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企业信用文化缺失的哲学思考

2011-08-15周丽玲李小红

黑龙江史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企业信用诚信信用

周丽玲,李小红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贵州 都匀 558000)

对企业信用文化缺失的哲学思考

周丽玲1,李小红2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贵州 都匀 558000)

企业信用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有的诚信信念和期望的模式,是企业运作的精神支柱,企业信用文化运用得当可以制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着重分析我国企业信用文化缺失的现象,并提出了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文化的一些对策。

企业;信用文化;精神支柱;经济效益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必然导致各种文化、思想的大碰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日益体现在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竞争上,日本、韩国、以色列的强盛足以明证这种精神与文化的核心作用。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组成单元也必然成了国家精神和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构建也就成了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信用文化缺失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群发性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触发了奶制品的行业危机,同时也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广泛关注。国家质检总局在敏感时刻,毅然决然公布包括伊利、蒙牛、雅士利等行业支柱在内的22家涉事企业名单,显示了坚决整顿市场秩序、重建中国奶制品行业信用的决心。同时,“三鹿奶粉”事件告诫我们,这个事件不仅仅是一个质量问题,而且是一个企业诚信文化问题。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从表象上看,三鹿公司倡导的价值观是“诚信、和谐、创新、责任”,其中,特别强调“诚是立身之本、信是兴业之本”,诚信是三鹿的基本准则和基本信念以及处事态度,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三鹿奶粉事件”恰恰背离了这些价值观,暴露出的却是一种潜规则,虽然有诚信的承诺文本,但没有诚信的行为。其实,如何面对自已提出的价值观,实践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诚信问题,更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应对的文化问题。从此意义上讲,诚信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把诚信渗透在、凝结于企业系统的精神理念和制度体系之中,才能转化为企业的行为方式和员工的自觉行动,也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信用文化。“三鹿奶粉”事件从反面上证明了企业信用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一种道德、一种规则、一种品牌。如果说,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就是“人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其外在表现就是知行合一的“行为方式”、“做事风格”;其内在要求就是以为社会尽责的价值观为企业铸魂,以内心道德约束企业的行为。目前,导致企业信用缺失现象更深层的原因与地方保护主义、政府职能的错位以及体制上的不完善有关。如果一个企业或社会“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那么,就存在着“决败基因”,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市场经济秩序失范。信用文化缺失是存在于企业经营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已经成为妨碍我国经济正常运转的严重障碍,主要表现在: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偷税漏税骗税现象十分严重;合同违约、商业欺诈、欠债不还、三角债、多角债、逃脱银行债务、骗取银行贷款等情况屡有发生;财务失真、做假帐等司空见惯;价格欺诈、商标专利技术侵权和披露虚假信息等现象也时常出现,企业信用文化缺失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从宏观经济方面看,它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及消费环境,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地发展;从微观经济方面看,造成企业效益低下,使企业缺乏竞争力。

二、对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目前,由于企业经营者不重视企业信用文化建设,严重地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让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企业经营者就必须重视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当前,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快企业信用立法工作。完备的企业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是企业信用行业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虽然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规定了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票据法》对商业信用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刚刚起步,在信用信息开放,规范征信市场行为及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失信罚惩等方面都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使我国信用制度既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又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因此,应加快立法,为信用制度的建立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议推进企业信用立法工作。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在企业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先以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规定的形式颁布,尽早为企业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奠定制度框架,并待条件成熟时,再以正式法律的形式出台。目前,我国制定《市场交易法》、《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会计法》,还必须尽快完善《民法》中有关债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制度,对《担保法》、《合同法》、《公司法》、《贷款通则》等有关信用方面的条款做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把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为建立中国的信用法律制度奠定基础,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二是加强企业信用的监督管理工作。从立法上明确法律责任,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与有关执法机构要落实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做好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打击失信行为,使失信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大大地超过其收益,在制度上保证“诚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必须承担其行为造成的成本,也就是说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更要付出经济上的代价,从根本上遏制企业失信的动力,对遵纪守法、诚实经营的企业给予税收、监管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以此激励企业遵守信用,共同促进企业信用的完善和发展。

其次,清晰定位好本企业的信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技术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员工内在的追求,这样一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理念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而企业伦理、企业信用、企业商誉是企业理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如果说一个企业一开始就以赚钱为其核心价值观,把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抛在一边,那么这个企业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乐顿说:“企业经理人应该用一种全局观念来看待企业的责任,因为在这种观点之下,企业被看成是讲信用、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是赚钱的机器。”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信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式。信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本身构成企业信用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塑造企业信用形象的前提条件。企业需要信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应该深深扎根于企业的现实迫切问题,体现企业的历史使命,符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目前,有的企业缺乏个性,制度、规范、行为方式不谋而合,特别是企业的信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照猫画虎,人云亦云且多是一些言之无物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的废话。有的企业张口“信用价值观”、“信用理念”、“信用形象”,但只停留在嘴上、本子上、电视和报纸上,或者根本不打算动真格,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像虚假广告,把企业信用文化当作树形象的招牌和幌子,只是表面功夫,没有着力构筑与企业的建立、企业的历史和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相应的企业信用文化内核,没有在精神上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因此,企业的信用文化应该改变大而空的目标,实实在在的剖析企业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提炼出切实可行的企业信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并按照既定部署稳步推进。

第三,企业应建立员工自我激励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企业要想留住人才,挖掘人才的潜能,就必须建立员工自我激励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满意度。给予员工足够的支持和信任,让他们能自主地完成任务,放开手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才能。因此,企业要建立公平的任人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足够的工作支持,善于鼓舞员工的士气,在员工作出成绩时,给予员工夸奖和赞扬或者还可以让员工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上任重要的职位,以保证员工有更多的发挥才能的空间。GEL(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原CEO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没有警察,没有监狱。我们必须依靠我们员工的诚信,这是我们的第一防线。”一个社会、伦理道德可以没有上限,但决不能没有底线。企业如果没有诚信,这一道德底线也就失去了末来发展的基础。以丰田公司为例,丰田汽车公司的高岗装配工厂有几千名装配工人,任何一名工人都可以在他(她)的工作台上牵扯一根绳子,使整个工厂的流水作业停下来,但是工人们很少这样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管理者相信工人不会滥用这种权力,而工人们也将这种权力认真负责地应用到提高产量上来回报这种信任。与此相比,许多企业内部不信任的产生就是没有给那些最接近客户和竞争对手的员工充分的自主权。因此,企业应该创造一个能赢得员工长久支持的企业信用文化环境,员工因被信任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对自已重视和珍惜的工作有所贡献,从内心深处体现到真正的工作成就,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总的来说,一个真正的企业信用文化的建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企业信用文化的力量却是无穷的,作为企业必须动员全体员工的力量,依靠企业自身努力,共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诚信文化体系,这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大力推进企业信用文化建设。

[1]李向阳.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于市场机制——日本企业制度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张维迎.产权、政府和信誉[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杨淑华.浅析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J].今日科苑,2009,(4)

[4]韩莉.浅谈企业信用政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3)

周丽玲,女;湖北省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讲师,研究方向:伦理学;李小红,男,河北省怀安县人,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讲师,研究方向:社会经济史。

猜你喜欢

企业信用诚信信用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工行企业信用报告可线上查询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能源局试点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信用监管
信用消费有多爽?
企业信用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