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1-08-15邱卫林郑小平

老区建设 2011年12期
关键词:景区旅游发展

●邱卫林 郑小平

随着全球旅游业由传统单一的观光产品模式向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开发模式不断创新的方向发展,地质旅游成为时代的新宠,已显示出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启动了国家地质公园计划,在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掀起了申报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

一、龙虎山地质公园概述

2000年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是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火山岩地貌和构造地貌的地质公园;是国内以壮年期丹霞地貌为主体,以壮年晚期为典型,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丹霞地貌都有发育,序列最完整的地区。丹霞地貌类型多样齐全,地貌景观集“多、奇、特”于一身,碧水丹崖相依,丹霞景观与道教文化、崖墓葬文化、佛教文化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特色突出,集科研、科普、观光揽胜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具有很高的地质地貌科学价值和自然人文科学价值。2007年11月,江西龙虎山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四批世界地质公园。

二、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资源要素是地质地貌遗迹。按龙虎山地质公园的总体规划,我们要对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加强保护,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已规划的几个地质游览景区进行合理有序地开发,扩大环境容量,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1.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是公园所在地的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各园区所在地政府就立足于旅游资源优势,真正地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生命产业来培育,走出了一条切合当地实际、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基本形成了以旅游为龙头,一、二产业联动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资源优势已转化为明显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产品也不断丰富和多元化,近几年已经开发开放了龟峰、南岩、上清古文化、上清泸溪河漂流、仙水岩崖墓“升棺”表演等景区景观旅游项目,形成了山、寺(观、庵、宫)、洞、湖、河、池等独特的景观组合体系和一日至多日游的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化和多元化,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国内客源市场遍布全国以及境外以港台为主、海外以东南亚为主的入境游客源市场。进一步巩固稳定和深度开发了省内、上海、江苏和浙江四大重点客源市场,拓展了闽、京、津、鄂、湘、川及东南亚等国际国内新兴客源市场,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区已发展成在江西、华东地区和东南亚等地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著名旅游区。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人流量、物流量和资金流量、服务需求量大为提高,各行各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城乡就业容量明显增大。园区村民从事旅游服务业、旅游运输业,发展家庭旅馆的人越来越多,农民围绕旅游发展特色种养与加工、贩运、制作新的手工艺品,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村民们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保护遗址,治理环境,恢复生态,减轻了地方财政的负担,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问题分析

龙虎山地质公园各景区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也会为游客尤其是散客的旅游行程造成不便。旅游开发与旅游活动的扩大,使得游客人数不断增加,而资源的有限性与旅客的无限性的矛盾则凸显出来。龙虎山地质公园景观、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极为丰富,类型齐全,但对资源普查、评价及开发等还不够或不平衡。目前,公园内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尚待开发或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已开发的部分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的需要。

景区接待基本上没有对游客进行数量上的控制和分流,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或旅游高峰期。缺乏对游客在景区内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部分游客随意在景区践踏草坪,这既破坏了景区的植被又增加了景区绿化工作的成本。另,各园区乱刻乱划、乱丢果皮杂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尤其是地学人才更严重不足。

地质公园已经建立了地质博物馆或者展示陈列室,展出了本区的地质基础工作成果图件、标本和专著及论文等,但导游人员的地学知识、地质遗迹保护知识的水平还不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这都直接影响游客对地质遗迹保护意识的提高,也直接影响了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1.优化龙虎山地质公园管理体制

龙虎山地质公园是三个园区组成的联合体,日常的基本建设、旅游接待、游览组织、环境保护,以及日常行政事务均由各园区独立组织实施。基于这种管理模式,应进一步完善龙虎山景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对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安排,使开发建设工作得以有序进行和顺利开展。还可在短时间内建立龙虎山地质公园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园区的责、权、利和地质公园管委会的职责及与各园区关系。

2.加强旅游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管理

地质公园旅游的开发建设与保护管理,都需要有大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服务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政府要制定旅游人才政策,建立和强化旅游业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建立旅游人才信息库,通过和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地区旅游业的横向联系,吸纳知名专家、教授作为龙虎山旅游发展的顾问。建立专家信息库,定期邀请专家座谈,为龙虎山旅游出谋划策,提高龙虎山的旅游品位及档次,并可利用专家影响向外界宣传,扩大知名度。建立培训基地,借助高等院校的力量,有计划地培养旅游人才,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分期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技能,不断提高龙虎山旅游业的管理水平。

3.将保护地质遗迹放在首位

作为旅游资源的地质公园,只有保护好地质遗迹才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基础和前提,地质遗迹一旦遭到破坏就失去了作为旅游资源的条件,也就无开发价值可言。龙虎山地质遗迹是世界级的,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在目前情况下,龙虎山地质公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尚待开发或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对此应优先予以保护而后再逐步开发。

4.加大宣传力度,加速信息系统建设

要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联合,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国内主要客源市场和新兴客源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图书、画册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和形式进行自我推介,提高知名度;同时要加强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进行地质保护、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在现有网络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并完善资源与旅游管理信息、科普旅游咨询、旅游电子商务系统。

5.建立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旨在寻求可操作的、定量化的方法以衡量与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它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纽带。龙虎山地质公园可推行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对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全面客观,从而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

为使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更好地进入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应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建设所需资金除可通过国家扶持、地方支持、银行贷款的渠道筹集外,还可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优惠政策,开展招商引资,吸收多方资金,最终创立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资本市场。

[1]林明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公园管理运营模式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景区旅游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