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没有细节——看《方志中国》有感
2011-08-15李春华
李春华
编纂地方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神圣。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展首轮修志工作到2005年,出版了6000余部的省市县三级志书和一系列地情研究成果,利用修志成果造福社会的事例不胜枚举。但人们对地方志的认知还局限在编纂者和使用者的范围内。媒体对地方志的宣传也非常有限。
2006年5 月,温家宝总理签署颁发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的《人民日报》等大报完整刊登了《条例》和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答记者问的内容。从此,全国的地方志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地方志工作也在全国人民面前崭露头角。
四年之后,也就是2010年深秋,一部名为《方志中国》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黄金时间即晚上八点播出,从此地方志从深宅大院走入了平民百姓的视野。央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我想象的出来,今后方志会引起人们怎样的关注,这部每集不足30分钟的十集纪录片从文化瑰宝、源远流长、一统国志、郡城繁华、舆地风物、千年流布、志在四方、志学有成、功在当代、千秋大业十个方面,为我们诠释了几千年来方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方志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方志人在漫长的历史中的奉献。它将一个个尘封的往事生动地推到你的面前,虽遥远但不陌生,让你感慨、让你振奋、让你叹为观止。从中我领悟到历史是不能没有细节的,缺少细节的历史不会精彩,无法借鉴,更不会流芳百世。
一、读志书通晓历史
《越绝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阖庐冢,在阊门外,名虎丘。”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就埋葬在这里。《越绝书》见证了苏州的前身——公元前514年阖闾城的诞生。唐代的《吴地记》、北宋的《吴地图经》及《吴郡图经续记》、南宋的《吴郡志》再现了苏州城1500余年的历史,苏州园林的初建、损毁和重建的过程就在其中。站在一块刻下8座城门、20条河道、250多座建筑、359座桥梁的石碑前,人们能想象出苏州水城800年前的繁华吗?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1个王朝在此建都或陪都,约有9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每一次改朝换代,这里都是军事上争夺的焦点。因为夺取了一个国家的首都,也基本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灭亡。伴随着洛阳政治上的辉煌,是兴废几度的辛酸。安史之乱造成了“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现在几大王朝的都城都深埋在地下。俯瞰洛阳,“整个城市保护区和建成区竟然各占50%。”清代地理学家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元《河南志》。元《河南志》是参照北宋文学家、史地学家宋敏求的《河南志》佚名编纂的,是现存洛阳最早的志书,对隋唐洛阳城有着详细的描述,其中也包括洛阳屡遭战乱的描述。近几十年借着它的记录,深埋地下的隋唐遗址逐渐问世。
《新安志》是现存三十三种宋志之一,也是我国方志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志书之一,作者罗愿,南宋徽州府歙县十四都呈坎人,累官知鄂州。罗愿所编著的《新安志》是现存徽州乃至安徽省惟一的一部宋代志书,历史价值很高。书中提到当时农民的劳动状况:“歙之人芸以三四方,夏五六月田水如汤,父子袒跣,膝行其中,淈深泥抵隆日,蚊蝇之所扑,缘虫蛭之所攻毒,虽数苦,有不得避其生勤矣,而租挈又重……”然而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仍然要承担极为沉重的赋税。罗愿的细致描述让我们了解了当时重赋之下农民困苦的生活。
唐太宗有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史鉴使人明智。邓小平曾强调“懂得些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西班牙作家赛万提斯说:“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能把轶闻旧事保存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可见通晓历史是多么的重要。
二、用志书成就大业
康熙年间的《郯城县志》记录下1668年7月25日发生的8.5级地震给郯城带来的灾难。这次地震波及华东、华北400多个县城,地震波影响地表的最远点相距一千多公里。当新中国的地震学专家把涉及到的县城的古志找出来,把其中的数据整合到地图上时,一张《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由此诞生,并成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设防的重要依据。1954年,为了对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的选址提供地震数据、规律方面的依据,国家组织地震专家、地质学家和古建筑、历史、考古方面的专家在北京各大图书馆和故宫博物院查阅方志和档案,在五千六百余种地方志中,共查出有记载的地震七十九次和数以万计的记录。
历史时期的世界气候是变迁的,非常丰富的中国历史文献为研究我国古代气候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72年,八十二岁的竺可桢完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在前言中他写道:“在中国的历史文件中,有丰富的过去的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记载,除历代官方史书记载外,很多地区的地理志(方志)以及个人日记和旅行报告都有记载”,他把近五千年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叫“方志时期”(1400~1900),采用了三个归纳自各地方志的表格形象地说明了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间冬季时气候对寒冷及其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文中写到:“到了明朝(1368~1644年),即十四世纪以后,由于各种诗文、史书、日记、游记的大量出版,物候的材料散见各处,即使搜集很少一部分已非一人精力所能及。幸而此种材料大多收集在各省各县编修的地方志中。我国方志有五千多种。这些地方志,除仪器测定的气候记录外,对于一个地区的气候提供了很可靠的历史资料”“南京地理研究所徐近之曾经根据这些河湖周围地区的地方志作了长江流域河湖结冰年代的统计和近海平面的热带地区降雪落霜年数的统计,两种统计一共用了六百六十五种方志”。竺可桢的这篇科学论文成为历史气候学奠基的标志,引起世界轰动,其大量资料来源于方志,显示了中国古代丰富的自然记录在当代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特殊作用。竺可桢通过各地方志中对气候的点滴记录,找到了气候变迁的规律,勾勒出了气候变化的脉络。要是没有中国历史上留下那么多的记录的话,要是没有通过方志保留那么多具体的地方性的资料的话,这项研究就是天方夜谭。
1987 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开创了联合国遗产分类新标准,也是中国首批入遗的唯一名山。这次成功申报与一位泰山的修志人密不可分。由于申遗去的都是搞文物和历史的,所以对泰山的自然遗产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的很少,因此三次递交的申遗文本都未通过。这个特殊的使命最后落在了为泰山修志四年也登山实地考察四年、翻阅过历代泰山志书并掌握了近百万字初稿的主笔李继生身上,他仅利用了二十天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他撰写的泰山申遗文本被世界遗产专家卢卡斯誉为“第三世界国家最好的申报文本”。
各地利用历代志书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例子不胜枚举,用志成就大业!首要的应归功于志书的编纂者对细微资料价值的把握,正是由于他们的远见卓识和高瞻远瞩,才使后来的人找到了事物千年发展的脉络,让历史与现实成功对接,让二十世纪的人坐在了十五、六世纪以前的大树下乘凉。
三、纂志书流芳百世
大凡流传下来的东西必有其流传的理由。方志也是这样。资料性、科学性、思想性集一身的方志都被人们喜爱、呵护、珍藏,进而传递下去。而这些志书的编者也随之流芳百世。
东晋时期的常璩编写《华阳国志》为后人留下都江堰和天府之国的细节,同时记录下了中国西南地区从远古到东晋时期大量的历史、人文、地理、人物诸多方面的重要史料,开创了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位一体的体裁形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其“文辞雅典,具有史裁”。如今在距离成都37公里的崇州市有一座名为常璩的广场,有一尊铜制的常璩塑像,就是崇州人民对他的纪念。
北宋时期由乐史编纂的《太平寰宇记》是继《元和郡县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共二百卷,前一百七十一卷依宋初所置河南、关西、河东、河北等十三道,分述各州府之沿革、领县、州府境、四至八到、户口、风俗、姓氏、人物、土产及所属各县之概况、山川湖泽、古迹要塞等。十三道之外,又立“四夷”二十九卷,记述周边各族。《寰宇记》取材丰富,所征引的著作近二百种,仅以地志而言,就有袁山松的《郡国志》、乐资的《九州记》、阚駰的《十三州志》、顾野王的《舆地志》、郎蔚之的《隋诸州图经》、李泰的《括地志》、贾耽的《贞元十道录》等书。它引用的这些著作绝大多数已经失传了,因而它为我们保存了宋代以前的许多珍贵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资料。宋真宗景德三年(1007)78岁的乐史病逝,宋真宗为纪念他赐钱10万敕葬原籍青云乡六都官山村的凤凰窠(今崇仁县三山乡张家村委会辖官山村村前岗阜)。四百年后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称该书“考镜古今,联缀前后,实无过此书”。因宋碑已失,清道光十九年(1839)以青石板镌刻楷书重立,文曰:“敕葬始祖宋兵部侍郎乐公讳史号月池先生墓”。此墓至今保存完好。1987年12月28日由江西省政府下文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四十四年即1774年史学家章学诚完成《永清县志》的编纂。其中记载的“弘治二年,永定河决口杨木场。……正统元年,狼窝口决口。……正德元年狼窝口再次决口。……康熙三十九年,安澜城决口后淤塞河道。”为现实永定河的防汛工程提供了详细的历史资料。两百多年前,章学诚在志书中记录的小荆垡堤坝的起止地点和长度与现实遗存竟然丝毫不差。他的《文史通义》目前仍是有很大影响的史学理论典籍。1771年,把“地图和沿革”作为“志书开卷的第一要事”的清代学者安徽徽州人(今黄山市)戴震编修了《汾州府志》其中他还绘制了汾州山水图,同期又参与编撰了《四库全书》。他花掉十年光阴校订《水经注》,补字、删字、改字5391个。如今戴震纪念馆就坐落在黄山市的屯溪老街上,章学诚在乾隆年间的故居一直保存下来。现代中国几乎没有一个修志人不知道章学诚的,也几乎没有一个清史研究学者不知晓戴震的。
十集电视剧给大家展示了方志在中国发展的脉络、轨迹,揭示的是历史的荣耀与沧桑。虽难以诠释五千年方志发展的全部辉煌,但作为对方志科学的普及性尝试,在博得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的同时,更引来地方志工作者的共鸣。人们惊叹于祖先的聪明才智,被历代方志的守护者感动的同时,觉悟到不论是重历史的章学诚还是重考据的戴震之争在当时引起怎样的轰动、带给未来方志编纂怎样的影响,他们在编纂志书时都把反映细节的资料收录进来则是无可争议的。这也使他们编写的志书弥足珍贵。
细节决定成败!志书编纂的成败取决于资料。反思一轮修志,由于对志书的认识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对具体的资料拿捏不准,留下很多遗憾。二轮修志还没有结束,还有机会弥补不足。让我们试图站在未来者的立场上审视一下,我们是否在细节上做足了文章呢?我们能否再做些努力,还历史以真实和完整呢?希望我们编纂的志书值得回望,能够穿越时空,成为后人传承哈尔滨今天的灿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