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电视台特色栏目的制作

2011-08-15翁双卿

科技传播 2011年17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栏目受众

翁双卿

福建省大田县广播电视台,福建三明 366100

电视栏目是人类利用电子技术手段获取信息,传播信息,满足生活、享受、发展的需要,诉诸人类视觉感知的精神产物。人的需求多种多样,千奇百怪,电视作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需求的传播媒介,自然是要依靠着受众的需要来发展自身,各种类型的栏目便因此应运而生。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来势汹汹,大有席卷世界之势,电视作为传统媒体该如何在波涛汹涌的传播大潮中脱颖而出,就成了困扰电视媒体的一大问题。

在此背景之下,电视栏目就被推到了电视发展历程中的至高点,而栏目质量也成为决定一个电视媒体得失乃至成败的重要因素。电视栏目优劣的界定,离不开内部资源的整和与协调,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得牢牢地抓住受众日益分散的眼球,将观众的要求作为电视栏目最基本的定位标准,创造好的品牌栏目,又以名牌栏目来促进电视形象的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不断竞争的媒介市场赢得一席之地,把握住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县级电视媒体由于受人力、物力、体制等因素的客观制约,无法占有国家、省市台那样丰富的各方面资源,所以要立足本地,突出与央视、省市电视台的差异化,根据受众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需求差异化等因素的影响,发挥个性,办出符合本地人口味的栏目,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近几年来,大田县广播电视台陆续推出《岩城经纬》、《健康同行》、《警方在线》、《食为天》等一系列电视栏目,这几档栏目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和定位,节目播出后,不仅提升了本台节目整体的收视率,也受到了本地民众的好评。现以这几档栏目为典例浅析一下笔者对电视栏目制作方法运用的几点思考,以期与广大同仁有更多的宝贵经验交流。

1 准确定位,立足本地,贴近当地受众的日常生活

电视栏目要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必须确定所办栏目的风格,而只有确实明白观众的各种实际需求,才能及时把握电视市场飘忽不定的发展走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受众对刺激强度大、兴奋点高、有利于自身的、易于引起兴趣的事情总是比较容易记住,普通百姓最感兴趣的事情莫过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儿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一档节目如果能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这些“身边事儿”变成自己的内容和关注话题,那么栏目就具备了相当的吸引力和充足的人气。

地方电视台最具优势的外部资源就在于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贴近市民的生活、贴近事实发生现场。从这一点上说,这就要求我们县级电视台必须以服务本地受众、体现当地文化、做足本地特色为栏目制作的宗旨。通过对本地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当地社会形态的了解、筛选、分析,将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社会形态融入到节目内容中,充分考虑受众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情况,贴近市民的现实生活,反映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传达他们的心声。

《岩城经纬》是大田县广播电视台开办的一档民生类专题栏目,在第一期曝光台节目板块中,记者接到热心市民的电话,反映城区佳荣超市商贸市场内无人管理、脏乱差现象严重,以及市场外街道摊贩的无序摆摊状况,为此记者紧随市民到达市场,情况果然如市民所说,场面十分混乱。记者就先采访了路边摆摊设点的摊贩和前来购买的市民,了解到市场内部无人管理和乱收管理费用现象,之后又联系了承包管理单位,问询具体责任人和落实情况。节目制作播出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市民的极大反响,随后记者又继续跟踪报道,一段时间过后,市场经过规范整改,井然有序,市民日常购买方便了许多。第一期曝光栏目制作的成功经历——为百姓办实事,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电视台成为百姓值得信赖的媒体,从而吸引了更多观众关注栏目,并积极拨打热线电话提供新闻线索,也为后来节目制作打响了知名度,成为大田县舆论监督的有力平台。

2 精选题材,符合本地受众需求,提升栏目亲和力

如何制作出富有本地特色而又风格独特的电视栏目,是电视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诸多影响栏目因素中,新闻题材的选择是制作栏目的核心,而在选择素材的同时,平民化的视角又显得尤为重要。平民视角指的是以民众眼光、民众心态、民众语言、民众思维来记录和看待民生、民情和民意。选题过程中,在敢于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也要反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在抵制不正之风的同时,要弘扬社会正气,发扬社会主义的新风尚。

平民视角追求的是一种平民气质,实际的栏目制作中,传播者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多从百姓的角度去关注社会,发掘新闻,而且百姓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媒体重要的题材来源。栏目选题以百姓为中心,就是以民生为报道内容、以民众为接收对象、以民本为价值取向、以平民立场为切入视角的百姓喜闻乐见的制作样式,其对民生贴近性的关注和对民众人性化的抚慰,弱化了受众与传播者间的距离感,这种亲和力有益于地方电视台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健康同行》是大田县广播电视台与卫生局联办的一档关注居民健康生活和宣传相关政策的栏目,在“健康帮你问”栏目板块中常常会由记者亲身经历的方式向观众介绍医院里的各个科室,体验先进的医疗设备,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去认知这些平时鲜为人知的“机械天使”;“ 健康百科”板块则根据季节和时令,及时告知市民有哪些常见病和症状,并说明如何预防和治疗,成为民众的“贴身顾问”, 而“健康视点”更多的是关注医患关系的改善和各类突发性事件。这些栏目内容都从身边的饮食起居、看病就医说起,站在平民的角度来看待医疗,直接拉近了普通民众和医疗机构间的距离,增进了市民对医疗卫生各方面知识的了解。

3 声画融合,解说词和画面相辅相成,提高栏目表现力

栏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形式,与新闻节目的相对程序化运作比较而言,在解说词和画面从属、主次关系处理和搭配上,可以相对灵活,不必拘泥于以往的制作程式,尤其在栏目制作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观众的感受,用凝练生动的声画组合阐述易于为受众接受的编者意图。

再现和表现具象事物并调动人们的视觉感知是电视画面传递信息的一大优势,可电视节目要想还原真实的生活,亦离不开听觉感受,往往在采访中录下的现场声音要胜过解说词的多少倍,栏目主题表现过程叙述、阐述的解说词则要设法使观众将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相互结合、扩充、延伸和深化。一方面解说词决定画面的选择使用,在栏目制作中能起到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带动观众的情感的作用;另一方面文本的产生也取决于画面素材的掌握和占有,只有在前期拍摄过程中收集大量的影像素材,再加上解说词对已选素材有机的串接,才能画面与声音之间搭配张驰有度,流畅生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更贴切地体现主题。

在《岩城经纬》的“市井万象”板块中大多是以人物专题为主要内容,记录下好人好事、先进模范以及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在《吴雪娥:真情守护家庭二十余载的农家妇女》中,仅仅靠吴雪娥本人和街坊邻居的讲诉,来呈现她二十多年一个人含辛茹苦将三名子女培育成才还不够,记者就在后期编辑撰稿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背景交代,还运用上大量在现场随机捕捉到的同期声,如鸡鸣声、脚步声、开门声、厨房里菜下锅的噼啪声等,以及吴雪娥挑粪浇菜、整理菜地甚至是走在乡间小路上与村里人打招呼这样的特写,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吴雪娥。记者就是通过这些没有解说词语的声音、画面为观众留下更大思维、思考、欣赏的空间,给观众以最真实的现场感受;再加上播音员把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融为一体,把握好配音的语气、基调、节奏,体现出了自然流畅的播音风格和设身处地的感受。这些声画配合的典例为作品增色不少,同时也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

4 内容丰富,注重背景资料的搜集,延伸栏目内容广度和深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推广把全球化从麦克卢汉的预言变成现实,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地方电视台的栏目要扩宽视野,增加背景资料的介绍,以丰富报道内容的外延与内涵。现代社会受众的信息来源十分宽泛,对栏目的信息量要求也在无形中增长,在栏目中增加背景的介绍,不仅能使节目内容丰富,好看、耐看,具备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牢牢地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而且也能彰显电视栏目的表现力,恰到好处的背景说明常常能为节目画上点睛之笔。新闻链接、背景资料、背景点击、新闻回放、画外音等这些背景资料的合理应用,会十分有效地衬托栏目主题,使节目丰富生动、系统完整、主题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厚,从而延伸栏目内容广度和深度,达到吸引受众关注度的目的。

《岩城经纬》曾报道过前中国女排主力队员、现任福建省体育总会秘书长侯玉珠到大田五中看望无线电测向电运动员的消息。当时记者接到通知时已经上午11时,而采访时间又很紧迫,侯玉珠秘书长下午两点多就要离开大田,只能利用中午饭后的一点时间进行采访。记者马上上网查阅收集了侯玉珠秘书长的相关文字材料,对侯玉珠秘书长有了大概的了解,趁中午休息时间就匆匆赶往学校,对侯玉珠秘书长进行现场访谈和跟踪拍摄,在后期编辑过程中,为了唤醒大家对30年前老女排的回忆,特意寻找了以往老女排比赛的视频资料以及侯玉珠秘书长个人资料进行背景链接,给观众介绍一个完整全面的新闻事件,将原来一位遥不可及的世界冠军拉近到观众的身边。记者通过采访前阅读被采访人的相关资料以及在后期制作相关背景资料的链接,让原本可能比较一般的节目变得鲜活、生动,同时内容也更有广度和深度,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同样,在《警方在线》栏目中也常常运用背景资料为观众跟踪介绍一些大案要案,将普通民众所关心的案件进行全方位解读,也把一些不为人知的破案过程全景展现在观众面前,既满足了人们普遍的猎奇心理,提高了收视率,又通过展现警方的严厉打击行动,起到提醒警示作用,无形当中教育了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5 绘声绘色,配音配乐交相辉映,增强栏目的感染力

电视是一种主持人媒体,主持人、现场记者他们即是电视产品的制造者,又是电视产品的传播者,同时还是电视品牌形象的主要体现者,因此,电视栏目需要人际传播的介入,需要通过主持人的设置来获得一种面对面的交流感。县级电视媒体由于受人力、物力、体制等因素的客观制约,播音员、主持人有限,播音风格也主要是以播报式新闻播音为主,难以做到针对栏目主题内容选择相应定位的播音风格。因此,要着重现场播报,亦可以记者为主体现场感知,既生动形象也有深入感。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抽象的语言,是人类情感的升华。在栏目制作过程中,为节目准确适量地配加音乐,在节目中可有效地点化主题、烘托主题、升华主题,起承上启下、转换调剂和营造情感氛围的作用。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增加配乐,重要的是恰到好处,不可喧宾夺主,乐曲的选择和剪裁要从节目内容的需要出发,与整个节目的气氛谐调一致,从而增强栏目内容展现过程中的感染力,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喜爱栏目。

《食为天》是大田县广播电视台一档关注食品安全的栏目,每期栏目都以记者为主体深入到超市、商场、饭店、街边商店等地,实地了解本地食品的安全状况。通过记者的眼睛来看这些包装精美或是看上去色泽鲜艳的食品,现场对食品进行描述,并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常见的问题,请相关部门答疑解惑,增加普通市民对身边食品安全情况的了解,引起观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节目过程中,记者用低缓、平和的语音语调,叙述活动发生过程,虽然不是十分专业,也没有多少情感起伏,但这种风格的定位却与节目内容十分吻合,使观众在一种平静之中更好地得以潜入并产生共鸣。

而在《岩城经纬》中的专题制作中,则注重音乐的使用,用配乐来表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和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跌宕起伏,不但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了栏目的可视性,也在无意中提升了节目的艺术内涵和感染力。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央视、省市级电视台凭借实力步步紧逼,地方电视台要想真正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电视栏目,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节目,就应牢固树立受众观念,立足本地,准确定位,以符合本地受众需求的眼光精选题材,并将这些理念科学地运用到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既符合受众需求又有较高社会价值的栏目,才能使节目常办常新,受到观众的认同与喜爱。地方电视台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流媒体和强势平台,虽然它有着资金、技术的不足,但凭借它在服务本地、亲近观众等方面许多独特的优势,相信能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1]孙竹.央视新闻频道品牌化战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

[2]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8.

[3]黄钦.关于打造电视特色栏目的几点思考[J].新闻战线,2007(5).

[4]高健.受众意识影响下的栏目制作探究[J].青年记者,2010(36).

[5]彭楠.论地市级电视频道的品牌化建设[J].才智,

2010(31).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栏目受众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关于栏目的要求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