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变电站二次屏柜安装及接线的方法

2011-08-15成庆华

科学之友 2011年11期
关键词:芯线线槽电缆头

成庆华

(山西省电力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1 概述

某500 kV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二次线监控部分采用微机监控系统,间隔层设备根据工程规模按间隔配置,站控层设备(后台工作站、网络设备等)按最终规模一次建成。

2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电缆就位→电缆头制作→电缆牌标识及固定→线芯整理布置→线芯识别接线→备用芯屏蔽处理→质量验收。

3 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控制点

3.1 施工准备

3.1.1 现场布置

户外开箱应采取防护措施运输过程中不损伤屏柜,轻放于安装位置附近。端子箱到货后应直接放置于安装基础旁,或尽量就近摆放以避免二次倒运可能造成的外观损伤。

3.1.2 技术准备

熟悉二次接线原理图及有关规范,核对接线图的准确性;根据电缆清册统计各类二次设备的电缆根数,根据根数、型号、设备接线空间的大小等因素进行二次设备接线的策划。

3.2 电缆及二次盘屏柜就位步骤

3.2.1 电缆就位

(1)根据二次工艺策划要求将电缆分层、逐根穿入二次设备。

(2)在考虑电缆的穿入顺序、位置的时候,要尽可能使电缆在支架(层架)的引入部位、设备的引入口尽量避免交叉和麻花状现象发生,应避免电缆芯线左右交叉的现象发生。

(3)直径相近的电缆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层。

(4)电缆布置的宽度适合芯线固定及与端子排的连接。

(5)电缆的绑扎要求牢固,在接线后不应使端子排受机械应力。在进入二次设备时应在最底部的支架上进行绑扎。

(6)电缆的绑扎采用扎带,高度、方向一致。

3.2.2 二次盘柜就位

(1)基础检查:①屏柜型钢基础水平误差<1 mm/m,全长水平误差<2 mm;②屏柜型钢基础不垂直度误差<1 mm/m,全长不垂直度误差<5 mm;③屏柜位置型钢基础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5 mm;④端子箱基础按施工图要求及每列端子箱在同一轴线上;⑤屏柜型钢及端子箱底座与主接地网连接牢靠。

(2)开箱检查:①外包装密封良好;②型号、规格应符号设计要求;设备无损伤,附件、备件齐全;③产品技术文件齐全;④做好开箱检查记录。

(3)就位:①屏柜进入户内应对门、窗和地面等采取适当的成品保护措施。户内运输宜采用液压铲车或专用小车等机械。②成列盘(柜)顶部误差<5mm,盘(柜)面误差应满足相邻两盘边<1mm,成列盘面<5 mm,盘(柜)间接缝<2 mm,成列端子箱应在同一轴线上。③所有屏柜(端子箱)安装牢固,外观完好、无损伤,内部电器元件固定牢固。

(4)调整:①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连接要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②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的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③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

(5)固定:①盘柜箱的固定方式应根据基础预埋件的种类确定采用螺栓连接;②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时应采用可靠牢固并整齐美观,螺栓露扣长度2~5扣。

(6)接地:①盘柜箱的接地可利用预埋件;②每列基础型钢与接地装置间应有两个以上明显的连接点;③盘柜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应用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3.3 电缆头制作

(1)根据二次工艺策划的要求进行电缆头制作。

(2)单层布置电缆头的制作高度要求一致;多层布置的可以一致,或者从里往外逐层降低,降低的高度要求统一。

(3)电缆头制作时缠绕的聚氯乙烯带要求颜色统一,缠绕密实、牢固;热缩管应采用统一长度,电缆的直径应在所用热缩管的热缩范围之内;制作后要求顶部平整、密实。

(4)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方式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剥除外层护套时,屏蔽层应留有一定的长度,以便与屏蔽接地线进行连接;其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或铰接,确保连接可靠。

(5)户外电缆一般均为铠装电缆,其钢带应一点接地,接地点可选在专用接地铜排上。

(6)钢带应在电缆进入端子箱(汇控柜)后进行剥除并接地。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引出,不宜和电缆的屏蔽层在同一位置引出。

(7)在钢带接地处,剥除一定长度的外层护套,将接地线与钢带用焊接或铰接的方式连接,采用聚氯乙烯带缠绕,确保连接可靠。

(8)电缆头及钢带的屏蔽线应在电缆的统一方向引出。

3.4 电缆牌标识及固定

(1)在电缆接线时应按照电缆的接线顺序再次固定,然后挂设电缆牌。

(2)电缆牌采用专用的打印机打印,排版合理、标识齐全、打印清晰。

(3)电缆牌的型号、打印样式、挂设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策划的要求进行。

(4)电缆牌的固定可以采取前后交叠或并排、上下高低错位等方式,要求高低、间距一致,保证挂设整齐、牢固。

(5)电缆牌的绑扎可以采用扎带、尼龙线、细PV铜芯线等材料。

3.5 芯线整理、布置

(1)接线前必须进行芯线的整理。

(2)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分开、拉直。

(3)网格式接线方式:①从电缆头上部开始,按照一定间距将每根电缆芯线单独绑扎成一束。在接线位置的高度将芯线向端子排侧折90°弯分出引至接线位置。②绑扎间距一致,且间距适中。③每根电缆宜单独绑扎,便于查找。芯线可以与电缆保持上下垂直进行固定,也可以以某根电缆为基准,其余在电缆芯线根部进行两次折弯后紧靠前一根电缆,以节省接线空间。

(4)整体绑扎接线方式:①先将每根电缆进行一道垂直绑扎后,将同一走向的电缆芯线绑扎成一束。②在接线位置的将芯线引出,或将部分芯线整体引出,在引至接线位置后再分别将芯线单独引出。③绑扎间距不宜过大,要求间距统一。在分线束引出位置和线束的拐弯处应有绑扎措施。④线束及分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整齐美观。

(5)槽板接线方式:①按芯线主要接入位置将电缆合理排列在线槽正下方,宽度不宜过多超过线槽的宽度;②在电缆头上部将每根电缆一道垂直绑扎后,垂直或略有倾斜折弯后引入线槽;③在芯线接线位置的高度将芯线引出线槽,接入端子。

3.6 芯线标识、接线

(1)芯线两端标识必须核对正确。

(2)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

(3)当芯线引至对应位置时,将芯线向端子排侧折弯90°,以保证芯线的的水平。

(4)对于在线槽外固定接线的芯线,在靠近端子排附近宜向外折成“S”弯,在端子排接入位置剪断芯线、接入端子;对于在线槽内固定接线的芯线,一般可直接水平接入端子,不需折成“S”弯,“S”弯要求弧度自然、大小一致。

(5)剥除芯线护套的长度和接入端子排所需要长度一致,不宜过长、不得损伤芯线。

(6)对于螺栓式端子,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大小和螺栓的相符。

(7)对于插入式端子可直接将剥除护套的芯线插入,并紧固螺栓。

(8)多股芯的芯线,采用线鼻子进行压接方可接入端子,线鼻子应按芯线的规格、端子的接线方式及端子螺栓规格选择。不得剪除芯线的铜丝、接线孔不得比螺栓规格大。

(9)每个端子宜接一根接线,不得超过两根,不同截面的不容许接在同一个端子上。

(10)弯圈或接入端子前需套上对应的线帽管,线帽管的规格应和芯线的一致。线帽管长度、字体大小应一致,内容包括回路编号和端子号。

3.7 备用芯、屏蔽处理

(1)备用芯应留有适当的余量,可以剪成统一长度。

(2)屏蔽线宜在电缆背面成束引出,编织在一起引至接地排,单束的电缆屏蔽线根数不宜过多,引至接地排要接线方式一致、弧度一致。

(3)屏蔽线接至接地排时,可视接地铜排规格采用单根或多根压接的方式,多根压接时不宜过多,对线鼻子的根部进行热缩处理,以确保工艺。

3.8 质量验收

(1)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完整齐全。

(2)接线符合规范要求,螺栓紧固;整体接线工艺美观。

(3)盘面平整齐全,盘上标志正确齐全、清晰、不易脱色,屏柜(端子箱)内各空开、熔断器位置正确,所有内部接线、电器元件紧固。

猜你喜欢

芯线线槽电缆头
喂线技术在蠕墨铸铁与球墨铸铁生产中的开发应用
控制电缆感应电压引起设备异常分析及应对策略
10kV肘型电揽头电动拆除器的研制与应用分析
百变黏土,巧手捏塑
MoldFlow软件在汽车线槽注射模设计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高压电缆头施工技术要点
10kV电缆头制作问题的研究
浅析建筑电气设计技术的应用
一起两个相邻电缆头同时击穿故障的问题分析
动车组线槽粘接失效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