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军民融合的一体化后勤保障体系

2011-08-15吉林省军区后勤部杨凤池李长伟薛建新

国防 2011年3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保障体系军民

■ 吉林省军区后勤部 杨凤池 李长伟 薛建新

建立适应联合作战条件下的后勤保障体系,破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发展难题,构建军民融合的一体化后勤保障体系,是积极实践新时期军队建设要求,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科学举措。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建一体化后勤保障模式。

一、以基础建设为基点,建设军民兼容的联合保障平台

建设军民融合的联合作战条件下的后勤保障体系,必须站在国防全局建设的高度,通盘考虑民用基础设施建设的军事功能,全面打牢军民融合的硬件基础。

一是基础建设军民兼容。要积极探索民用设施和军用设施功能的关联性和共有性,在民用基础设施建设中搭载军事需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军民兼容。目前,我国关于民用基础设施军民兼容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不少省、市仍然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军民共用基础设施为主,几十年未能有效发展。不管是高速公路建设,还是防护设施建设,往往突出民用功能,缺乏必要的军民兼用功能。要加强军地协调,做好军民兼容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工作。

二是技术装备军民兼容。要坚持把技术装备建设作为衡量国防实力和作战能力的重要标志,发挥地方在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优势,做到民为军用、平战结合。要积极协调军地技术力量,充分融合军地技术资源,集中精力破解制约军事装备建设方面的难题。

三是人才建设军民兼容。人才是兴国强军之本,要依托地方院校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培养适合军队建设需要的人才。对于社会上的军地通用人才,要注重加强组织协调,通过政策引导和措施激励,实现军地人才能够通用。

四是物资储备军民兼容。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储备战争物资,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为军地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采取合同储备与实物储备相结合的模式,确保战争物资动员储备体系的科学合理。

二、以联合训练为依托,建立科学高效的联合指挥机制

要坚持按照现代战争联合作战这一基本样式,着眼战训一致、平战一体,重点协调抓好联合作战后勤保障演练。

一是全员实装演练。着眼未来作战任务需要,按照不同军兵种、不同方向、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等多种因素相交叉、融合条件下的后勤保障需要,结合联合作战演练,把作战部队后勤保障力量从繁琐的保障任务中解脱出来,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应联合作战条件下的军民共融的社会化保障模式,形成科学的保障指导经验,为未来联合作战提供可靠的军民融合条件下的后勤保障支撑。

二是信息对抗演练。现代战争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要素为主导的战斗体系间的对抗,联合作战条件下的后勤保障体系也必须积极适应这一需求,按照信息化条件下综合集成、整体联动的要求,通过后勤保障指挥体系与作战指挥体系间的信息兼容,实现联合作战条件下与作战各要素间的编组推演、整体合练,从筹划、实施到总结,要尽量引入信息元素,重点是以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联合作战样式为主进行编组合练,实现联合作战条件下作战指挥与后勤指挥的互联互通。

三是经济动员演练。未来联合作战,如果没有充裕的后勤保障支撑,就无法实现预期作战目的,因此必须加大联合作战条件下的经济动员演练的探索和实践。要以经济动员力量为基本依托,实现联合作战最有效的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探索联合作战条件下实施军民共融保障力量建设的模式,按照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联合演练,确保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力量的有机整合、指挥体系的有效建立,为联合作战取得胜利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三、以规章制度为抓手,健全措施得力的法制保障体系

军民融合条件下的一体化保障体系,涉及军队和地方的诸多领域,必须采取有效的机制措施、科学的法规制度来实施保障和衔接。

一是要完善领导机制。认真搞好组织协调,把军民融合保障机制建设纳入党委、政府职责,纳入军地绩效考评制度,纳入军地立法范畴,切实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合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军地各级要加大联合实施的应急行动后勤保障指挥体系建设,破解领导、指挥、实施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保障标准,畅通指挥渠道,形成综合集成的军地联合领导机制。

二是要建立协调机制。重点完善联勤条件下的军地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军地间的协调配合。要进一步推进军地联合办公、联席会议、联络信息等军民共议国防建设的方法和措施,形成军民联供、联修、联救、联运、联防的联合保障模式,探索研究联合作战条件下保障的任务、时机、对象、地域等多种措施,切实解决标准不统一、保障力量薄弱、发展不均衡等方面的难题,实现军地保障力量的共同提高。

三是要严格奖惩机制。注重抓好军地共建一体化保障体系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建设军民融合一体化保障体系的经验做法,通过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形成军地共建作战保障力量的浓厚氛围。协调有关部门建立一体化建设责任追究机制,把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纳入双拥模范城表彰范畴,对执行不力、建设滞后的军地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必要处分,为推进军民融合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保障体系军民
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研究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