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例高位胃溃疡临床分析
2011-08-15张丽旻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364000
章 杰 张丽旻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364000
胃溃疡的发生部位,以胃角、胃窦最多见,但随着胃镜的普及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发现高位胃溃疡(胃底、胃体溃疡)的发生呈逐年增多趋势,有资料统计一组胃溃疡,其中高位溃疡占20.04%[1],说明高位胃溃疡并非少见,不应忽视。本文总结近5年我院138例高位胃溃疡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内镜医师和临床医师的认识,避免漏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38例中,男94例,女44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8岁。病程7d~10年,以1~2个月就诊的较多。
1.2 方法 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38例有完整临床记录、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均为高位胃溃疡的病人做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对138例病人临床分析,其特点:(1)男性94例(68.1%),女性44例(31.9%),男女之比为2.14∶1,男性多于女性。(2)年龄分布于55~75岁,其中60岁以上74例(53.6%)。可见本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3)症状:首发上腹痛25例(18%),上消化道出血28例(20%),其他(食欲减退、恶心、消瘦等)85例(62%)。伴发浅表性胃炎53例,萎缩性胃炎35例,复合性溃疡18例,食管裂孔疝5例。共发现溃疡151个,其中胃底41个,底体交界处12个,胃体中上部78个,胃体下部20个。溃疡位于小弯侧73个,大弯侧36个,前壁22个,后壁20个。病理活检发现溃疡恶变15例,占10.9%。
3 讨论
高位胃溃疡多见于老年人,与年龄的分布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生溃疡的部位由幽门向贲门方向变移。本组统计溃疡的分布以胃体中上部多见,其次为胃底部、底体交界处。考虑与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幽门腺与胃底腺交界线上移、黏膜退行性变等因素导致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以及胃酸分泌增加有关。
临床首发症状以食欲减退、恶心、消瘦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多见,而不是以典型溃疡病的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为主要表现,易造成临床医师的忽视。本组病人中约1/3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反复门诊就诊,而未及时进行胃镜检查,造成诊断的延误。故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对有不典型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应尽早建议进行内镜检查,以免漏诊。
内镜下溃疡的特点多数较浅表,呈圆形或卵圆形,无堤状隆起,与周边界线较模糊,无明显黏膜皱襞特征性改变,活检时大多质地柔软、无僵硬感、无脆性。此类病人应多做活检,活检时注意多取材、取准材、取深材(采用“深挖式”)。如发现可疑病变,应定期随访,动态观察,短期复检,可提高内镜对高位胃溃疡恶变的诊断价值。本组病理活检发现溃疡恶变15例,占10.9%,与一般认为的胃溃疡恶变率2%~3%[2]相比较高,其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内镜诊断体会:位于贲门齿状线以下的小弯移行部及胃底,因胃镜不能置于病灶正前方,只能从病灶侧面观察,进镜时不易观察清楚,退镜时又易一滑而过,直径小于1cm左右的微小病灶,往往漏诊率高。而且左侧卧位检查时,胃体大弯易被胃液覆盖,使病灶观察不清。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可采取先远镜大视野观察胃底,再退镜距门齿约60cm时采取高位“U”形反转法即可清楚窥视胃底及贲门各侧壁黏膜情况,以消除被内镜镜身所遮盖的部位及盲区,提高微细病变的诊断。对小弯移行部、胃底与胃体交界处之后壁等不易观察之处,退镜时重点观察,发现可疑病变及时活检。
[1]李东良,王玉玫,郭晓萍,等.内镜诊断贲门下区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4):255-256.
[2]曹忠铭.胃癌前疾病与胃癌的关系研究〔M〕//.吴云林,主编.胃肠病学临床进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