面对的最大挑战。她乐于助人,农忙时也得到了街坊邻居的帮助。

“来帮助我的人,大多数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在 41岁到 45岁之间,老公出去打工,她们在家里种地。上次插秧的时候过来给我帮忙的 20个人全是女的。”

“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有些农活干起来很吃力。比如收谷子的时候要人拉车,女人就拉不动,这个时候就得找男的。收完谷子还要打,打谷机很沉,要是男人们搬两个人就够了,女人们四个人也很困难,要是赶上下雨的天气,谷子打不完就淋湿了。还有耖地的时候,一亩地一个壮年的男劳力两天就耖完了,女的就不行,起码要三、四天,耖的还不好,到头来还可能影响收成。”

“村里的男劳动力不好找了,有一两个,还得上赶着给人家说好话,或者是等着,如果请男劳力的人多,他得赶着一家一家的来。”

“最让人着急的是水稻插秧的时候,种水稻要抢农时,我们村子堰塘放水是挨着的,要是轮到你家了,你家的秧苗还没插好,这是不行的。或者是水放到你家的稻田里了,你就要在两天之内把秧苗插好,不然两天以后水就干了。”而像这样要紧的农事,女性是难以胜任的。

构成农业生产主体的另一群体是老年人,2009年,课题组在对山东省荣成市崂山镇神道村、湖南省醴陵市高桥乡马家垅村、河北兴隆县大水泉乡庆丰村、北京房山张坊镇的大峪沟村农业劳动力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些农村的实际老龄化程度平均超过 30%;农业从业者的劳动力老龄化则更为突出,5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平均不足 10%,平均年龄达到 67岁,更有 84岁高龄的老人还在田间务农。如神道村全村 212名劳动力,从事农业的只有 58人,由于举家迁出的农户越来越多,近三年初、高中毕业生只有 6人,无一人从事农业;对马家垅村 140名劳动力的调查,5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仅为 12人,且全部为留守妇女。大峪沟村,户籍显示的劳动力数量 1 007名农业劳动力中,留在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只有 36人。80后年轻人无一人参加农业劳动。课题组对 10省市、20个村的调查结果,农业劳动力中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 63.05%(表 1所列),成为农业劳动力的稳定主体。

另对来自黑龙江、河北、天津等 6个省市自治区 80个村的支部书记、村主任的调查问卷①调查和座谈的问题包括:本村的土地面积、户籍人口、常驻人口、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对农业的影响等,其数据是被调查者的大致估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村里专事农业生产的没有 30岁以下的年轻人,老年人约占农业劳动者总数的74.8%(如表 2所列)。尽管上述调研数据是依被调查者估算获取,但借此我们仍可管中窥豹看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和潜在危机:农业生产基本上是老年人的产业,农业生产的后继者缺失。

表1 20个村庄农业劳动者老龄化程度

表2 80个村庄农业劳动力状况

在种地的老年人中,一部分没有外出经历,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收入是其主要收入;另一部分有过外出打工经历,因年龄大了,“人家不愿雇佣”,有的是因在外打工受伤或患职业病,被迫回到农村种地。

案例 2 喜欢种地的老人

66岁的胡国琨在 60岁前没有打过工,是孙子跟着父母去浙江了,才有了空闲。

“当时,我和村里的几个人一起去了重庆,在熟人的介绍下进了一个建筑工地建房子。工作是在 18层高的楼上浇筑混凝土。才干了一个星期,因为公司老板嫌我年纪大,怕我出危险,就把我给辞退了。工资没给,只给了 100多块钱的车费,我就回来了。后来又干过刷漆的工作,老板也是嫌我年龄大,不要我。”没办法就在家种地了。

胡国琨家里共有 6亩田地,以前身体好的时候,他还承包了别人的 6亩田地。十多年来,自己一个人在 12亩田地上,勤勤恳恳地做着农活。他不仅靠种地养活了全家老小;还省吃俭用地给两个儿子盖上了新房。2009年胡国琨腿受了伤,不能干重体力活儿了,就不再承包别人的土地了。在外打工的儿子们劝他把自家的土地也转给别人种,但他自己还是坚持自己种自己的地。

“我不愿意把地给别人种,别人种地不上心,把我的地毁坏了咋办。”

“我不喜欢打牌,也不喜欢到处瞎逛。我喜欢种地,几天不下地就觉得闲得慌,而且在地里活动活动对我的腿也有好处。”

“虽然现在腿没以前好使了,但我身体还不错,所以种地种的不比别人差,每样都得干。”

三、怎样种地

提起农业生产,很多人知道中国农业从 2003年开始已连续七年获得大丰收,但很多人却未必知道支撑农业一个又一个大丰收的主体主要是那些留守的妇女和老年农民,尤其是那些 50岁以上有过困难时期饥饿经历的妇女和老年农民,他们 (她们)往往都很珍惜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精耕细作,见缝插针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调查中,课题组看到这些老农民们不仅把自己的承包田种好,就是房前屋后、田埂地边上都种满了庄稼。同时,课题组也发现随着这两部分群体老龄化趋势的加重,他们 (她们)经营农业已显得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为这两部分群体种地的最普遍状态。从理论上讲,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容纳劳动力来说,仍然是一个富有弹性的部门,投入更多的活劳动,不仅可以节约资本投入,还可以通过更加集约和精细的管理而提高产出、增加收入。[11]5-7但农业劳动者的女性化和老龄化,不仅限制了对新技术的接受,也难以投入更多的活劳动。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实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以至于撂荒。

1.土地的粗放经营

精耕细作本来是中国农业的传统,但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匮乏,粗放经营开始成为人们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普遍措施。调查发现目前粗放经营有三种典型表现。第一种表现是“广种薄收”。一个大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几个儿子把耕地均留给老人耕种,由于老年人体力、精力的原因,不能像年轻时一样对每一块土地都精耕细作了,只是“把每一块土地撒上种子不至于荒了地就行了。能收多少算多少,反正也不指望它”;有的只是撒些化肥,连除草的精力都没有,只等着收获了;第二种表现是“只管种和收”。一些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只是种地时回家看看,把种子撒到地里,或请人帮助播上种,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施肥、除草、灌水,一应投入均免掉了。就等着收获季节回家收获。好在现在品种的科技含量高了,不施肥、不灌水,遇上风调雨顺竟然还有一些产量。第三种表现是“只种不收”。调研时发现少数人外出打工,因工作太忙抽不开身,也因为农业收益的微不足道而对收获物不屑一顾,熟透的麦子已经淹没在杂草丛中而不去收获,所得到的只是政府的种粮补贴。

2.复种指数的下降

减少复种指数是人们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另一个措施。调查发现在华北地区和胶东半岛的一些农村,传统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即种植玉米和小麦。随着种地与打工比较效益差距的扩大和农业劳动力的日益减少,许多村民逐渐改为一年一熟 (只种玉米),进入冬季后随处可以看到大面积的空白地。如某村 1 000多亩耕地,因为小麦需要多次灌溉,浇水费用高,“划不来”,加之种小麦对劳动力投入的需求高,所以该村现在只有两户农民还在种小麦;而在南方水稻产区,原本可以种双季稻,许多人改成了单季稻。一些地方为应对劳动力的不足,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名义下,粮田种上了果树,稻田上长出了竹子。本以为这样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收入,其结果由于劳动力投入不足,果园变成了荒地,竹林也得不到收入。

3.耕地抛荒

耕地抛荒是农业收入过低导致的农业劳动力匮乏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一。耕地抛荒现象在所调查的村庄或多或少存在着,在中西部丘陵和地处山地的农村因为田地不集中,大小不一,机耕难度大等原因,抛荒现象尤为明显。

在调查过程中,尽管各级政府以及村干部都声称村里没有荒地,可我们入户调查的第一户就发现了 5亩荒地。

案例 3 种不过来,只能荒着

黄某,今年 72岁。儿子们外出打工,家里有 7亩耕地,2亩水田,5亩旱地。

“我一个人种地,身体不好,种不动了。只种了离家最近的 2亩水田,种的是水稻和油菜。离家远的 5亩土 (旱地),原来种玉米,现在顾不上了。本来想转给别人种,但离村里远,不方便,没人愿意种。已经荒了好几年了。”

案例 4 无奈的抛荒

马昊是我们在某村访谈时遇到的还在种地的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 81岁,仍然种着7亩地。马昊有 6个儿子,全家现有 18口人,除了他和老伴外,其余 16口人都已进城了。

“现在种地简单了,只要撒上种子,就等着收了。”

“过去要锄草,锄好几遍,现在都没有这些活儿了。”

“我们也不指望打多少粮食,不荒地、够自己吃就行了。”

“前些年,家里的地我和老伴两个人种着,老伴前年得了脑出血,就干不动活了,剩下我一个人凑合着种。今年我心脏出了问题,也干不动了。子女们也都不同意我们再干活了。”

马昊说,儿子们有工作不会回来种地,孙子们根本就不会种地,本来想转给别人,可村里会种地的都老了,自己的地还种不过来,转不出去,就只能荒着了。谈到这些话,他显得很无奈。

村民反映说,村里的水田,离家近的地一般没有撂荒现象,一是老人们珍惜土地,二是这些地产出较高,可以解决农户的口粮问题,撂荒地较多的是那些离村庄远,老年人耕种不方便或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我们从各地的一些报道中也可以发现抛荒的严重性。如“农民供返乡创业,使 200亩荒地变粮田”,“承包 5 000亩荒地,成为种粮大户”等等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量荒地存在的现实。

抛荒的结果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如我们调查的一个半山区村庄过去粮食产量自给有余。而今,该村除了少数贫困户靠农业维持温饱外,大多数农户需要从市场购买粮食。某村是生产柿子的大村,改革开放初期,全村柿子产量每年均在 300万斤以上,而今,丰年的产量也难以超过 80万斤。有些农村的土地表面看来没有撂荒,实际有缺乏管理,农业产出微不足道。我们对 80个村干部的调查显示,他们认为农业劳动力短缺对农业生产没影响的占 7.5%,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的占20.0%,认为现在影响不明显、未来会有影响的占 23.8%,认为对当前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的占48.8%。

此外,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短缺而来的除了当地农业产出的减少还使多样化农业发展难以为继,对精耕细作的传统以及农业文化的传承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对未来农业的思考

2007年,新华网发表过一篇《明天谁来当农民?》的报道,就有关部门在对河北某乡镇中学学生进行一项问卷调查中发现,该中学 96%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当农民,仅有 4%的学生表示愿意留在农村;“厌农”、“轻农”的意识在当地很多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农业后继劳动力的来源让人担心[12]。人们在讨论农业安全时,习惯于从土地资源、水资源、市场、技术、流通、农业投入等方面来考虑,恰恰忽视人的主体因素——农业劳动者对农业安全的影响。而从课题组调查的结果来看,农业的潜在危机就在于农民的后代不愿意从事农业。

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看,农业劳动力匮乏现象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转型阶段也十分普遍。如日本农业劳动力的高龄化和后继无人问题就十分突出,直接导致大量耕地弃耕,农产品自给率下降。仅以粮食为例,1960年日本的自给率为 79%,1970年为 60%,1980年为 53%,1990年48%,2000年以后一直在 40%左右。在一些山区和半山区,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就连农村原有的基础设施、文化遗产的保存都难以维系。为了协调经济的平衡发展、稳定农村秩序、提升农业的商品价值,日本政府把发展农业教育、大力培养职业农民作为振兴农村和农业、挽回农业地位下降的根本措施;[13]23-24韩国针对高素质农业劳动力流失问题,对农民教育实施国家干预,从 1980年到 1990年,先后制订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和《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通过宣传教育,父母劝导,鼓励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同时政府为农业后继者创业提供 2 000万至 5 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对专业农户提供 2 300万至 1亿韩元的资金援助。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从法律上提供了保证。[14]42-45

中国农业集约化程度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尚未成为有吸引力的就业领域,农村劳动力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为严重。“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短缺同样应引起社会的关注,解决农业劳动力问题比解决工业劳动力更为复杂。近些年,一些地区通过吸引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承包农田、发展家庭农场等措施,对弥补农业劳动力的不足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一些地区通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等措施,推广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劳动力的不足。但无论是发展家庭农场、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均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后备农民至关重要。日本的振兴农业和农村计划、韩国的“农业继承人”计划以及欧洲实行的“农民准入制”等也都是建立在培训新型农民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建议把实施“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作为农民职业化教育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的基本思想是让“想种地”和“能种地”的人去种地,其主要对象是农村地区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并对符合以下条件的给予优先考虑:农村承包大户和家庭农场继承人;致力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村青年;致力于农业服务的农村青年;致力于农业科技开发的农村青年。培养内容除了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经营知识与技能外,重点进行农业教育,包括:农业性质与农业功能教育、农业文化教育、农业组织教育、农业政策以及农业法律教育等。通过“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可以实现以下四个目标:第一,解决农业继承人问题,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农业后继者是热爱农业并愿意继承父业以农业为职业的新一代农民。他们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还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发展农业与对社会、环境的责任结合起来。第二,通过“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落实农地与农业保护措施,是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农民是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主体,农业后继者对农业的功能和耕地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能够自觉保护耕地。政府通过对农业后继者的培养实现对农业的支持。第三,“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具有区域农业 (或社区农业)保护与开发功能。农业后继者的培养要适应多样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不仅要培养规模农场的经营者,也要培养社区农业、精致农业的经营者,帮助农民善于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特色社区农业和民族农业。第四,促进农业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应该看到,随着农村青年进城务工传统农业文化的代际传承路径被中断,“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肩负着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功能,特别是要帮助新一代农民认识传统农业与农村文化的价值,同时要帮助他们适应成熟化社会和开放经济所需的农业和新农村价值观,这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增加农业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农业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农业、尊重农民的氛围,才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现支持农业与农村的目标。只有给农民应有的地位和利益,才能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无论何种形式的制度创新,农业离开了农民是难以想象的。面对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的现状,我们必须对农业的本质、农业与农民、农业与政府、农民与政府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此,农业政策的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和农业实践者都有其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

[1] 陈诗达.对城市“民工荒”现象的几点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4)

[2] 杨宜勇,安家琪.2009~2010年就业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10(1)

[3] 蔡昉.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对 17个省 (市、区)2 749个村庄的调查.改革,2007(6)

[5]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6] 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中国农村经济,1995(1)

[7] 黄平,E·克莱尔.对农业的促进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3)

[8]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3):1-3

[9] 高小贤.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社会学研究,1994(2)

[10] Song Yinching;Jiggins,Janice:Femi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elate Issues:Two Cases Study in Marginal Rural Area in China.Leisa M agazine,12:5-7,2002

[11] 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2007(2)

[12] 王文辉,郭伟.明天谁来当农民.河北日报,2007-03-26

[13] 宋杰,赵韩强.战后日本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东北亚论坛,2001(4)

[14] 张忠根.韩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经济,2002(4)

W ho are Engaging in Agr iculture?——Investigations and Recognition to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Zhu Qizhen Yang Huiquan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s the primitive factor to impac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Based on the field study,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atus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its influences to agriculture.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it is unsustainable for agriculturalproduction to depend on thewomen’sand theolds’deep feeling to the farmland.Due to feminization and aging trend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the extensive farming,the decline of multip le cropp ing indexes and the abandoned the vast areasof abandoned land are becoming thepotential threats to the safety of China'sagriculture.In order to solve p roblems above,the article argues thatwe should focuson cultivating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caring agriculture and respecting peasants.The author also suggests that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the“Agricultural Project of Nurturing Follow-up Farms”by training the new-style professional farmers,so that the modern agriculture can cope with the current shortage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Shortage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Agricultural p roduction;Agricultural project of nurturing follow-up farms

2010-12-20

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100083;杨汇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连丽霞)

猜你喜欢

种地劳动力农民
种地钓鱼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