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1-08-15陈端华
陈端华
(湖北省宣恩县林业局,湖北 宣恩 445500)
1 引言
山区经济要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因此林业产业成为广大山区、半山区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县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边陲,属典型山区县,县域内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以上,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结合宣恩县林业发展特点,对宣恩县林业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山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2 林业产业现状
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边陲,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地跨东经109°11′~109°55′,北纬29°33′~30°12′之间,东接鹤峰,西邻咸丰、北与恩施市交界,西南同来凤毗连,东南与湖南省龙山、桑植等县接壤。县境南北长73.9km,东西宽71.5km,国土面积27.4万hm2,其中林地面积约18.7万hm2。
宣恩县是一林业大县。20世纪80、90年代,采伐销售木材曾经成为林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至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原来的“木材经济”逐渐退出。“十五”以来,宣恩县林业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原则,结合县域产业基地建设,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苗木生产、绿色水果与珍稀野菜种植、花卉培育、林药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林业逐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经过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全县林业产业化格局已逐步形成,涉林产值超过2亿元,达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以上。目前,全县基地规模初具,加工能力初步形成,科技支撑也取得一定成效。
(1)基地规模。截至2009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约0.45万hm2,贡水白柚约0.34万hm2,蜜柑椪柑约0.18万hm2,黄金梨约13.3万hm2,木本中药0.43万hm2,紫油厚朴0.13万hm2。
(2)加工能力。全县共有大小茶厂95家,年初制加工能力3100t左右,年精制加工能力2000t左右,形成了“皇恩宠锡”、“伍家合”、“宣贡绿针”、“宣恩贡羽”等名优茶品牌;具有木本中药材产业加工企业8家,仅厚朴叶一个品种,其年加工销售量达1000万片。
(3)科技支撑。茶叶品种选育了“宣苔27号”、“恩茶红”等地方良种;特色水果 “贡水白柚”经省级品种鉴定为省级良种;“宣恩早”蜜柑是宜恩县选育出的全省优质扁果型宽皮柑桔主要栽培品种。同时,制定了贡水白柚、黄金梨、资木瓜的省级绿色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促进了产业的标准化进程。
3 林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管理,秩序混乱千家万产分散育苗,或盲目引种,苗木使用未严格执行“四证一签”制度,导致部分假苗、劣质苗用于基地建园。
(2)林业产业基地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林产品主要以原材料形式进入市场,缺乏加工增值,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作为市场主体的龙头企业没有做大做强,不能担当起基地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
(3)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缺乏管理技术,特别是对标准化生产技术掌握有限,产品难以达到相关质量标准;产品精深加工不足,缺乏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新工艺运用进展缓慢,没有形成知名品牌。
(4)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服务网络没有建立,对农民的培训指导不到位,影响新技术推广力度。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在县域内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木本药材、用材林等基地。其中,经济林基地建设以贡水白柚、核桃、板栗、茶叶等经济林品种为主,贡水白柚基地建设以209国道及鸦当省道为主线并辐射周边海拨650m以下地区,核桃与板粟基地主要分布在全县二高山及高山适宜地区,茶叶基地主要分布在万寨、椒园、晓关、珠山镇、沙道沟海拨700~900m的缓坡和退耕地区。木本药材基地建设品种主要为木瓜、厚朴、杜仲、黄柏、辛荑等木本药材,重点在长潭河、椿木营、沙道沟、晓关等乡镇发展。用材林基地以杉木、高檫、椿树、马挂木、楠竹、日本落叶松等用材林品种为主,杉木、高檫、椿树、马挂木等用材林基地主要分布于晓关、沙道沟、雪落寨等二高山地区,楠竹基地以沙道沟、李家河两个传统竹产区为重点,日本落叶松基地布局于椿木营、长潭河、沙道沟、晓关等乡镇的高山地区。
要从政策、资金及人才等方面,大力扶持培育林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培植成产业龙头,增强其龙头带动作用。创新经营机制,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企业自有基地规模;购置生产设备,建立高水平的企业生产线,提高企业加工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对企业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省、州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提升企业知名度,为企业搭建更高的发展平台。同时,依托优势产业,引导和发展一批组织化程度高、经营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完善其自我发展、利益分配、民主管理等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桥梁作用,使其成为市场主体。
4.2 优先发展森林旅游
(1)积极培育森林旅游资源,打造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其他景观为辅助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主力军作用。以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发为主,将七姊妹山生态旅游纳入湖北生态旅游规划,定位在参观七姊妹山动植物珍稀资源和奇特自然风光上来。结合七姊妹山动植物资源状况,在实验区内开发挖掘动植物参观景点,规划好景观线路,搜集相关景观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加强宣传,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形成三峡——恩施生态旅游(七姊妹山)——张家界旅游线路,打造宣恩新的经济增长点。
(2)适度发展花卉苗木。配合城镇绿化美化工程,以珠山镇为重点,辐射209国道和椒石省道,在椒园、晓关、沙道沟、高罗、李家河等乡镇,发展绿化大苗和苗木花卉。绿化苗木培育以本地香樟、楠木、雪松、桂花等优势绿化苗木为主,花卉则以本地中华蚊木、火棘等资源制作树木盆景为主。
(3)因地适宜地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利用本地野生动物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重点发展野猪与棘腹蛙驯养繁殖基地,其中,野猪驯养繁殖基地建于沙道沟镇;棘腹蛙驯养繁殖基地建两处,分别布局于长潭河乡甘露村与晓关乡长坳村。
4.3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正确把握林业产业在宣恩经济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加快宣恩林业产业发展的道路。各级各部门把林业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建立起“一把手”亲自抓的责任机制,立足宣恩县情和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搞好基地发展和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林业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4 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
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创新机制,实现“山、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使“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林业经营管理新机制和长效的林业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林业贷款借款人以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落实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提高森林资源资产的融资变现能力。
4.5 坚持科教兴林,强化科技支撑
完善林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的科技含量。要在种苗管理,新技术的示范,人才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特别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提高县级,强化乡级,普及村级,服务农户的标准,采取专门培训形式,培养有能力、有素质的林业产业能人。使林业产业发展达到乡有技术员、村有技术骨干、户有明白人的目标。采取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增加产业项目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从而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1]孙 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政策取向[J].林业经济,2008(1):46~51.
[2]巫冬江.县级经济林体系在发展山区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J].湖北林业科技,1987(3):30~31.
[3]蹇兆忠,贾武锡,房 用,等.关于加快山东省林业产业化发展途径的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2(1):95~97.
[4]陈 勇,张智光,张家猛.“入世”环境下江苏林业产业的对策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2):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