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08-15邱晶晶
邱晶晶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新乡 453002)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邱晶晶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新乡 453002)
新时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取决专业文化知识的培养、实践能力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取决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程度。要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就应认清新形势探索新办法。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任务。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利益分配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必将冲击着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大学生,使他们的各项素质的养成与提高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因此,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取决专业文化知识的培养、实践能力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取决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程度。而对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工作方法的研究与改进是反映思想政治工作高效性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有志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经验。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予以探讨。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1.成材引导法。围绕成材心理,开展循序善诱的引导,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的方位。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大学生,面临着两大潮流性的问题。一个是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冲击着整个世界,知识处于“爆炸式”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日益深入社会生产领域,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初步涉足于科技领域的大学生来说,会突感琳琅满目,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无法定位。尤其是进入我校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失落感,自弃自卑,因此就出现了不少学生舍弃本专业而攀比专升本自考,结果两头全落,无法成材。另一个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竞争机制越来越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学生毕业后能否在复杂、激烈的竞争中自立于科技人才之林;能否在就业大军中如愿以偿。这些思索,这些忧虑,必然也会冲击学生的脑海。迫使其激发起强烈的成材心理。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当今时代成材的标准,内容和途径,踏踏实实按照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去遴选自己。注意纠正单项冒尖的偏向,既要防止“不闻天下事,只攻专业书”,又要防止“只闻天下事,不理圣贤书”的错误倾向。
2.自我教育法。所谓自我教育法,是指依靠学生来教育学生的工作方法。常用的可有两种方法。
2.1依靠学生骨干法。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骨干,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对同学的心理和思想较了解,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处境,他们一般能够代表学生们的心声。同时,当代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独立性要求高,学生们自己组织的活动往往热情高,兴趣大。我们的学生工作者应抓住这些兴奋点,让他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组织各种活动,并从中获得教育。不过,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学生干部多加指导,鼓励他们站在学校全局上来思考问题,指导他们开展工作的目的和工作方法,以达到“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疆场”的目的。
2.2自省法。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日渐成熟,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内省,自我控制的意识发展迅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启发和利用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能经常内省自己,监促自己,鞭策自己前进。这也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归宿。
3.竞争激励法。竞争是普遍存在的,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竞争客观地存在着。竞争容易在群众中造成明显的参照等,优胜劣汰,给人压力,激人动力,促人上进。竞争机制特别适用于青年学生,由于青年人自尊心强,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受到公平待遇和尊重。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正是当今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学生中建立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同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好方法。
在开展竞争时,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1)要制定出具体的可行的章程和制度,制定明确的条例或标准,以便有章可依,有目标可奔,只要肯用工夫,便可获胜。
(2)应鼓励多数参与竞争,而不是只有高层次的几个人相争,使大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丧失信心。
(3)应注意总结,定期鼓励。对优胜者要激发他再操胜卷的决心,向更好的目标奋斗。对失利者要勉励其鼓足勇气,找出失利的原因,涉其教训,重新上阵。要正确处理“得”与“失”的辨证关系。
(4)要坚持在标准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竞争原则,增大公正系数。应密切注意不利因素,避免敌视和排斥,谨防投机取巧,不择手段,偏离方向,造成恶果。
总之,只要正确引导,注意动向,防患于未然,就能通过竞争,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4.“个案”教育法。所谓“个案”教育法,是指通过学生中典型的个体案例进行教育的方法。大学生们正处青年时期,其身心日趋成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多变,从而使其人生观和世界观处在急剧变化、形成和趋向稳定的阶段。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其社会经历、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教育条件以及心理品质都各有差异,所以,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其思考与探索人生道路时都有其不同的途径。其中常常有些非常典型的个体案例,带有闪光性、普遍性和哲理性的教育意义。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总结学生案例,用案例进行教育,用学生事迹教育学生,会使学生感到实在、可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在用案例进行教育时,应注意如下两点:⑴案例应真实、朴素,不能虚构、编撰。⑵案例要带有思想性、哲理性,反对空话、套话连篇。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论
工作方法是提高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早在几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曾把工作方法比作过河所必须的船或桥,否则,完成任何工作任务都将是一句空话。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思想政治工作是责无旁贷的。因此,作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众多的群众和纷繁复杂的思想界面,注意工作方法,讲究工作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作为,为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贡献力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s3017/201001/xxgk_76797.htm l2005-1-13.
[2]李为民,李淑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合作育人机制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6).
[3]卫超.西安邮电学院学报[J].浅谈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2010,(04).
[4]李春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风建设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5]刘希美论以人为本视野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邱晶晶(1983—),女,河南新乡人,大学本科。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为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