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云梦秦简中的秦国商业

2011-08-15董睿峰

黑龙江史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竹简钱币秦国

董睿峰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简析云梦秦简中的秦国商业

董睿峰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1972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过程中,十一号墓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各个方面,其中大量内容涉及到了市场交易活动的重要环节,例如市场管理者的职能,国家对市场的监控和许多的法律条文,这些史料为后世制定市场管理的法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

云梦秦简;秦国;商业

云梦睡虎秦简中有关商业的记载,为我们了解秦国的商业情况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本文试图解析云梦秦简中与商业有关的内容,使我们能够对秦国商业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货币与度量衡的规定

史记记载“秦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这说明至少在秦献公七年,秦国已经有市场的存在,市场是为了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在交换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就产生了货币,云梦秦简中对于货币的规定十分明确。

当时在秦国货币和布都可以在流通领域使用,布和货币还有换算准则“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就是十一钱折合一布。[1]《金布律》中对在市场上用以交换流通的“布”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2]这对布的尺寸和质量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防止流通过程中出现一般等价物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对于在市场流通中起着更大作用的钱币,《金布律》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不盈千者,亦封印之。钱善不善,杂实之。出钱,献封丞、令,乃发用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相对于“布”这种流通货币来说,对钱币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质量好坏的钱币都可以拿来使用。在流通领域钱币和“布”的地位平等,商贾和官家府库的官吏,不能选择使用。“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择行钱、布者,列伍长弗告,吏循之不谨,皆有罪。”[3]

钱币由国家制造,私自铸造钱币是违法的。秦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某里士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丙盗铸此钱,丁佐铸。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4]这说明秦国对铸造钱币的管理很严格。

除了对流通领域中的货币云梦秦简中有严格的规定,对度量衡的要求也很严格。《工律》规定:“县及工室听官为正衡石赢(累)、斗用(桶)、升,毋过岁壶(壹)。有工者匆为正。叚(假)试即正。”[5]就是说县及工室由有关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校正一次。本身有校正工匠的,则不必代为校正。这些器物在领用时就要加以校正。

对度量衡的校正不准确的,还会根据误差多少,做出相应的惩罚:“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桶不正,二升以上,赀一甲,不盈二升到一升,赀一盾。”“斗不正,半升以上,赀一甲;不盈半升到少半升,赀一盾。半石不正,八两以上;钧不正,四两以上;斤不正,三铢以上;半斗不正,少半升以上;参不正,六分升一以上;升不正廿分升一以上;黄金衡羸(累)不正,半朱(铢)以上,赀各一盾。”[6]

以上记载说明秦国对度量衡的要求非常严格,从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开始,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统一度量衡,都显示出了统治者对度量衡准确性的重视,统一的度量衡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交易过程

云梦秦简中不仅对流通过程中使用的货币和度量衡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而且对交易的主体和交易的过程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首先是对商人的要求,要做到明码标价。“有买及买(卖)殴(也),各婴其贾(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7]这就使市场的交易过程更加公平。

其次是对市场交易过程的透明化规定。“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其钱缿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一甲。”[8]对于这些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在收钱时必须把钱投入到指定的容器中,这样就保证了交易中获得的利润不会被经手者私吞,保证了国家在市场交易中的收益。

最后是对官吏从事商夜活动的限制“吏自佐、史以上负从马、守书私卒,令市取钱焉,皆迁。”[9]官吏不可以利用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来谋取私利,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对保证官吏完成本职任务,规范市场、公平竞争是有重要意义的。

这几项内容在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和规范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为可贵的一点是,即使是官吏,在交易中如果有不当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境外交易

当然商业不仅仅是在本国进行的交易,也包括对外贸易,云梦秦简中也涉及了对外贸易的内容。

“客未布吏而与贾,赀一甲。”可(何)谓“布吏”?诣符传于吏是谓“布吏”。[10]这一条是针对他国商人而制定的,在与秦国商人交易之前,必须先把通行凭证送交官吏,这样不仅可以规范市场,还可以保证秦国的安全,以免有不良用心的别国人混入。

“盗出朱(珠)玉邦关及买(卖)于客者,上朱(珠)玉内史,内史材鼠(予)购。可(何)以购之?其耐罪以上,购如捕它罪人;赀罪,不购。”[11]对于本国商人私自偷运珠玉出国贸易的,处罚严重,不仅有罚款,重则还会被判处耐罪。只要判处耐刑以上的,捕获者还可以从官府处得到奖赏。

由此可以看出秦国对外贸易管理很严格,处罚也比较严厉,这就限制了那些商人为了谋取私利而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为国家的安定提供了保障。

四、结语

通过分析云梦秦简的内容,可以知道它反映了战国晚年到秦始皇时期秦国的历史,这正是诸侯割据局面向中央集权制统一国家转变的时期,而秦国通过多年来的富国强兵政策,终于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大业。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开始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人有许多限制条件。“自今以来,叚(假)门逆吕(旅),赘壻后父,勿令为户,勿鼠(予)田宇。三枼之后,欲士(仕)士(仕)之,乃(仍)署其籍曰:故某虑壻某叟之乃(仍)孙。”[12]经商之人不可以立户,也不分给田地房屋。而且想要做官必须要在三代以后,还要在簿记上注明出身。不仅在田地、房产、入仕方面商人处在劣势,就连他们从事的职业也受到政府的歧视。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樸。”[13]“重关市之赋。”[14]“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15]这些都是“重农抑商”政策具体体现,因为当时的政治家和统治者认为粮食是国家强大的保证,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越多的人从事农业,而不是从事商业,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

所以以前人们论及秦国的商业时,总会提及“重农抑商”这四个字,以致长期以来,人们对秦国的商业都不太重视,但是从云梦秦简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国对商业并不是一味打压、放任不管,而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管理。这是因为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已经成了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城市也不单纯是军事防御和政治中心,经济功能凸现出来,而且呈现出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初步的分离,秦都咸阳就是当时一个著名的大都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市场进行管理,才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完成统一大业。

云梦秦简中的内容涉及到了市场交易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利于市场管理者行使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也有利于国家对市场的监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秦国的商业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十分落后,而是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并且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趋势,也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经济保障。其中许多的法律条文,为后世制定市场管理的法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而言之,云梦秦简中有关秦国商业的记载,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当时秦国的商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宝贵的资源。

[1][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56.

[3][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57.

[11][1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11.

[4][5][6][8][9][10]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53、70、114、68、133、231.

[13][14]高亨.商君书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28.

[15]高亨.商君书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7.

董睿峰(1986—),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专门史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竹简钱币秦国
竹简和毛笔
钱币翻倍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五张羊皮
秦国的“拐点”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瞒天过海
竹简倒水
组合钱币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