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画境探究

2011-08-15张涛

绿色科技 2011年12期
关键词:画境造园造景

张涛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1 引言

中国园林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这如诗如画的园林尤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身处景园,犹如置身画中一般。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山水风景为模本,而中国园林的模山范水又是以山水画为蓝图,它们所表现的主题均为自然风景。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效仿自然的山水园林,到明代中期以前,系统的园林理论还未建立,在这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造园家常常都是文人画家所兼任,造园构景也受到了山水画论的影响,注重对园林意境的创造,讲究以画设景,以景入画,寓情于景,寓意于形。景有景境,画有画境,再加上人的不同身心感受,产生出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意境,它是情与景的交融,也是评价一处景或一幅画重要的审美标准,所以,无论是造景还是作画,意境都是最高的美学追求。

画究经营位置,造园言布局,叠山求文理,画石讲皴法。山水画重脉络气势,园林尤重此端,前者坐观,后者入游。所谓立体画本,而晦明风月,四时朝夕,其变化之多,更多余画本。画以纸为底,园以素壁为背景,粉墙花影,宛若图画[1]。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诗情画意,有些造园构景的艺术手法与中国山水画画理相通,园景处处体现画境,具体表现在一些创造手法上。

2 古典园林造景的画境

2.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虽经人工创造,又不露斧凿之痕,是对自然的艺术概括和审美再创造,这是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园林创作宗旨。建园造山水景时,不能简单的将自然山水形象立于园中,要表现出真实山水的气势,必须将自然山水浓缩、提炼,常常取自然山水最具典型性的局部,并与园中环境尺度协调,再加以设计者对山水美景的感悟,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这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有相似之处。画山水景时,也不会将全部的真山水绘于纸上,而是选其最美的一面,再加以画者的情感和点缀,宛自天开的表现出真山水的自然美。

2.2 虚实相济

园林中的“虚实”常表现为风景结构的有与无、空与满、隐与显,例如园景中常常以山石为实,水体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有景处为实,留空处为虚;明实暗虚;物实影虚;突出为实,掩映为虚。这其中又以山水的虚实相济最为重视,无山,水无形可赏;无水,山没有灵性。在园林结构布局时,若水面过大,太过虚旷,就要通过在水中点缀山石或构筑小岛等手法,以实救虚,达到景观上的和谐;若园中缺水,可以构建一处稍低的平地或设一旱井再加以题名,远观疑似有水,获此虚感,以虚救实,使全园布局更协调。

而“虚实”在山水画面上表现为黑白、藏露、浓淡、疏密、繁简、聚散等的对比。例如画山峦丘壑时,如果画得太密、太实,画面就会显得呆板,画家常常以留空背景,点缀溪流瀑布或云烟气雾来以虚掩峰峦之实。不画满,留白,给人以无限联想的空间,产生情境。再说“藏露”,露是实处,藏是虚处,藏能使露出的部分更突出,增加画面层次感,在表现上就是保留一部分景色不画,让人去联想,创造意境[2]。这也是园林造景时常借用的手法,表现在景物的隐与显,景宜隐不宜显,愈隐,境域愈大,愈显,境域愈小。

2.3 山水开合

山水开合的园林造景手法借用了山水画的构图法则。山水画的平面构图中,开是把画中的各种景物铺开,合则指把画面的阵势收拢。一幅画的构图既要有整体的大开合,又要有局部的小开合。山水画中常见的开合式有近、中景开,远景合,近、远景开,中景合,以及远、中景开,近景合等[3]。而对于三度空间的风景形象布局对比,开合体现在体量、高度、面积、颜色、质地等的集中和分散,整体和局部的均衡和照应。开合法则的运用可以使园林艺术创作出来的山水更自然,更有生气。堆山造景时,若只开不合,就会显得散而凌乱,若合而不开,就如同粘在一起的土石堆。这与山水画中山石的画法如出一辙。理水时,开合就成了聚与散的对比,若水面规规整整,景观缺乏多样。聚散对比因园林规模大小而有侧重,小园水面小,应以聚为主,避免水面显得局促零碎;若园中水面较大,可通过在水中堆岛或架桥等方式使整个水面有聚有散,增加风景的进深和层次,避免水面一览无余,单调呆扳[4]。造景时运用开合的绘画构图法则,能使园景更加生动、自然,宛若图画。

2.4 小中见大

大小是相对而言的,中国山水画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在空间处理上采用“小中见大”的手法,将广阔的自然山川河流浓缩在纸上,正如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说:“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给人以无限空间感受和联想,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中国园林艺术常以少胜多,以小带大,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运用合理的尺度、比例来安排布局,使得假山不高,但涧壑俱全;水面不大,但弥漫深远。以低楼、狭廊、小亭、窄桥来突显山石、植物、水体之雄伟。另外,园林结构形式的大小对比还体现在对园林的再度分隔,在园景中形成大游览空间与小庭院的完美结合,层层院落、曲径通幽,增加了游览情趣。古典园林借“小中见大”之画理,处处体现画境,如计成《园冶》所说“多方胜景,咫尺山林”。

古人造园如做文章、绘图画,各园有各园的特色,现在造园虽有所继承,但也多是造园要素的拼凑和形式上的模仿,园林千篇一律,缺少个性。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应借古开今,“借”不单单是形式上,更要重其内涵,这便要求现代园林设计者应深究其理、重其意,真正将古典园林继承并发扬。

[1]陈从周.园林清议[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2]吴模才.“虚实”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EB/OL].[2009-11-16].http://macboy-chen-sohu.blog.sohu.com/136982601.html.

[3]吕云所,吕 璐.山水画的构图[N].中国书画报,2009-03-21(75).

[4]陈从周.中国园林鉴赏辞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画境造园造景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再谈“画境之制”
诗情画意的创想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