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开展散养地区动物强制免疫工作

2011-08-15汪如美罗永胜杨志良

云南畜牧兽医 2011年4期
关键词:大理州检疫畜禽

梁 能,汪如美,罗永胜,杨志良

(1.大理州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大理 671000;2.祥云县刘厂乡畜牧兽医站,云南 祥云 672107;3.漾濞县顺濞乡畜牧兽医站,云南 漾濞 672503)

实施动物强制免疫是国家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养殖模式以散养为主的大理州,因受现行工作机制下诸多因素的影响,免疫密度难以完全达到要求,动物强制免疫的整体效果不够理想,整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够完善。为此,笔者就散养地区现行的强制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分析,认为散养地区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的有效切入点是:加强重点环节的检疫监管,实现“以检促防、以检养防”。

1 动物强制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防疫员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大理州动物防疫员平均工资不到300元,年收入不到3 600元,每年平均需要负责辖区内900多个养殖户的3 000头猪(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三种疫苗五针)、1 500头牛(口蹄疫一种疫苗两针)、1 000只羊(口蹄疫一种疫苗两针)和5 000只禽类(禽流感、新城疫两种疫苗两针)的强制免疫注射工作,同时还要负责免疫档案的填写和二维码耳标的佩戴及数据上传等。扣除穿梭于各村各户的交通费后,工资待遇与工作量形成明显反差,导致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无法保证强制免疫工作的切实开展。

1.2 免疫密度偏低,防控效果不够理想

(1)“业务部门保质量、政府部门保密度”的工作要求难落实,免疫密度难以达到要求。乡(镇)政府和村一级人员无法保证每天都参与防疫员的免疫注射工作,由于免疫反应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加上能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的防疫员不多,致使免疫注射工作的效力和密度偏低,无法达到疫病防控工作的预期效果。

(2)养殖户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危害认识不够,对防疫员1年内多次上门服务并不欢迎。多数养殖户所养畜禽数量不多,对单一户主来说发生某种动物疫情可能是多年一遇的事,有的从来没有遇到过,心存侥幸,认为防疫员的工作是多此一举。加上受免疫反应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畜主不理解防疫员的上门服务,不管收不收费,有的直接拒绝接受免疫注射,不拒绝的多数也不配合防疫员做好动物保定工作,从而导致注射部位不准,既影响免疫效果,还会加大免疫反应发生的机率,使整个强制免疫工作不顺利。

(3)饲养管理水平低,引起免疫反应,影响免疫密度。多数散养户不注重饲养管理,由于饲料搭配不合理、圈舍卫生差等,疫苗注射后动物抵抗力下降,致使免疫反应时常发生,而畜主只将反应发生的原因归结在疫苗问题上,以此为借口,采取各种方式不支持动物强制免疫注射工作,造成免疫密度偏低。

(4)影响免疫密度的其它因素,抵制动物免疫注射的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养殖户抵制动物免疫注射,无论乡(镇)、村工作人员,还是防疫员做思想工作,畜主均不接受对自家畜禽的免疫注射。免疫注射工作中曾遇到畜主宁可用锄头将动物打死,也不愿让防疫员给自家畜禽打预防针;更有甚者,畜主直接用自身生命威胁防疫员,不接受动物免疫注射。

1.3 有实施动物强制免疫的法律依据,但没有保证免疫工作开展的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四条已明确规定了乡级政府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的职责和养殖者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的义务,但对拒绝接受免疫的行为,却没有规定强制执行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等,致使强制免疫工作难以完全落到实处。

1.4 检疫监管得不到足够重视,强制免疫得不到有效监督

近年大理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每个乡(镇)都设置了检疫申报点,但许多申报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接到检疫申报的数目屈指可数,这也直接反应出广大群众对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由于全国部分地区检疫监管不到位,或考虑强制执行无检疫证的动物禁止进入屠宰环节,会影响动物产品的市场供给,引起群众恐慌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出现没有做过强制免疫注射的动物也能开到检疫证和没有检疫证的动物也能进入消费环节的情况,致使整个强制免疫工作在检疫关口得不到有效监督。

2 综合分析及建议

2.1 现状分析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防疫员在动物免疫注射过程中工作极其被动,工作效率和免疫密度都不理想。因此,没有养殖户的支持,防疫员直接到养殖户家中开展动物免疫注射,不是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的有效切入点。

2.2 应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积极争取养殖户的配合

2.2.1 借鉴管理模式,实现以检促防

交警对车辆办理行车证的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任何车主购进新车后,是主动到车管部门,并按车管部门要求办理落户手术,而不是车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到车主家中办理,这种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就是,无证车辆行驶于公路上时,会受到交警的警告或处罚,拒绝接受处罚的,将申请当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动物强制免疫可以通过加强动物交易市场、动物屠宰场、动物产品交易市场和流通环节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对无检疫证的所有动物及动物产品禁止入场,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定进行处理和给予处罚。这样贩运户和屠宰户就会要求畜主提供强制免疫证明材料,并主动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动物检疫,对无法提供强制免疫证明材料的畜禽将压价收购或直接不予收购。这样畜主就会意识到强制免疫不仅是国家预防动物疫病的要求,还会影响到动物的销售价格,自然会主动邀请防疫员上门服务,并配合防疫员做好动物保定等工作。

2.2.2 完善检疫收费管理,实现以检养防

大理州现有村组防疫员1 548名,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为加强大理州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使队伍年轻化,并将每个村级防疫员年收入从3 600元提高到12 000元,全州每年的资金缺口为1 486万元,目前的州、县财政根本无法完成。如对进入流通环节的所有动物实施检疫,所收取的检疫费就能解决此问题。

按照《畜禽及畜禽产品检疫防疫收费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各地实际收取检疫费,如大理州按收费管理办法偏下限收取检疫费,牛以每头5元算、猪以每头3元算、羊以每只1元算、禽以每只0.2元算。每年平均每个村接受强制免疫的动物出栏检疫数为:猪6 000头(按存栏数200%算)、牛600头(按存栏数40%算)、羊500只(按存栏数50%算)和禽类10 000只(按存栏数200%算)。大理州每年平均每个村共可收取检疫费23 500元,其中拿出50%加上国家和省级现有的防疫员补助,就能保证防疫员年收入不低于12 000元;其余的作为检疫工作、检疫监管工作等方面的运行经费,最终可实现以检养防。

2.3 新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机制下的职责分工

2.3.1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职责

组织管理好辖区内动物的强制免疫工作。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实行调编、增编,增加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以适应工作需要。建立防疫员招聘及管理制度,制度中应有未按要求完成免疫注射任务和质量的处罚条款,并加强对防疫员的培训,提高防疫员队伍素质,以县为单位抽出检疫费的40%~60%,作为增加防疫员补助的资金来源,保证防疫员月收入不低于1 000元。

2.3.2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职责

做好动物交易市场、动物屠宰场、动物产品交易市场和流通环节等重点场所的检疫监管,监督贩运户做好外运动物的检疫申报,并组织开展好辖区内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检疫人员根据防疫员开具的免疫证明材料,对应动物耳标号,严格按检疫规程实施检疫,并按规定收取检疫费。

2.3.3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

组织好辖区内强制免疫疫苗和其它免疫所需材料的供应。

2.3.4 乡(镇)兽医站职责

配合县(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辖区内动物强制免疫、检疫和防疫员管理等相关工作。

2.3.5 防疫员工作职责

在畜主的邀请下,认真做好所负责片区的动物免疫注射工作,填写保存好动物免疫档案,及时按规定上报动物疫情。并在动物出栏时,开具动物免疫证明材料、为动物佩戴耳标和进行动物的临床检查等。

2.3.6 畜主的职责

根据自家畜禽生长情况,适时邀请防疫员到户开展动物免疫注射,配合防疫员做好动物保定工作,做好免疫注射期间圈舍卫生等改善饲养管理的基础工作,保存好自家动物免疫户口册。并及时向村防疫员或当地兽医站报告异常动物病情。

总之,散养地区的动物强制免疫工作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制定合理的方案,强化重点环节的检疫监管,争取养殖户的主动配合,最终形成畜主主动邀请防疫员上门服务的工作机制,做到“以检促防、以检养防”,才是开展散养地区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的有效切入点。

猜你喜欢

大理州检疫畜禽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