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种羊场草地管理的可行办法

2011-08-15祝勤英朱胜全马佳能

云南畜牧兽医 2011年4期
关键词:羊场牧草云南省

祝勤英,杨 勇,朱胜全,陈 平,马佳能

(1.云南省种羊场,云南 寻甸 655204;2.富源县畜牧局,云南 富源 655000)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畜牧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充分发挥草地的经济效益,实现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拟定草地管理的中长期技术路线和模式,依规程认真管理,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基本情况

云南省种羊场地处东经 103°11'24″,北纬 25°40'44″,年均气温13.5℃,年降雨量1034mm,年蒸发量2034mm,日照1846h,无霜期240d,土壤母质为泥盆纪的石灰岩,土壤类型为砖红壤,表层 pH 值 5.6~6.0。全场总面积1600hm2,其中人工草地 800hm2,地形平坦,平均海拔2040m。

其中短角牛系统人工草地用地200hm2,是1996年新播种的豆禾混播草地,总播种量15.7kg/hm2。各种牧草混播量为白三叶 6kg/hm2,多年生黑麦草 3kg/hm2,鸭茅3kg/hm2,红三叶 3kg/hm2,狗尾草 0.75kg/hm2。建植肥490.2kg/hm2,其 中 钙 镁 磷 肥 375 kg/hm2,硫 酸 钾100kg/hm2,硼 砂 5kg/hm2,硫 酸 铜 5kg/hm2,硫 酸 锌5kg/hm2,钼酸铵0.2kg/hm2。豆科牧草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后与禾本科牧草混合再与肥料拌匀用播种机条播,播种当年一次性测产结果平均干物质(DM)3750kg/hm2,1998~1999年监测结果平均DM产量为7089.11kg/hm2,以后逐年下降,到2006年监测结果平均DM3800kg/hm2,特别是2002年到2006年这几年,云南省种羊场的草场退化严重,蒿类疯长,严重影响了种畜的采食量也制约了种畜生长发育。

2 管理措施

在2007年下半年,场领导通过到澳大利亚参观学习同时结合种羊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种羊场草地管理“六”字,即:建、围、用、除、补、封。

建:即根据当地的物候条件,地理条件,播种牧草、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规律建设人工高产草地。

围:即利用现有的刺丝+水泥柱围栏和利用率很高的活动电围栏。

用:就是通过放牧制度的改进和科学的机械刈割收储方式,对草地进行及时合理利用也是最关键的一字。

改进放牧就是改以前的小群大区放牧为快速大群小区轮牧,这样草地就得到了充分的休牧。

对草地合理利用,即每个牧区采用刈割制作青贮+放牧+刈割制作青贮或青干草或放牧+刈割制作青贮+放牧,3次利用,提高了草场利用率。

夏秋人工草地剩余牧草收储是云贵高原人工草地合理利用的关键措施,牧草收储可调节牧草供应季节平衡;促进牧草再生,提高草地产量,控制杂草,防止草地退化,提高牧草利用率,减少冬春青绿饲草和精饲料的供给,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除:即利用机械除杂为主,人工除杂为辅,牧区放牧利用后及时进行草地除杂,有效地清除杂草和牧草秸秆,防止草地退化,提高牧草质量和消化率。

补:即补肥、补播,改一次性钙镁磷肥为放牧利用后或刈割收储或机械人工除杂后根据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维持生长需要配方适时施肥。同时对豆科、禾本科牧草比例失调及时补种。

封:即在刈割、放牧、除杂、补肥、补种后一段时间对牧区进行封育,对延长草地使用年限,控制杂草有较好的效果,使草地达到可持续发展。

3 效果

通过“六”字方针管理后的草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详见表1。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用“六”字方针管理短角牛系统用地(在2008年已经推广到种羊场全部草地),可明显看出种牛体重增加了,到2010年年底时已比2006年年底时增加了38kg,并且在枯草季节和丰草季节种牛体重变化不大,有效地保证了种牛的膘情,提高了繁殖率,从而提高了养牛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羊场牧草云南省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