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制
2011-08-15信卫国叶兴文朱小东杨洪贵
信卫国,叶兴文,朱小东,杨洪贵
(1.泸西县白水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泸西 652404; 2.泸西县旧城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泸西 653403;3.泸西县畜牧兽医局,云南 泸西 652400)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中的疱疹病毒亚科,是引起家畜和某些野生动物发病的传染病病毒[1],对猪的危害最大,每年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9年5月,猪伪狂犬病疑似病例在泸西县白水镇发生,哺乳仔猪出现发热、神经症状,死亡率高等特点,怀孕母猪流产,死胎。为进一步确诊感染病原,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和防治措施。笔者对白水镇的发病猪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通过临床症状、解剖观察和实验室检验。在确诊的基础上采取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做好环境的消毒和卫生工作,对非感染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 5月,泸西县白水镇怀孕母猪和哺乳仔猪大面积发病和死亡,母猪以流产和死胎为主要特征;哺乳仔猪死亡率较高,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笔者对发病较为严重的 15户农户和 1个养猪场各种年龄的发病猪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1.2 临床诊断
对典型临床症状的病死猪进行剖检。
1.3 病料和血清采集
无菌采集流产胎儿的脑、肝、肺、肾、淋巴结等组织分别装于无细菌瓶内,-20℃低温保存;采集 20头可疑猪的血清分离并编号、登记。
1.4 动物接种试验
参照文献[2]方法,采取病猪的肺脏,用生理盐水制成10%的悬液,反复冻融 3次后离心,取上清液皮下接种于健康家兔进行小动物试验。
1.5 实验室诊断
病死猪病料进行常规革兰氏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并提取病料 DNA采用PCR方法检测猪伪狂犬病毒[3];采用华中农业大学病毒研究所生产的猪伪狂犬病乳胶凝聚试验诊断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4]。病料和血清送红河州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省动物疫控中心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对 15户农户和 1个养猪场的调查结果显示:种公猪发病率为 21.8%,妊娠母猪发病率为 42.7%,胎儿流产率为11.2%,死胎率为 51%,产弱仔率为 31.3%。其中 11户有过类似的发病史,2户从市场购入后 1周开始发病而感染自己饲养的猪,感染本病与接触带病猪有直接的关系。
2.2 临床诊断
该次流行病的临床表现为: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产弱仔、木乃伊胎,有时仔猪畸形,但主要见于死胎(死胎率达30%~50%),大部分母猪不发情或配不上,特殊母猪可见外阴部流出粘性分泌物,有臭味。母猪流产前出现发热、精神不振,外阴部有时红肿,1~5 d后出现流产。哺乳仔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呕吐、下痢、食欲不振(尤其下痢呈现顽固性,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部分伴有神经症状,神经症状出现后死亡率可达 90%以上;有的可看见皮肤上出现黑紫色出血点(尤其是臀部、耳尖最为严重,有大量出血斑);如出现顽固性下痢,病程最长,有的可达数月,但多数还是死亡。青年猪便秘,症状轻微或隐形感染,发热、呕吐等症状,病程 4~5 d,多数可以恢复。体温持续升高,有神经症状,病程较长,可持续10 d以上。
2.3 剖检变化
病死仔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肾脏和膀胱有针尖样出血点,出现神经症状的,脑膜有明显的出血、充血和水肿;肝脏和脾脏肿大、出血、有坏死灶;心包有淡红色积液;胃底部有大面积出血,伴有卡他性炎症;脑膜和脑膜下出血,脑脊髓液增多。
2.4 动物试验
采取病猪的肺脏,用生理盐水制成 10%的悬液,接种成年家兔,家兔注射部位奇痒,发病时先用舌头舔接种部位,以后用力抓咬接种部位,使接种部位被咬伤,出血,持续 4~6 h,后期四肢麻痹,病兔衰竭、痉挛,呼吸困难而死亡。通过对家兔接种实验,5 d死亡,死亡症状和猪伪狂犬病症状相同。
2.5 实验室诊断
送实验室诊断,细菌分离培养和涂片检查未见有典型的致病性细菌;猪伪狂犬病乳胶凝聚试验完全凝聚,为阳性反应。提取病料 DNA采用PCR方法检测猪伪狂犬病毒,可得到针对猪伪狂犬病毒gD基因设计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大小为 294 bp,确诊引起本次猪发病的病原为猪伪狂犬病毒。
3 综合防控措施
对发病较为严重的 6个村小组所有存栏猪进行紧急免疫、病猪隔离、环境消毒等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我们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的原则进行,对怀孕母猪和成年猪,采用解热药物和抗菌素治疗可收到一定的疗效,病程也较短;但对于哺乳仔猪,疗效不佳,死亡率也较高。实施紧急免疫,全部注射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疫苗 2头份,新生仔猪在注射前 1周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母猪产前 30 d注射 1次,结合全面的消毒、免疫及隔离措施,取得较好的防疫效果。
4 讨论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确认引起本次较为严重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是猪伪狂犬病毒。接触感染是诱发该病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感染途径为直接接触感染,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误食了带有猪伪狂犬病毒的食物,通过水源或者经过皮肤伤口及黏膜感染,如猪感染后鼻分泌物中有病毒,此时如这些分泌物接触到伤口就可感染发病[5]。此外,本地区本交配种比较普遍,是诱发该病发生和流行的病因之一。
根据调查,饲养管理不好,卫生条件差的村寨,该病的发病率最高,很可能是诱发该病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这次发生的疫情,通过对 20户农户的采样调查,其中有 13户养殖观念落后,饲养管理较差,营养水平不够,所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营养水平,增强母猪的抵抗力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此外,调查发现,所有的猪都没有注射过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只注射过猪瘟疫苗,广大群众对该病的防疫还有很大的盲点,对猪伪狂犬病的防疫认识不足,免疫预防是最有效的保护途径,如何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和增强防疫力度,也是摆在兽医防疫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1] 殷震,刘景华主编.动物病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82-183.
[2] Huang C.J.,Hung J.J.,Wu C.Y.,et al.Multiplex PCR for rapid detection of pseudorabies virus,porcine parvovirus and porcine circoviruses[J].Vet.micobiology,2004(101):209-214.
[3] 张立昌,刘尚高,罗长宝.等.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科技,1996,3(14):21-22.
[4] 陈焕春,方六荣,何启盖,等.猪伪狂犬病病毒 A株的分离鉴定[J].畜牧兽医学报,1998,29(2):156-161.
[5] 陈薄言主编.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