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谷英民俗文化村的造园特色及其启示意义

2011-08-15江东华

绿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天井村落空间

江东华

(湖南省岳阳县林业局,湖南 岳阳414100)

1 引言

张谷英民俗文化村属岳阳县张谷英镇,坐落于幕阜山余脉的笔架山下,背枕巨龙若腾的龙形山,面临清澈环流的渭溪水。目前保留了1 700多座明清建筑,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俗古建筑群落。它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等3大主体建筑和东头岸、西头岸等12个门头组成。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它镌刻了5 000年的农耕历史文明,保留了600年的村落景观原貌,既是一座聚族而居的平民古建筑群落,也是一处美轮美奂的自然山水园。

2 张谷英民俗文化林造园特色分析

2.1 建筑布局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张谷英民俗文化村是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群。其始祖张谷英大人是一位精通穴脉的风水大师,建筑选址可谓别具匠心,是风水观念的突出体现。认为群山环绕,逶迤挺拔,来龙清楚,有其势;龙形山昂首向东,左右铺陈,纵横扩展,绵绵从西北甩尾,且玉水环流,众山朝拱,有其形。正是风水所谓“藏风聚气之地”。全村四面环山,渭溪河水横穿全村,人称“玉带环抱”。村的东边奇峰高耸形似朱笔,命名笔架山,村落前一圆形池塘,当朝阳升起,投影于碧池之中,人称“玉笔蘸墨”,预示文运昌隆,才人毕出。屋场中间有一座“龙形山”,大屋背依“龙身”,屋起自“龙头”,门前两座石桥为“龙须”,当大门为“龙口”,进门后左右两口池塘为烟火塘,又称“龙眼”。居高俯视,活脱脱一龙的图腾。虽然传统的风水理论往往浸染浓郁的迷信色彩,却又是人们千百年来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精神寄托所在,其理念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间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因形设景,却与今天的科学造园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传统古风水学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因而依山傍水是古代人选择宅基地和建筑住宅的基本原则之一。整座村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这是人们选择居住环境的核心因素,它既采光又避风,而且水是万物之源,是生产生活的最基本要素。龙形山环绕村落,房前渭溪河环抱四周,阳光充沛,水木清华,是顺应自然和利用自然最优化人居环境。

建筑平面布局为“丰”字形,巧妙利用横向地形,纵向上是高堂庭院,一般有2~3个天井,4~6个堂屋,两边并列伸出3~4道横向分支。每进堂屋的屋顶由四根大圆木支撑,各进堂之间,由天井、屏门、鼓壁隔开。整个大屋由60多条迂回曲折的巷道,直通10个高堂,将各堂屋连成一个整体,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客堂屋、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3个天井组成。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布局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体现出明清高超的建筑技艺。张谷英村的选址和建造,充分体现出张氏祖先顺应自然、依形就势的“天人合一”观,又适时运用改造自然、强化风水的人工调节方法来求得人与天地的和谐相处。

2.2 继承与个性并重,美观与功用相互协调统一

张谷英大屋被206个大小不一的天井相连,有效地解决了大片屋宇下的通风采光难题。天井地面四周和底部用长条花岗岩和青砖砌成,形成一个凹进,以起到汇集雨水和排放生活污水的功用。天井下的排水系统更是一个奇迹,其下的隐形水道,自建成600年来从未出现过堵塞。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家塅和上新屋的建筑也带了些徽派民居的风格。到了清朝,屋檐外观发生了变化,一组是王家瑕的“双凤朝阳”,另一组是上新屋岳阳楼盔顶式双曲线的“二龙戏珠”。龙与凤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在封火墙上应用造型琚是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在建筑外观上的再现。用火砖砌成的马鞍形的风火墙,也给整个院落平添了几分气派和豪迈。

村落最大的亮点和特色莫过于它别出心裁的空间处理。同济大学古建筑专家王绍周教授是这样评价的:“张谷英村建筑空间从外观来看是封闭的,而步入堂屋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天井成为室内扩展空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宽大的堂屋与狭小天井空间连续成套。形成如此扩大空间的例子较为罕见。在使用上各进堂屋门扇开启则可变成连通大空间,关闭又可灵活分隔成若干个不同大小空间……要进入横向侧翼附属轴线上的家支房屋时,一般都是通过'暗巷道'分散到户……”屏门、天井、巷道巧妙布置的组合形成的三大空间艺术,一方面解决了聚集分散,通风采光,排雨防水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又注入了营建者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对时空顽强的智慧和自觉的审美创新。含而不露,美而不艳,雅俗兼备,浓淡相宜。独具匠心,质朴素雅,追求以“雅”为审美意蕴的文化氛围,给人以浓郁乡土气息的质朴美感。其设计无一不将美观与功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园林设计师可以从这历史的感悟中汲取营养,在现代社会创造新的设计风格。

2.3 以艺术传播儒家思想理念,以儒家思想理念传承建筑艺术

张谷英村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600多年却长盛不衰。是由于张谷英村地处偏僻山区,周围群山形成天然屏障,拥有与世无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自给自足、半耕半读的小农经济的坚韧性形成了村民耐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同时完善的宗法和家族制度,以及血源关系的纽带作用。和儒家理学传统思想的影响,使村里学风盛炽,民风淳朴,耕读为本,孝友传家的良好风尚,是张谷英村落能够具有数百年的家族精神动力和强大的家族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张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2.4 “寓情于景”、“寓道于形”

其“情”与“道”均受儒学与道学的渗透,从村中的雕画可看出儒家亲和思想。徜徉于大屋之中,随处可见画风简约,雅而不奢的花纹图案,洋溢着丰收、祥和、其乐融融的太平景象。村落的雕画,多达3 000多处,主题有双龙抢宝、龙凤呈祥、松鹤遐龄、竹报平安、鸿雁传书、蝴蝶戏金瓜、鲤鱼跳龙门、鸳鸯戏水等。这些步移景异,于细微处显精美的木石雕刻历经百年风霜,大多数依然完好无损。屏风、窗户上的“蟠桃献寿”、“四郎探母”、“松鹤长春”等表现了儒家礼乐中的“亲和”的观念和对生命恒久的追求;案台上的“麒麟送子”、“鲤跳龙门”渴望对功名文章的热衷;天井条石上的蝙蝠(福)、鹿(禄)、灵龟(寿)、喜鹊(禧)象征家庭昌盛,万事如意;松、竹、梅及四季花卉木雕,八骏图木雕,无处不是表现对自然野趣的追求,精致、细腻、典雅的艺术品……,这些雕画大多取材于民间典故,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喜闻乐见的花鸟动物,完全以传统文化、世俗、理性和现实的基调,不绝如缕地发出浪漫的回响,既没有金钱权利的象征,也无卖弄风骚的故意。雅而不奢地造就了这座庞大的村落,像田园交响乐一样能呼唤起人心灵深处的幽情和遐想。它总是以一种祥和、静溢、欢乐的氛围,带来艺术审美,把朴实的真实生活转化为一种感性和理性精神艺术,并升华成为一处罕见的自然山水图。

3 张谷英文化村造园特色的启示和思考

3.1 城市居住小区的现状和危机

在城市居住小区的开放空间中,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设计主体自由的丧失,对自然山水脉络的破坏,一些小区园林景观格局的空间形势日趋西化,景观雷同,特色丧失。一览无余的草坪广场,拥挤不堪的商铺小店,水泥钢筋的花架廊柱,类似的毫无区别的植物色块,拼凑了整个场景。它剥夺了环境的意义,把有时间和深度特性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压缩成平面,实际成为一种脱离历史传统的断裂和空白。

3.2 张谷英村落景观的启示意义

张谷英村落景观显示出用古典主义语言,营造出对空间形态的强烈追求,通常从功能出发,最有特点的是注重结构的清晰性和空间的连续性。

(1)在轴线上开合有序,跌宕起伏的序列化的开合空间;中间空间与旁侧空间的大小、开合、明暗、动静的强烈对比。对以理性、几何性为指导原则的环境设计,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在许多当代著名的园林中,时常都看到它的影子。

(2)对山水格局的保护和利用。风景在于表达自然的印象,是几百年农耕文明创造的最普通的文化景观,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并带来山野之气的浪漫情调。原生地貌可以唤醒我们对一种场景的回忆和联想,也感受到我们自身与环境的融合。在当今一切以经济为前提的房地产中,应对原始自然地貌的模拟形成抽象地域自然形态,或者至少规划建设的格局要与原地貌地理达成妥协共存状态,以及充分对原生地貌要素进行挖掘,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开发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格外珍贵。

3.3 传统村落景观特色在城市居住小区中的应用探讨

城市居住小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既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入研究本土传统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征,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园林启示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要求,保护民族文化延续基础上的突破,才是小区风景园林富有生活力的必由之路。

让核心的历史文脉和自然地貌保留、延续和生长,挖掘其原生自然形态的核心构架和公众情感的关注,构成在空间和时间两向维度上以及实体和精神上的共存,追求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进行深层的精神思考。应注意交往空间的营造,通过注意平常的生活细节和生活场景,合理组织安排各种活动空间,同时多考虑老人和儿童及残疾人的感受和要求,体现深层的人文关怀。把传统的诗韵融入现代元素,提炼出场所内部的自然元素与人工特征物,把这些元素作为设计的依据,用现代的手法融合到最后的园林景观手法上,本土的园林文化就会造就出宁静自然的怡人环境。

[1]张灿中,江南民居瑰宝——张谷英大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2]张 蕾.对我国传统园林认同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2006(9):60~63.

猜你喜欢

天井村落空间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雨天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