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品学习——简析《劝学》对树立现代学习观的启示
2011-08-15张丹
张 丹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2010年5月2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出席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时强调,把学习型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保障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中国教育报》)构建新的学习观,适应科技进步、知识更新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作者荀况,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在当时七国争雄趋于天下统一、百家争鸣日臻相互吸收融合的形势下,荀况解诸子之蔽,取百家之长,建立了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劝学》集中论述了荀子关于学习的见解,其鲜明的学习观体现了进取人生的风格与哲学,焕发着与时俱进的魅力,对我们树立现代学习观有一定借鉴与启示的意义。
一、坚持学习的意义
荀子在开篇首句指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说明学习贵在坚持。荀子借用靛青和冰的形成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他认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和冰在原有的物质基础上发生物理变化,靛青比原来的蓝草色更深,冰比之前的水更寒冷,它们都具备了原有的物质本身含有的、又能发挥其自身优势的特征。荀子得出结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把木材的挺直、金属的锋利比作不断学习的作用,量变到质变是持续不断地结果,从而明确了君子广博地学习能够获得智慧明达的意义。
二、学习环境的影响
(一)择境而居,防微杜渐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荀子认为外部环境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他先以蓬草的生长正面设喻,“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又举出两个反例,“白沙在涅”,与黑土不容易区分;“兰槐”是香草,但它的根若浸在尿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并不是兰槐的本质不美好,“所渐者然也”。荀子总结“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二)一日三省,独善其身
荀子还依据事物的变化规律揭示环境的发展与个人成长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又设四喻,“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认为“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指出“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警示人们为人处世时要小心自己的立身行事。
三、学习态度的作用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荀子用两组相对立的事物设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而“驽马十驾”,“驽马”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下去;“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石”能雕刻成功,在于不停地刻下去,否则“朽木不折”。荀子用辩证的眼光分析出态度的好坏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又如反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好和坏是相对的,“蚓”和“蟹”客观条件悬殊,由于主观努力不同,结果就会相反。
四、学习方法的培养
(一)善用零碎时间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两组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了积累的作用。千里之遥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江河大海是小溪山泉一点点汇成的,那么知识何曾不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呢?滴水能成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勤于治学,学以致用,方能成功。
(二)善假于物
荀子对于知识的获得,提出另一个主张。他用四个日常生活的现象作比喻:“登高而招”“见者远 ”、“ 顺 风 而 呼 ”“ 闻 者 彰 ”、“ 假 舆 马 者 ”“ 致 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来论证“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物”即善于借助书本知识和外物之力丰富自己。
(三)善用心专一
荀子主张治学在于用心专一、心无旁骛。他认为“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组叠音词鲜明的对照,形象地说明了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
(四)善思勤学
作者用第一人称谈体会,“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认为“须臾之所学”胜于单纯地“终日而思”。孔子也阐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人生是一个通过自己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做到勤于学习与善于思考相结合,躬身实践与格物致知相结合,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里把握自我、完善自我。
(五)善接近良师
荀子认为《诗》、《书》、《礼》、《乐》、《春秋》“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这些典籍已经把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包括殆尽了,但“学莫便乎近其人”。他认为,《礼》、《乐》记载法典而没有详细说明,《诗经》、《尚书》记载掌故而不切近现实,《春秋》简约而不容易理解,只要仿效良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所以“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
五、学习目标的确立
(一)注重道德修养
荀子把美德比作玉石、珍珠,“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他指出,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积善成德的人“安有不闻者乎”?三国时期刘备在《遗诏敕后主》写道:“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培养道德修养,既是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的基本要求,更是当今社会稳定、和谐、文明的基石。
(二)遵守礼义
礼义,即礼法道义。礼,谓人所履;义,谓事之宜。荀子提出学习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终乎读礼”,认为礼义的作用“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荀子在《大略》篇中指出“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家无礼则不兴,国无礼则不宁”。在当今价值取向为自我实现的社会生活里,遵守礼义具有深远影响。
(三)具有君子风范
荀子用“君子”与“小人”比照,“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君子“一可以为法则”,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善于学习他的长,弥补自己的短,使自己日臻完美,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劝学》对现代社会里忙绿奔波的人们一个智慧的提醒。
现代社会意义上的学习更是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人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观,坚持不懈地学习,汲取传统典籍中的积极因素同当代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是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1]蒋南华.荀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徐铁志.《劝学》用喻的辩证美[J].教研天地,2005,(3).
[3]覃正杰.品味《劝学》领悟学习[J].当代党员,2009,(3).
[4]刘福庭.谈《劝学》中的比喻[J].中学语文园地,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