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主辅分离后职业学校将如何发展

2011-08-15李清爱

科学之友 2011年3期
关键词:人才学校教育

李清爱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山西 介休 032000)

浅议主辅分离后职业学校将如何发展

李清爱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山西 介休 032000)

文章分析了职业技工学校必将主辅分离的原因和会遭遇的困境,同时也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应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求实进取开拓创新、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3个解决办法。

主辅分离;原因;困境;应对

1 主辅分离的社会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跨越式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对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了企业的长足发展必然不断改革、精干主业;同时,对分离出去的辅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充分放飞、搞活辅业。因而,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2 主辅分离后学校面临的困境

该校是一个为煤炭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是完全依附于企业的发展而生存的,实施主辅分离对学校的压力很大。

改,学校就能办得下去;不改,不知道出路会在哪里。

学校面临的问题:

学校场地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的改革,如活动场地不够,专用教室缺乏等。

师资队伍整体年轻,名师不够。就目前的情况看,社会急切呼唤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企业苦于找不到理想的技术人才,许多有教育需要的人也苦于寻不到理想的学习场所。

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不优的问题同时存在。

3 学校的应对方法

3.1 应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建立先进的用人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学校也应如此,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之中。从传统的以工作为主的管理方式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学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取决于学校拥有的物质资本的数量,更主要取决于学校所拥有的高级管理人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教师人才和高超技能的复合型技师人才。合理的人才结构是确保在适当的时候,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教学人员,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促使学校实现总体目标的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很多,例如:岗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竞争激励机制等。

激励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能否正确运用不断开拓创新的激励方式,是学校人才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校管理者才干的重要标志。

建立人才竞争机制。为防止人才的停滞不前、自满自傲,应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形成一种紧张气氛或危机感,无疑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法宝。在此基础上,应对中层管理干部实行竞岗聘任制,优化中层干部队伍结构。对专业技术教师实行评聘分制,充分调动教师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在推行竞岗聘任制的基础上,还专向社会招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技术能手。做到以待遇留人,以管理留人,真正做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支热爱技工教育事业、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教师群体。

3.2 求实进取,开拓创新

一所好的学校总要有他的特色、有他的品牌,只有这样,学校才会长盛不衰。

其实,我们并不缺少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到现在为止,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方面,我们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和发展。关键是教师要苦苦探索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的科学模式,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让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地,教育需要的是创新理念。

以“改”促进“新名校”、“新名师”的成长、成名、成家;用“新课堂”为当代学校注入“新血液”;让教育体现出应有的尊严、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教师充分感到教育生活的幸福,让学生尽享成长和发展的快乐。

在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让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凡是能够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模式,凡是能够让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的模式,凡是能让教师有职业幸福感的模式就一定是科学的模式。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符合教师发展规律的科学模式,并不断转化成教育生产力。坚决反对伪科学模式的推出,同时提倡实事求是,把握精髓,反对模式化。

未来,该校将应按“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思路,创“规范+特色”学校、建“敬业+专长”师资、育“合格+特长”学生。坚持特色办学,构建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在学校中要建立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氛围和精神。

3.3 提高素质,多面发展

为学校发展立信,为教师成长护航,为学生成人奠基。

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我们应学习崔其升校长的务实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静专思主”的用心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及时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的新变化,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爱才之心、惜才之情、识才之智、容才之道、用才之艺。要坚持看业绩、看能力,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一个学校的教改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校长是否公心,敢不敢于触及矛盾,向一切阻碍改革的因素说不?是求稳怕乱,还是真心做教育?笔者认为,这是最大的挑战。一个学校领导班子是否公心、在教师队伍中是否有权威,也是决定教改能否顺利推行的具体因素。一个是做好引领者,在学校发展方向、团队品格的带领上,立足于人格方面的引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公和私把握得当得体。生命蓬勃,有创新力,有团队与合作意识和能力,不但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解决问题的能手,有社会担当。

师资水平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条件,要以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素质为重点,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四能”“五关”。四能,即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名其志,笔能成其文。五关,即学历观,教学观,班主任关,写作关,现代教学手段关。

作为教师,应学习杜郎口教师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静专思主”的用心教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自主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广大教师不仅要“心动”,而且要付诸行动,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唯如此,才能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勇立于教育改革的潮头。

学校要树立“科研育师”、“科研兴校”的意识,以教研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能,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工作。要以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素质为重点,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其应当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提高教学和就业质量。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学校既要拓宽就业渠道,保证出口畅通,也要加大外联力度,狠抓质量管理,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最受企业、用人单位欢迎的并且具有吃苦耐劳精神、遵纪守法意识并能熟练掌握一门或几门实用技能的人才。

拓宽办学思路,实施产教结合。实行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学校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让基础教育真正承担起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德才兼备、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

转变办学理念,大力推行机制创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的跨越。

主辅分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如何在大环境下把握机会、创新进取是技校人孜孜不倦地追求目标,学校要始终以专业结构合理,办学条件优厚,地方特色突出,多种教育层次并举作为追求目标。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有前途,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许多学校才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Discusses the Main Auxiliary Separation afterHow will the Vocational School Develop

Li Qingai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chool to will certainly to advocate the difficult position which the auxiliary separation’s reason and could encounter,simultaneouslyalsoproposed fromthe development angle the application human resources optimization disposition,strove for realismthe enterprisingdevelopment innovation,tostrive for realismthe enterprisingdevelopment toinnovate three solution.

main auxiliaryseparation;reason;difficult position;dealingwith

G637

A

1000-8136(2011)05-0109-02

猜你喜欢

人才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