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2011-08-15陈云明李发贵张光年
陈云明,李发贵,张光年
(临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临沧 677000)
2010年 7月,云南省临沧市某县发生了一起以高烧、部分牛只天然孔出血并带有腹痛及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牛传染性疾病,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
1 病原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急性经过主要以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呈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故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两段钝圆,中央微突的短杆菌或球杆菌,长 0.6~2.5μm,宽 0.25~0.60μm,不形成芽孢,不运动,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的需氧兼性厌氧菌。本菌在添加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血琼脂上生成灰白色、湿润而粘稠的菌落,不溶血;在普通琼脂上形成细小透明的露珠状菌落;在普通肉汤中,初均匀混浊,以后形成黏性沉淀和菲薄的附壁菌膜;明胶穿刺培养,沿穿刺孔呈线状生长,上粗下细。本菌的抵抗力不强,在直射阳光和干燥的情况下迅速死亡;60℃10m in可杀死;一般消毒药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可杀死。3%石炭酸和 0.1%升汞水在 1min内可杀菌,10%石灰乳及常用的甲醛溶液 3~4min内可使之死亡。在无菌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迅速死亡,但在尸体内可存活 1~3个月,在厩肥中亦可存活 1个月。
用特异性荚膜抗原(K抗原)吸附于红细胞上作被动血凝试验,分为 A、B、D、E和 F5型血清群;利用菌体抗原(O抗原)作凝集试验,将本菌分为 12个血清型。若将 K、O两种抗原组合在一起,迄今已有 16个血清型。该病的病型、宿主特异性、致病性、免疫性等,都与血清型有关。
2 发病情况
该自然村共有 29户农户,牛存栏 175头,其中有 5户农户饲养的 11头牛发病,死亡 7头。由于发现及时,措施有力,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造成大范围的流行。
3 流行病学调查
经调查,发病牛所在的村交通比较便利,有多户农户从事畜禽贩卖活动,活畜买卖比较频繁,而随着雨季的来临,由于牛的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及潮湿等因素,使牛只机体抵抗力降低造成了该病的发生。
4 临床症状
发病牛只体温高达 41~42℃,精神沉郁,呼吸、脉搏加快,眼结膜潮红,食欲废绝、腹痛,粪便呈粥样,有恶臭味。部分牛只鼻口出血,粪便中有血丝。
5 病理变化
对病死牛进行解剖,心、肝、肺等内脏器官及皮下组织和肌肉出血,胃肠呈急性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颌下淋巴结肿胀出血,胸腔积聚大量有絮状纤维素的渗出液。
6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作出初步判断。并采集病死牛的肝脏及发病牛的血液制成触片和涂片进行实验室直接镜检。用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用碱性美蓝染色,见菌体多呈卵圆形,部分细菌两端着色较深,中央部分着色较浅的两极杆菌。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但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与炭疽、气肿疽、恶性水肿病的鉴别。对于肺部病变还应与牛肺疫等鉴别。炭疽病牛死前常有天然孔出血,血呈暗紫色,凝固不良,死后尸僵不全,脾脏肿大 2~3倍,血涂片染色镜检有粗大带荚膜的炭疽杆菌。气肿疽多见于 4岁以下的牛,肌肉丰满的部位肿胀,手压柔软,有捻发音,病变部肌肉切面呈黑色,海绵状,有气泡,酸酪味。恶性水肿病牛的肿胀,发生于外伤、分娩及去势之后,伤口周围炎性肿胀,病变部切面苍白,肌肉呈暗红色。
7 采取的措施
7.1 政府重视
疫病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兽医部门严格按照“早、快、严”的防治方针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扑灭了疫病。
7.2 隔离封锁
封死该村进出村口,对该村牲畜进行逐户登记,禁止牲畜流动。
7.3 强制免疫
对该村及周围自然村未发病的牛进行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的免疫接种。用法:100 kg以下的牛,皮下或肌肉注射4mL,100 kg以上的牛注射 6mL。
7.4 药物治疗
发病牛只立即采取隔离治疗,选用氧氟沙星每千克体重3~5mg,地塞米松每千克体重 5~20mg,肌肉注射,连用 2~3 d后逐渐好转。
7.5 消毒工作
做好畜舍及环境卫生消毒,保持饲养环境清洁,补充相应的青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的自身疫病抵抗力。通过采取各种防治措施,疫病很快被控制和扑灭,没有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