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项成败在用人
2011-08-15文/熊达
决策与信息 2011年2期
文/熊 达
刘项成败在用人
文/熊 达
汉高祖刘邦建立王朝之后,大宴群臣,要求大家坦率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朕能取得天下,项羽却失掉天下?”王陵答道:“尽管陛下傲慢,好侮辱人;可是有功必赏,能与天下同利。项羽虽然‘仁而敬人’,可是他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这就是陛下得天下项羽失天下的原因。”
刘邦说道:“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擒)也。”(见《汉书·高帝纪》)
刘项相争,开始是项强刘弱。然而刘邦能够转弱为强,最后战胜项羽,取得天下,原因很多。论者的看法也不统一。比如苏轼就说:“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平心而论,还是刘邦自己说的最切实,王陵所说与刘邦大同小异。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这是古今不易的真理。历史上的成大业者,之所以能得天下,无不与其早年团结各方精英及广大民众有关。及至晚年,其中一些人对同生共死数十年的大批臣属部下怀疑、猜忌、排斥、打击,最后落得“孤家寡人”,又安得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