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2020:战略与预测

2011-08-15德国Ebermann

战略决策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中欧成员国欧洲

(德国)K.Ebermann

(整理人:冯 维 张婉静 谢赞平 周 晶 陈 英审稿:蔡红)

一、战略与预测

现在欧洲正遭遇经济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27个成员国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特别是爱尔兰、希腊等国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财政危机。它的发生对于欧盟和欧盟成员国都是非常大的一次考验,在使得整个欧盟都感到惊讶的同时,却也有一些端倪可循。例如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需要工作更长的时间,市场上缺乏年轻的劳动力;另外,欧元在前一段时间大幅升值,欧债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使得举债较为容易等。

经济危机之后,欧盟在财经预算、就业、劳工、教育的措施和发展上,有一些新的趋势。例如综合了一系列短期应急措施和长期改革举措,包括建立欧元区永久性救助机制,出台了《能源2020——寻求具有竞争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能源》的战略文件,把教育量化指标纳入《欧盟2020战略》核心指标等措施。但对于如何克服这场危机,我认为首先各国政府都应积极裁减开支。不过,光有政府的短期措施还不够,欧盟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战略决策与努力。例如,25年来欧盟在许可证方面的限制仍未得到改变,因此可以说“变化”仍是其发展的重大主题,这一主题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更应该涉及到交通、能源、教育等各方面。

从近年的危机中,欧盟自身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第一,要在一个欧盟的层面下,把各国的财政预算归入到“欧盟2020战略”之中并使之相一致,同时还要在单个成员国层面努力降低预算的不平衡性,因而各个成员国之间对预算的同行互审非常有必要。第二,各国政府也必须把他们各自的财政预算上报给欧盟委员会财政部,同时保证对预算负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各国议会才能批准和通过预算。

但如果在6个月前,要把如此重要的经济决策上交到欧盟层面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是一种主权的让渡。尽管之前主权让渡的范围从来没有触及到财政、税收和预算政策方面等国家核心部分,但现在这一切都在改变。因为这次危机使得欧盟层面下,一个更加强大的财政金融管制变得可能,并对各成员国施以纪律性的管制,且慢慢地实现了财政和税收上的统一,从而增强了各成员国在这两方面的相容性和一致性。不过,现在欧盟也同时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这种财政金融管制目前只是短期的治理,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我希望能够实现一个长期的管理体系来遵循欧盟共同的原则;第二,欧盟的财政预算规模太小,不足以对整个欧盟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力。因此,欧盟层面的“经济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正如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所彰显的那样,欧盟能够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的规则。

当然,在欧盟内部,德国和欧盟其他国家对于欧债危机的态度有所不同,因为德国比其他大部分欧盟国家都富有,一些人(德国人)可能会说我们有公共财政余额,为什么要去为这些金融管理欠佳的国家买单呢?但在我看来,他们是忘了德国在欧盟建立的早期从欧盟统一大市场中受益最多。而且,欧盟是在团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虽然《里斯本条约》给欧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它致力于创新,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改革了投票机制,使得欧盟层面的一些决策变得更加容易,并且让大国小国、不同人口国家之间能得到更好的平衡,促进欧盟能更加有效地复兴经济,但欧盟能否用“一个声音说话”,依然还面临很多挑战。例如成员国政府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具有各自决定权,欧盟的一些重大决策仍需全体一致同意。因此,欧盟只是一个联盟,不同于一个国家,也不同于世行等国际机构。即使在经贸领域可以说几乎已经具备一个整体(国家)性质,但在其他领域仍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决定权仍保留在成员国手中,它有赖于成员国让渡一些主权。因此,我认为政治家们过于自信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宏大目标,特别是在其进程又被危机所干扰的情况下。同样,“欧洲2020战略”规定得很好,但落实的任务还在成员国身上,有可能导致很多指标完成比较困难。另外,不容忽视的是欧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人口下降、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衰退以及全球化的挑战。“欧洲2020战略”确实应当担负起重任。

对于欧洲及欧盟未来的发展,我主张应实现3%的国家预算,提高适龄人员就业率,让劳动力的迁移覆盖欧盟各地,实现劳动力增长等目标。同时,学者和研究者们应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促使其平稳、持续地发展。在我看来,欧洲拥有一个基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相互团结的良好的社会模式,比如德国人对于政治问题能够表达他们的愤怒,瑞典、芬兰等国家注重妇女和家庭的利益,然而我心中的愿景是欧盟更多的成员国和公民能够分享这种小康,希望这是一种有利于公民,而不仅是有利于政府的体制。

最后,我想谈谈中欧关系。随着中国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实力已可与欧洲主体国家相媲美,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极,没有一个稳定、强大的中国,我不能想象会有一个稳定繁荣的亚洲;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方面,我们也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中国。虽然欧盟拥有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结构,但同时欧洲的发展非常需要竞争,在我看来,中国同时正是欧盟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不过,我坚持认为中国和欧盟既可以是竞争者,也能成为伙伴。因为一方面,欧洲多数国家已达到鼎盛繁荣时期,不会再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汽车销售量不会再明显提高,城市无法再扩大,而中国是一个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国家,未来的欧洲发展进步需要中国,因为中国是一个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国家;此外,两国的发展同样都需要创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过这种创新必须是一种在正确时间,恰当方式的创新。因此,未来中国与欧盟应求同存异,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待中欧关系,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深化双边合作,特别是在政治、安全和全球事务中加强合作;中国有时过高估计了欧盟的能力,中国和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在一些领域仍然非常重要;全面的合作关系依赖双方的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双方应不断寻找新的共同点,充分意识到军事力量和民族国家的局限性,对彼此耐心、宽容和公平。

二、现场提问与回答

在对话环节,K.Ebermann教授与大家探讨了关于中国购买欧盟国家债券、两德统一以及欧盟成立,中欧交流等问题。

提问: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购买欧盟国家债券?

K.Ebermann:自2011年1月以来,中国增持了包括西班牙等国的欧元资产,我认为这是中国对欧盟的金融市场抱有信心的表现。从经济角度讲,欧洲作为中国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方面有理由希望维持欧元区财政与经济稳定。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被看作稳定的全球力量的趋势越发明显。

提问:如何看待两德的统一以及欧盟的成立?

K.Ebermann:我在德国柏林生活了36年,可以想象,东西德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二战后德国要从废墟中重新站起来就必须学习先进的技术;德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高质量的大学教育,这些方面的交流与学习都促使东西德更进一步的融合。新一代的德国青年人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设施,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东西德统一后走过的这20年充满着创新与活力,东德和西德统一以及较富裕的西欧国家和其他欧盟国家能够走向联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团结一致,共同分享统一与联合带来的利益。此外,欧盟在财政和立法上都相应地照顾了不太富裕的国家,比如成立机构和团结基金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国家,缩小欧盟内部国家的贫富差距。

在冷战延伸期间,西欧国家走出了战争创伤,但已经无法恢复到战前的国际地位。西欧国家为了自强开始走向一体化的道路。欧盟作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在我看来,欧洲联盟的成立对欧洲、对世界都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欧盟成立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能够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另一方面,欧盟成立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提问:您对中欧交流有什么建议与意见?

K.Ebermann:今天,我是在讲坛上跟你们年轻人讲述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未来的,但是,最主要的是要你们年轻人能走出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欧洲研究的发展有赖于校园里年轻学者和学生的交流,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授和张贴的相关口号。现在我们周围有太多口号、并冠之以“战略的东西”了,而我一向看重的是实效。如何把口号的东西转化成现实的东西,这是解决中欧互动的关键。这其中可能包括国家资源的调动和个人积极性的提高。国家可能提供你去了解欧盟的机会,但也可能不提供这种机会,而这时就得靠你自己了。例如,今年是中欧青年交流年(EU-China Year of Youth),中国的周迅等青年榜样都为中欧青年交流年担任形象大使。我衷心希望你们年轻人能借此机会更多地出去走走,对外面的世界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这样能更有利于中欧相互间的交流。

另外,各欧洲研究中心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和合作,以及建立一种紧密的伙伴关系极为重要。考虑到来自政府层面的公共资助始终是有限的,各个中心可以放眼社会和企业,利用诸如友好城市等现有的渠道,建立起中欧大学间、城市间的纽带,Skype可是一分钱也不花的。我认为学生、青年们很有必要去理解欧洲研究的意义,了解欧洲对他们是有用的。而欧盟也应该寻求解决方案,中国应该更有耐心。

提问:请问您如何看待中欧的“智库”?

K.Ebermann:现在,智库有远离大众、脱离现实的危险趋势,使他们的作用和公信力都大为下降,我们的大学在强调其研究功能的时候要引以为戒。我带来的只是自己多年来在公共管理领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不是推销欧洲的道路或解决方案。在欧洲,智库大多是小型的草根机构,有些关注的议题还很怪。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智库没有他们作为非政府组织的机构“自由自在”。而我发现中国的学者过来欧洲好像每次都是在找跟他们“志趣相投”的同一群人谈,很有“人以群分”的味道。我认为从事研究的学者不仅要有好的想法,更重要的还要有好的方式来把他们的想法用到社会实践当中。“闭门造车”、关门商讨国事实不可取。在中欧民众当中树立起关于对方真实、全面、公道的文化理解则是我们的学者、智库在中欧关系发展中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中欧成员国欧洲
欧洲“芦笋季”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北约成员国武装部队参与在乌克兰举行的2020年联合军事演习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建筑师行迹中欧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