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理想国”管见——兼论老子的政治观

2011-08-15祁向文

黑龙江史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评介理想国中华书局

祁向文

(渤海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老子“理想国”管见
——兼论老子的政治观

祁向文

(渤海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老子》第80章中勾画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国度,其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人们往往据此认为老子是逃避政治的。如果仅从本章来看的话,确实如此,但综合《老子》全书来解读老子的思想,却发现老子虽然主张“无为”,但“无为”的目的是达到“治”,即把“无为”作为实现“治”的一种途径。“小国寡民”与“无为而治”二者看似矛盾,但是却是有机统一于老子的整体思想的。

老子;理想国;《老子》;小国寡民;无为:无为而治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经典著作《理想国》中借苏格拉低之口阐述了他所设计的理想城邦国家,此后,人们往往借“理想国”指代自己所追求的完美国度。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老子也有其对自己理想国度的简练描绘。本文试图对老子的“理想国”做以简要探讨,进而论及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老子》第80章中描绘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社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

在这样的社会中,国小民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车船等交通工具、甲兵等征战工具都弃置不用。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状态,生活在小规模的村舍中,虽然相互距离很近,却至死也不相往来。这是一个不注技巧、不重智慧、互不干涉、没有战争、安定和谐的社会。由于这是老子对其理想国度最明确、最集中、最形象的描述,因此人们一般把“小国寡民”看作是老子的“理想国”,并据此认为其人生观是出世的,历史观是倒退的,政治观是无为的。

确实,老子“小国寡民”表达了其对宁静和谐生活的一种向往,其实质是把上古社会秩序理想化的小农经济社会模式,是对上古社会的一种追溯。而这种回溯性恰恰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特点,例如孔子就言必称尧舜,认为三代是人类历史的黄金时代。这种现象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代,这种变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频繁的战争。虽然战争是残酷的,诚如孟子所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2],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解决社会矛盾、推动历史进步不得已的办法,是分娩前的阵痛,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在战争中,社会各阶层都不同程度上承受着肉体与心灵上的创痛,这种创痛使人们很容易产生对现实社会及其文化价值的否定,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在追问历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在头脑中构筑一个作为现实对立面的理想世界,老子的“小国寡民”也正是为针砭那个失序的痛苦世界而提出的美好设想。

事实上,“小国寡民”也只能仅仅是停留在理想层面上而已,从古至今从未存在过这样的社会,因为人类社会的总趋势是向前的,追求的是文明进步而不是安于落后。从这点来看,认为老子对社会现实悲观失望,力图逃避政治,去追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是一种出世的哲学的观点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小国寡民”就是老子的“理想国”吗?或是说“小国寡民”等于老子“理想国”的全部吗?

非也,“小国寡民”是老子的一个理想,但并不能据此认为他是逃避政治,消极出世的。首先,如果一个人看破红尘,不问世事,那么他是绝对不会著书立说的,而《老子》一书的存在恰恰说明他还是关心世事的;第二,在《老子》81章中,讲政治的有35章,若加上军事论6章,外交策略1章,其论述政治问题的章数之和已超过《老子》全书总章数之半,而“小国寡民”只是其中一章,抑或仅是其“理想国”的一部分思想。第三,从社会根源看,尽管老子对春秋战国大变革所产生的问题表现出有一种逃避,但作为伟大的哲学家,他必然要融入到当时的社会思潮——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各自理想的解决方法,这也正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理性主义与人文关怀。在《老子》中老子分散但却比较全面地从国家管理、教育、战争以及外交等方面阐述了他的理想国家。

在老子的“理想国”中,国家管理者被称为“圣人”,类似于柏拉图的“哲学王”。在《老子》中出现“圣人”二字的便有25章,而实际上讲管理国家的章节还不止此数,这也说明《老子》更多地是为统治者提出建议与劝告。

老子认为“圣人”管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是“无为”。但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方法,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达到“治”。《老子》中阐述无为治国的代表性章句如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3]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4]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5]

无为则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为,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6]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7]

老子的“无为而治”与其“小国寡民”的基本原则是殊途同归的,都是要回归自然,只是程度不同。在这些章句中,老子讲的“无为”绝不是如其字面意思那样主张无所事事,而是针对当时统治者为争城夺地,为私欲不断侵扰百姓而提出的。老子鉴于春秋战国的社会现实认为统治者有为而治,不断地发号施令,横征暴敛会引发众多社会问题。他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8],不可多为。只有“无为”才能既巩固统治又与民实惠。在此我们可把老子理想圣人的“无为”分为以下几点:

1.爱民治国。尽管老子没明确提出“仁”的概念,但他也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9];还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10],凡此等等。把人民的苦暖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这与儒家思想有着一定相似性。

2.薄赋敛,省刑罚。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11],所以“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12]因此在乱世之后一定要与民休息,薄赋轻刑。

3.反对战争。鉴于战争给生产和人的生命财产带来的灾难,老子反对不义战争。他说:“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13];“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14]

4.行不言之教。老子主张为政者要注重自己的修养,给百姓做出榜样,不过多地依靠命令,使人民相习成风,教化大行。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3]因为“希言自然”[15],所以“智者不言,言者不知。”[16]因此“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17]

5.和平外交。老子主张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因为国与国之间利益存在着一致性,不能恃强凌弱,以大欺小。他说:“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蓄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18]

6.愚民。这是老子“理想国”中的消极一面,与“小国寡民”思想有共同之处。他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19]为此“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4]

“理想国”中的另一个阶层就是普通的劳动人民,老子关于他们的言语不多。主要也是要求他们回归自然,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20]要知足、知止、不自见、步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宠辱不惊……保护自己的生命,保证自己的自由,维护社会的安宁和谐。

在老子的思想中,“小国寡民”与其他政治观非常矛盾,前者是厌世的隐者的心态,否定现实政治、社会规范、文化传统,以自然之道重建理想社会;后者则与此相反,不完全否定现实社会,而是在现实基础上对其予以改造。我们很难理解同一个人同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构想,这是因为我们过分强调了思想的一致性,否认一个人在同一问题上提出两种甚至多重的解答方式也是可能的。老子在奴隶制度行将瓦解、封建制度形成的社会大变革中,对社会现实感到不满,但又无能为力;既有一种悲观失落的情绪,又不甘心看着社会就此残败,因此产生了这种矛盾心理。

虽然如此,但在这两种思想中还存在一个共同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无为”,这与同时代其他任何一家学派都是迥然不同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1]可知其无为思想史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了解,而要了解这些就要对老子的人生经历进行分析。

司马谈说:“道教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22]从中我们可知老子是周之史官,不仅掌管历史文献,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古代星历占卜之学的执掌者。他们对于“天”和“天道”,即自然世界及其规律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把握。在旧社会秩序崩溃,新社会秩序建立的重大转变过程中,老子也在寻找理想答案。在其追问历史的过程中,老子发现秩序只不过是一个人为的历史的东西,是自然秩序被破坏之后的产物。在这种人为的秩序中会周期性地产生人性的混乱,当人的知识不断被开发,人的情欲也就被激活,人性的纯朴被智巧淹没,自然的天性被现实的利益遮蔽,这些都是文明的社会秩序所不能避免的。因此史官老子认为人为秩序再好也没有本来的自然秩序和谐,为此他依据他对自然的了解以“天道”之朴素无为来重构他的理想社会秩序。

总之,无论是“小国寡民”,还是其他政治观都是老子所构筑的理想之国,其中蕴含了老子哲学的对立统一:出世与入世构成了对立,而其中有贯穿了一条主线——无为而治。

注 释: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7页。

[2]杨伯俊:《孟子译注·离娄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5页。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4页。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1页。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09页。

[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50页。

[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84页。

[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98页。

[9]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74页。

[10]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53页。

[1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39页。

[1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89页。

[1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88页。

[1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91页。

[1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7页。

[1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80页。

[1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37页。

[1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01页。

[19]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12页。

[20]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6页。

[2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63页。

[22]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标点本,第1736页。

[1]刘泽华、葛荃:《中国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刘康德:《老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祁向文(1980-),男,蒙古族,辽宁喀左人,渤海大学,助教。

猜你喜欢

评介理想国中华书局
大理:梦游理想国
《抽象艺术》评介
《日本四大美学家》评介
《艺术与真理》评介
《符号建模论》评介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演出照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