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国外教育救助制度论我国教育救助制度的发展

2011-08-15李文静

科学之友 2011年3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救助制度

李文静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结合国外教育救助制度论我国教育救助制度的发展

李文静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法律赋予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与保证。大区域的教育缺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稳定,对因各种原因丧失学习机会的公民予以救助,使之能够得到所需要的教育,这是教育救助的发展起点和方向。但我国的教育救助还没有成熟的体系,文章对我国教育救助制度的发展作了分析和探讨。

教育救助;国际经验

1 国外教育救助制度概况

建立和完善我国教育救助制度需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国外的教育救助制度均为城乡一体化模式,对我国的教育救助制度和实践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1.1 新加坡的情况

新加坡非常重视对困难群体与低薪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经济资助,具体推出一系列教育救助措施。

1.1.1 买房与教育扶贫计划

为防止刚成家的年轻人掉入“房奴”、“孩奴”窘境,新加坡于2004年实施了买房与教育扶贫计划,为的是鼓励低薪年轻的夫妇维持合适的家庭成员人口数量,以集中精力确保自己的孩子有更大的成才机会。实施该计划还将培养这些孩子获得应对升学或就业挑战的能力,使孩子更有作为,以便协助父母摆脱贫困。

1.1.2 幼稚园经济援助计划

新加坡2004年推出“幼稚园经济援助计划”,以保证贫困儿童不会因为家贫失学,相应也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并保证贫困家庭的父母再就业状态。新加坡又于2006年为自助团体投资200万新元做进取基金,给低薪家庭提供较高额度的入托和学生托管津贴,其目的是为第一和第二个孩子的入托提供充足的津贴,真正减轻了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

1.2 美国的情况

美国政府对贫困群体的子女拨款进行教育援助,是政府通过立法或制定分类进行的救助计划。

1.2.1 学前幼儿教育救助

美国1965年制定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法案规定:“政府政策向服务于贫困和低薪家庭幼儿分布区域的教育部门提供教育救助,对教育环境处于劣势的儿童,他们的特定教育需求,要发动专业人士为其提供适当学龄前教育计划及入学教育计划。”美国经济机会署倡导制定了“先行计划”,为全美贫困群体儿童开设了旨在开启3~5岁儿童的智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努力开发贫困幼儿的认知能力及学前教育活动,以确保他们在入学之后能正常学习。

1.2.2 中小学儿童教育救助

美国国会1979年审议通过的《教育部机构法》:保证“政府承诺的人人都能得到平等教育机会的诺言可以实现”。美国在1990年又提出“学前教育计划”,要求对贫困儿童施行补偿教育。实质是将更多的钱、更多的教育投入引向贫穷幼儿,以达到“教育结果平等”。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美国2000:教育战略》中提出:“建立‘总统学业优异成就奖’和‘总统成绩奖学金’,颁发给美国考核中成绩突出的中学生,家境贫困但学业成绩优良的大学生。”

1.2.3 大学的教育救助

为了让贫困学生可以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拥有选择学校及专业的权利,美国政府提高了资助学生的贷款额度。2000年美国64%的学生靠贷款上大学。克林顿2001年1月公布了巨额入学机会税额减免计划,筹款300亿美元帮助进入大学的贫困学生支付学费。

2 国外教育救助的主要经验

由新加坡与美国教育救助体系来看,经济发达国家分层次追求着教育公平,首先追求教育机会均等,再次追求教育效果平等及与之相应的对贫困群体的教育进行补偿。消除外部各种差异带来的不均衡的人均教育资源、不平等的教育机会及各种歧视是教育救助的核心,对贫困群体的资助水平和教育补偿水平较高。由于贫困群体从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在既定教育中又可能会经历各种被动遭遇,被社会边缘化的可能性较大,进而导致更大的差异和弱势成为一种倾向。所以,教育救助问题是更深层的社会公平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

3 我国教育救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政策几乎是全免费的,到20世纪80年代初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开始进行。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于1986年开始普及,且配套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免收学杂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缴费上学的政策。“上学难、上学贵”这些问题降临到部分困难学生家庭。我国政府首当其冲解决贫困学生不辍学问题,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教育救助制度的建立。

3.1 贫困地区建立义务教育助学金制度

《义务教育法》1986年开始实施,到1992年《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诞生,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制度以这两部法律为法律依据。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在1995年颁发了《健全中小学生助学金制度的通知》实行“助学金制度”。

国家教委、财政部于1997年10月,设立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我国教育救助制度从此迈出实质性步伐。

3.2 贫困地区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形成

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两免一补”政策开始搭建起基本框架。

财政部、教育部2004年2月下发《关于印发〈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提出:“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学生提供免费课本、补助寄宿生活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

3.3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贫困生落实补助寄宿生活费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1月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007年全部免除学杂费,家庭贫困学生要免费提供教科书并且补助寄宿生活费,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免费和补助实施的范围。”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制度从中、西部贫困地区逐步扩大到了全国的广大农村地区。

国务院2008年8月在《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家庭经济贫困的寄宿学生及享受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应受到寄宿生活费补助;”2008年10月止,教育救助制度惠及全国广大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贫困学生。

我国教育救助针对的主要是贫困生本身,相关部门通过确立“减、补、助、贷、奖”5个方面设立教育救助体系,教育救助体系对于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作用极为有限。

4 我国教育救助制度的发展瞻望

完善与发展我国教育救助制度,促进教育公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的教育救助制度建立的时间短,经验贫乏,实践和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如投入教育救助的资金偏少、教育救助力度偏小、教育救助面积偏窄等,致使很多贫困学生得不到有效救助而失学。

为了有效解决教育救助制度本身及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关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教育救助体系,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教育救助,政府是主体,政府的重要责任是资助困难学生公平获得受教育机会,政府应大幅增加财政投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2)多元混合资助制度是教育救助制度的有益补充,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对教育救助资金极为重要的补充是社会捐助。制定多元吸引政策,多方面吸引社会力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是政府部门工作的新着眼点。由各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整合各种积极教育救助资源,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统筹解决学生面临的失学问题。

(3)建立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分担机制。划清教育救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投入责任,明确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教育救助中的财政供款责任,建立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救助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以地方性制度和法律法规,监督教育救助资金稳定安全投入和发放,使家庭困难学生公平地享受到政府的教育救助。

(4)将高中教育逐步纳入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救助制度体系中把对高中阶段贫困生纳入救助范围。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政府财政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政府有财力对义务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在义务教育体系中纳入高中教育是大势所趋。相对应当前义务教育救助制度体系中应将高中阶段贫困生的教育救助吸纳进来,使目前国家对高中阶段的贫困学生教育救助制度政策“盲区”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5)继续发展和完善大学困难学生各种贷款与勤工俭学制度。

[1]李永生,高洪源.美国解决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政策与实践.基础教育参考,2007,(3).

[2]张亮.重视人力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新加坡创新.http://www.dss.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6073.

[3]张小芳.教育救助问题探究——基于对教育困境者的救助现状分析,现代教育论丛,2008,(11).

[4]袁连生,刘泽云.我国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al System Combined with Educational Support System of Other Countries

Li Wenjing

Educational assist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social assistance system.It is not just to satisfy the equality ofcitizens to education granted by the law,but also a base and guarante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A large lack of education will affect social stability.The citizens wholoss learningopportunities for various reasons should be given support to enable them to obtain the required education.This is the development starting point and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support.However,China’s education aid system is not well-rounded.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China’s educational assistance systemwill be given in this passage.

Educational Assistance;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n Educational Support

G649

A

1000-8136(2011)05-0136-02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救助制度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水下救助抢险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