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江县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发展初探

2011-08-15黄邦碧

云南畜牧兽医 2011年4期
关键词:种猪公猪杂交

黄邦碧

(绥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绥江 657700)

畜牧业是绥江县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绥江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绥江畜牧业以生猪为主,生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85%以上。过去本地猪自繁自养,出现乱配的现象较普遍,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引进良种内江猪、荣昌猪、太湖猪、长白猪、巴克夏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等开展生猪杂交改良工作,为提高饲料利用率、肥猪出栏率打下了基础。经过30余年的杂交改良技术推广,生猪品种已向多元化发展。当前,绥江县肩挑向家坝和溪洛渡两个国家级水电站建设、配合电站库区移民的工作,加快生猪品种改良建设步伐,保障全县人民和建设人员的肉食供给,促进绥江生猪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畜牧业内部结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生猪生产现状

绥江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向家坝和溪洛渡两个国家级水电站之间,属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辖4镇1乡32个农业村,总人口16.6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4.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5.2%。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养殖业的占52%,绥江县农民传统的养殖业以养猪为主,生猪存栏占牲畜存栏的75.1%。2010年底生猪存栏75 739头(其中母猪8 539头),出栏肥猪126 418头,全县肉、蛋、奶总产量14 398 t,畜牧业产值18 280万元。

2 生猪杂交改良现状

2.1 良种场建设

绥江县1990年建立县级统一供精站,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生猪人工授精点,县、乡畜牧兽医站从事生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人员21名。先后引进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优良猪种,推广以生猪人工授精配种为主的杂交改良技术,2010年全县人工授精配种14 526窝,受胎率90.7%以上,平均窝产仔8.2头,提供优良仔猪118 915头。县供精站虽然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缺少投资,规模一直没有扩大,也无条件开展种猪自繁,所需种猪只能从外地引进;供精站只能向养殖场(户)提供种猪精液。

2.2 乡(镇)配种站(点)建设现状

1990年县生猪统一供精站建成后,将种公猪调教采精后提供给乡(镇)供精点使用,1991~1993年先后在南岸、良姜、团结、板栗、会议建立供精点。为了提高人工授精改良效果,由县畜牧兽医站组织开展了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培训,使全县母猪养殖户掌握了人工授精配种技术,可做到母猪养殖户自己购买精液人工授精配种。到2010年,全县已建有47个生猪改良站(点、户),存栏优良种公猪57头,推广生猪杂交改良17 078窝,其中人工授精配种14 526窝,占改良数的85.06%。

3 生猪品种改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基础设施薄弱

县级没有良种猪纯繁场,只有1个生猪统一供精站和5个乡(镇)生猪人工授精配种点。而县统一供精站建立较早,基础设施简陋,圈舍较差,设备陈旧,生产条件差,发展速度慢,生产形不成规模。

3.2 配种改良站(点)基础设施差,设备简陋

大面积配种改良基础设施差,设备简陋。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山高坡陡,路途较远,工作条件艰苦,冬、夏季节如果运输环节出现问题,造成复配,给配种改良工作推广带来较大因难。

3.3 供精站(点)布局不合理,技术服务不到位

全县生猪人工授精点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建设,供精点只能选在公路沿线,山区离供精点远的农户由于交通不便,还是选择自行购进良种公猪进行本交配种,边远地方有的农户自选杂交猪留作种用,从而导致杂交优势下降,影响育肥猪生长速度及猪肉品质。

3.4 推广经费不足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事业,虽然社会效益显著,但经营者微利甚至亏本。由于县财政经费有限,无资金投入,配种改良技术人员参与培训机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技术员技术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配种改良工作的效率。

3.5 对畜牧兽医工作重视不够

一是乡(镇)领导对畜牧产业发展重视不够,很多乡(镇)把开展业务的技术员长期抽、借调做其他工作,使乡(镇)畜牧兽医站无法开展好自身的业务工作;二是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种畜禽质量监管阻力大、困难多、效果差,管理较困难。

3.6 新品种推广速度慢

由于受农村饲养管理条件和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大多数养殖户的饲养条件不能满足杜洛克与洋二元母猪杂交生产的三元杂交猪需要,而以饲养约克夏猪为主,导致三元优质杂交商品猪推广速度缓慢。

4 发展思路

(1)扩大县统一供精站种猪的饲养规模,增加种猪品种和饲养量,提高种公猪品质,增加精液量,以满足全县养猪户的需求量。

(2)加大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县、乡良种场(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难度大的长期性工作,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便无法保证其顺利进行,要继续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入的原则,消除依赖国家投入的“等、靠、要”的思想。更新观念,整合统筹各类畜牧业发展资金,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限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3)建立和完善种猪个体资料档案及生猪养殖档案,建立品种分布、数量等资料数据库,准确地掌握种猪生产经营动态,用以指导种猪生产、品种改良及畜牧产业发展。对现有的种猪依据国务院颁布的《种畜禽管理条例》规定逐头进行调查摸底,每头种公猪都必须进行严格的鉴定,坚决淘汰那些不符合种用条件的劣质公猪。

(4)加强良种繁育。一是建设县级种畜禽繁育场,引进优良生猪品种,巩固完善县统一供精站,增加种猪品种和饲养量,满足母猪养殖户配种需要。二是加大对地方优良猪种的选育。本地乌金猪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力高、肉质好,且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目前对养猪生产提出了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用现代育种技术,边保种边选育,使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三是有计划分区域进行品种改良,积极推进猪改“三化繁育体系”。确保公猪良种化、纯种化,鼓励群众饲养“二元母猪”,生产市场需要的“三元”杂交猪,抓好生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推广。四是扶持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及养殖大户进行生猪标准化生产,开展自繁自养,减少疫病流行,提高饲养效益。五是规范种畜管理,提高种畜质量,建立健全良好的种畜生产经营运转机制。

(5)强化队伍建设。一是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吸收和稳定人工授精技术队伍,强化业务培训,加大科技普及,提高服务水平。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生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提高群众认识,使养殖户自觉接受人工授精配种技术,扩大生猪人工授精技术配种的区域和范围。

(6)加强执法监督。一是加强种畜执法监督管理队伍体系建设。二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搞好良种体系宏观调控,监督、检测种畜生产性能及其质量,杜绝个体利用不合格种畜,淘汰劣质种公畜。

猜你喜欢

种猪公猪杂交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杂交水稻“泰丰A”高产又好吃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广东广垦广前种猪有限公司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如何调教种公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