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升华

2011-08-15周林霞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时期中华民族革命

周林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2)

论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升华

周林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2)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形成、发展和聚积起来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丰富的实践内容,培育了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使中华民族精神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共产党;民族精神;发展和升华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形成、发展和聚积起来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蕴涵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是民族文化传统的优秀部分,它反映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使中华民族精神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高举救国救民的伟大旗帜,奏响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历史最强音

这个时期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将近3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三个具有不同历史使命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共产党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利益,高举以救国救民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为中华民族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精神的实质和核心内容就是脚踏实地、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革命首创精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不从条条框框出发,在实践中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新路。首创精神贯穿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全过程。

长征精神形成于一个极其艰苦的特殊环境中,其核心就是英勇顽强、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峡谷激流、雪山草地、物资匮乏、生命禁区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军队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非凡的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高昂革命斗志和对崇高革命理想的乐观主义态度。长征精神把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延安精神的内涵最为丰富、全面,其突出特征是实事求是。它包括: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党群一心、军民一致、官兵平等的民主团结精神等。延安时期,实事求是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已开始为全党所接受,变成了全党的自觉行动,并成为党的优良作风。延安时期,正是由于坚持和发扬了这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才形成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西柏坡精神是延安精神在全国胜利前夕的继续和发扬。当时新中国的曙光已经显现,党的工作重点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党的工作任务也将从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毛泽东警告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这样就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戒骄戒躁,继续奋斗的艰苦创业精神。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但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却是一脉相承的,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基础,都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发展变化了的革命形势与任务相结合的产物。这些革命精神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每一个前者都是后者的孕育和准备,每一个后者都是前者的成熟和发展。这四种精神共同反映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中国现代史的主旋律和时代主题。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彻底的革命性。这四种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建立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其目标就是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正如列宁指出:“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破陈旧的上层建筑,即打破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2]正是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伟大事业的彻底革命性才孕育了这四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正是由于其彻底的革命性,奏出了爱国主义的历史最强音。二是勇敢顽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勇敢是广为推崇褒扬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人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境,都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无论是井冈山时期、长征路上还是延安时期、解放前夕的西柏坡时期,共产党人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面对凶恶的国内外敌人、严酷的革命环境和生活条件,表现出了极其顽强的革命性格和斗争意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增添了厚重的一笔。三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事求是”更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善于把党的远大理想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都贯穿着“实事求是”这一精神特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精神、长征路上的“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延安时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西柏坡时期的“从实际出发,戒骄戒躁”的自警意识,都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和内涵支撑。

二、建国后的前30年,以艰苦创业为时代特征,谱写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历史新篇章

这个时期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个30年里,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百废待兴的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培育了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谱写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人民的历史新篇章。

红旗渠精神产生于2O世纪6O年代,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改善生存条件,林县人民历时整整10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修渠过程中所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被称为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与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大庆精神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大庆精神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石油禁运,打破前苏联对我们的能源要挟,中国人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自己的石油建设队伍,在自己的国土上,发现并建设自己的油田。而大庆油田的开发,更是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生产条件下进行的,在吃饭低定量,睡觉在地窝子的艰苦环境里,大庆石油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不但创造了石油生产史上的奇迹,也树立了中国石油工人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1964年初,毛主席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先进经验,号召全国人民向大庆学习,从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又竖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雷锋精神概括起来说就是共产主义精神,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高贵品质的生动反映,也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它的实质是:忠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的结合,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出的是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周恩来同志曾精辟地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而使雷锋成为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精神是指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1962年12月,焦裕禄同志肩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来到内涝、风沙、盐碱肆虐的兰考县,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个领导干部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壮丽诗篇,塑造了一个优秀领导干部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的光辉形象,在兰考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焦裕禄精神的实质。

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都孕育于20世纪的60年代,这一时期正是我国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这四种精神虽然由不同的事件和人物作为代表,但其内在实质和精神却一以贯之。其共同特征有三:一是热爱人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而在每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判定一个政党先进程度的根本标准就是其所代表的、所体现的人民性的程度。这四种精神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内在动力就是热爱人民。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才表现出了这种战天斗地、气壮山河、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二是无私奉献。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更是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弘扬共产主义道德,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不同环境和任务要求开展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和教育。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的培育和倡导,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和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三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向来以特别能吃苦耐劳和勤俭持家、讲究节俭著称于世。艰苦奋斗更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无不闪耀着共产党人这一优秀品格,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这一历史时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高度融合,获得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内核。也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凝聚党心民心,我党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成功地实现了党在这个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

三、改革开放30年,以改革创新为时代特征,张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风范

这个时期,从1979年至现在,也即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我党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创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同样重视时代精神的继承、培育和发展,可以说,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弘扬的时期,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再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成功实践,都是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成果。在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我党倡导和培育了“98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科学精神。

“98抗洪精神”是指1998年全国军民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战胜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区特大洪水而形成的崇高精神。1998年9月29日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把抗洪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3]的精神。“98抗洪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至上的大局意识为核心,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为纽带,以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旗帜,以自强不息、贵公重义、艰苦奋斗、同舟共济等传统美德为血脉为营养。这是我们民族最美好最高贵思想品格的集大成并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

“两弹一星”精神是指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大会上,阐述的伟大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4]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中国科学家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航天精神诞生于2003年月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之际。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中极具风险和挑战的领域。次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贺电指出,希望航天工作者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5],紧紧瞄准人类探索宇宙活动的前沿,不断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境界。10月20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指出,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抗震救灾精神是指5·12大地震发生后的救灾实践中迸发出的人间大爱和民族真情。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灾后重建。2008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将这次抗震救灾所体现的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6]。这是对抗震救灾实践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最新概括、科学阐述和准确定位。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实践,砥砺了五千年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张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民族风范,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不朽丰碑。抗震救灾精神的深邃实质就是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实现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内在魅力。

“98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孕育、发

展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它们既是对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其共同特征有三:一是先进性。这四种精神都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正是我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认同和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总结概括并倡导培育了“98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这四种精神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所在,集中体现了我党提出的“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把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实现了新的历史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三位一体和有机结合,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有了更加坚实的现实根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大力弘扬,展示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敏锐的时代意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适应人类文明大趋势的根本希望所在。二是科学性。科学给人以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观念是现代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观念的实质是指在实际工作中承认和尊重规律,能按客观规律办事,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敢于坚持科学观念的勇气和决心。所以它透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心理。“98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的培育和倡导,无不闪耀着当代共产党人的科学精神和坚持科学理念的勇气和决心。三是创新性。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路径创新和制度创新,作出了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选择,探索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之源。“98抗洪精神”中提倡的“顽强拼搏,坚忍不拔”,“两弹一星精神”中强调的“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新航天精神”中倡导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和“抗震救灾精神”中总结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等,都体现着我党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革命精神。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的要求,为实践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也已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总结、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高度,使其具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这些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强大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将其融入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用新的、时代需要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鼓舞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页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1页

[3]江泽民:《在表彰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9年9月18日

[4]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8年9月29日

[5]评论员文章:《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载《解放军报》2003年10月20日

[6]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8年6月30日

周林霞,女(1964—),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时期中华民族革命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清代时期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