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
2011-08-15张静
张 静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日用化学工业》(以下简称《工业》)是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日化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定位为日化行业内科技学术型期刊。由于《工业》的稿件来源方式主要是作者自由投稿,科研水平相对较高的研究人员和高校老师一般会把稿件投向SCI收录的期刊,高校研究生则成为主要投稿人,但此类文章质量往往难以保证。科技期刊以学术为本,而学术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作者及其论文的学术水平、审稿质量和编辑自身素质的高低,《工业》编辑部为了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在以下方面作了探索与实践。
1 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更多的优秀作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出版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众多期刊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一种科技期刊的成熟和稳定以及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一支不断充实的作者队伍,作者是刊物的支柱,是科技期刊的人才资源之一。学术性科技期刊有别于通俗刊物,不应以“读者中心论”为办刊思想,而应确立“作者中心论”[1]。周祖德的“三级”理论认为:科技期刊竞争力包括学术竞争力、编辑竞争力和出版竞争力3个层次,其中学术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2]。这充分说明期刊来稿质量决定着期刊质量,而作者是论文的直接创造者。
1.1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工业》是由日化院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负责编辑出版。日化院从1990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研讨会”,从1997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国内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大会”。与会者除国内各大公司、工厂、院所代表外,还有来自十几个国家(地区)的研究机构、学校、公司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编辑部利用组织会议和参会的便利条件,听取参会代表的精彩报告,发掘和接触有科研创意的新作者,并在会议期间向代表免费发放期刊宣传册、办刊宗旨、收稿标准、投稿须知和最新出版的《工业》期刊等。编辑主动与参会代表积极沟通,让更多的人了解期刊的审稿流程和编辑出版周期。通过学术会议平台,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一线科研人员、青年科技生力军聚集在一起,有针对性地探讨社会热点、难点和重要技术问题,提高期刊在学术界的认知度,强化和提升期刊品牌形象。
《工业》还积极参与期刊评选活动,2004年参加山西省期刊评比以来,一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2009年在“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山西省有10本科技期刊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工业》名列其中。期刊参加评选活动,同时向社会宣传了自己,大大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
1.2 明确主题,加强组稿
在栏目设置上,《工业》开辟有“研究与开发”、“专论与综述”、“科技讲座”、“分析与检测”和“生产与技术”等栏目,刊登原创学术论文,报道前沿科技成果。《工业》强化精品意识,明确定位,在加强宣传、增加公众了解程度,争取尽可能多的优秀作者自由投稿外,编辑部成员及时了解科研动态,把握选题组稿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主动走出去,结合当前研究热点,组织业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和编委撰稿。编辑部通过关注专家,特别是关注编委近期发表的文章及时了解其最新的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稿工作,得到编委的大力支持。从2008年起,就“科技讲座”栏目针对性地报道了山东大学李干佐教授的《水相和特殊介质中有序聚集体的结构、性质和应用》6讲和北京工商大学徐宝财教授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剂》16讲,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2 尽量缩短审稿周期,提高专家的审稿质量
学术期刊审稿的目的是进一步选择优秀文稿。审稿是决定稿件命运的重要工作,审稿人的评价意见对稿件的取舍举足轻重。在保证审稿质量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审稿人的审稿速度。寻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对于保证审稿质量、缩短送审周期十分重要。
2.1 准确选择审稿人
编辑部选择了与《工业》报道范围相对应的审稿专家,审稿专家由日化企业、高校、研究院和相关协会的知名学者担任审稿人,建立了人数众多、学科分布合理的审稿人队伍,保证每个报道方向有多名审稿人供编辑部选择。同时,《工业》依托日化院平台,发挥其“小同行”专家审稿优势。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保留专业对口、学风严谨、文字表达能力强、有高尚职业道德,能认真、公正地对稿件进行评鉴的审稿人;注重挖掘审稿队伍中年轻的审稿专家,同时通过期刊编委和专家来推荐期刊所需要的合适的年轻审稿人,这样把审稿队伍稳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经常与审稿人保持沟通
在日常的工作中,《工业》编辑经常与审稿人通过各种方式沟通和交流,通过阅读文献随时跟踪审稿人的最新科研成果,这样编辑部可以准确掌握审稿人的最新研究动向;通过和审稿人的沟通,还可以了解审稿人是主观愿意还是被动勉强完成审稿,能从审稿中获益还是纯粹浪费时间。对于身兼数职的审稿人,在让其审稿之前,先电话沟通确定是否有时间审稿,如没时间审稿,是否可以推荐审稿人,这样避免了审稿人由于事务繁忙而对审稿草草应付的情况发生,避免长时间之后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审稿未完成。
2.3 正确把握审稿意见
编辑在处理审稿意见时,经常会碰到同一篇稿件,不同审稿人因学术水平和价值取向不同,审稿意见会不完全相同,甚至意见相左;而就同一审稿人,审稿意见也存在前后矛盾,评议多为否定之辞而结论却为修改后发表。这时,《工业》编辑本着对期刊负责更对作者负责的态度,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认真阅读文稿,判断稿件的学术价值,必要时与审稿专家进行沟通,及时邀请有关专家终审。对于可以采用的审稿意见,编辑在尊重审稿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转尖锐犀利的言辞为委婉平和的语气,写修改函转告作者,供作者参考,这样在提高作者修改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期刊质量。
3 提高编辑的整体素质
编辑在审稿、编校、发送修改意见甚至期刊版面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科技期刊通常的审稿模式是编辑初审、同行专家评审、编委会或主编终审。在合理选配审稿人的过程中,编辑是审稿活动的组织者和总设计师,想做好做强科技期刊就要求编辑人员具有很高的素质。
在日常的工作中,《工业》编辑部十分重视文章的初审工作。对于作者投稿,负责来稿登记的编辑,应从多个角度,对一些“老”问题提出疑问,对答案提出疑问,会从选题创新性、结构合理性、论据充分性、行文规范性、参考信息几个方面把握文章的质量,这样做可以保证编辑部发送给审稿专家的稿件是符合刊物宗旨、特色和报道范围并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独特性的稿件,从而减轻审稿专家的劳动强度,提高审稿质量。
4 结束语
《工业》在以后的发展中,还需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发展,主动寻求变革,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地努力,在主管和主办单位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其行业特色,不断提高期刊品质,扩大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地位,为日化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赵今明.论提升学术性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919-2920.
[2]周祖德.学报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