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宁市肉禽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2011-08-15汪正强张园媛

云南畜牧兽医 2011年1期
关键词:禽类致病性禽流感

汪正强,钟 俊,张园媛

(安宁市畜牧兽医站,云南 安宁 650300)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安宁市引进了一批有实力、设备先进的饲料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到 80万 t以上,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饲料工业基地。通过实施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式,推行规范化养殖和标准化饲养,有效地推进了安宁市肉禽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2007~2009年全市出栏禽类连续 3年超过 800万只,比 2005年的 391万只增长了 1倍,肉禽产值连续 3年超过了 2亿元。2009年,全市出栏禽类 804万只,肉禽产值达 2.01亿元,占全市畜牧业产值的 38%,其中出栏 6 000只以上肉禽的规模养殖户达 639户,规模养禽户出栏 761万只,占全市肉禽出栏 804万只的 95%。仅养禽业一项为全市养殖农户增收 1 200万元,户均增收 1.87万元,肉禽规模养殖户每饲养出栏 1只肉禽盈利 1.5元,养禽业已成为安宁市仅次于养猪业的第二大畜牧产业。

2 建设实施措施

2.1 大力引进养禽龙头企业

为了促进和带动安宁市养禽业的发展,安宁市积极引进昆明正大、昆明利之源、云南神农、昆明新希望、云南神鹏公司等一批养禽龙头企业入驻安宁市,加入到我市肉禽产业化进程。按照市场规律,从供种、饲料、技术等将产业做细做精,形成多家竞争与合作,良性发展。各家龙头企业为了在市场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确立了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和合理的价格体系,采取产品直销方式。通过和规模养禽户签订养殖协议,降低市场风险,以最大的利润份额确保养殖户的利益,最终实现公司和农户双盈,极大地带动了我市肉禽产业化的发展。2007年安宁市出栏肉禽 816万只,2008年出栏 811万只,2009年出栏 804万只。2007年,全市和龙头企业对接,实行标准化养殖,年出栏 6 000只以上的规模养禽户达 602户,2008年发展到 619户,2009年发展到 639户。肉禽规模化养殖出栏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2007年占 92%,2008年占 93%,2009年占 95%,同时,农户散养的肉禽比例逐年下降,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我市肉禽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我市肉禽产业的发展。

例如最大的肉禽养殖龙头企业——昆明利之源禽业有限公司,从 2005年入驻安宁市以来,通过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和稳定的养殖收益,不断赢得广大养殖户的信任,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公司资产从注册的 200万元发展到近3 000万元,年带动农户 447户,年回收的商品鸡达 343万只,年创造养殖产值 8 760万元,养殖户年获利 791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宁市优秀龙头企业,2008年被评为昆明市“农业产业化 50强龙头企业”,受到了安宁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2.2 推行公司+农户+标准化的饲养模式

在安宁市肉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过程中,改变了相对分散、传统的养殖模式,积极扶持和引导养殖户和龙头企业对接,推行标准化饲养。龙头企业负责全程技术跟踪和指导,养殖户提供房屋和劳力饲养,并认真做好饲养记录,及时解决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风险,在全市大力推广公司 +农户+标准化的养殖模式。

(1)养殖户要有固定的养殖地点,建盖符合要求的厩舍和房屋,厩舍和房屋要有保暖设施,通风透光,四周有排水沟,有配套的水、电、路等基本设施,坚决杜绝大棚和户外养殖。

(2)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厩舍建设,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免疫程序,统一用药和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商品禽。

(3)推行分批饲养,全进全出。养殖户饲养的肉禽,从育雏、育成到出栏,实行分批次饲养,全进全出,即饲养出栏一批后,全面清扫和消毒,空舍 15 d后,再饲养第二批,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

(4)做好病死禽类的无害化处理和粪便清运,防止环境污染。规模养禽户在饲养过程中对病死的禽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深埋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饲养和出栏一批禽后,及时清除所有粪便并进行有机肥处理,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3 加强对规模养禽的规划和审批

按照统一规划、分类集中、长期发展的要求,安宁市禽类产业化发展重点以八街、县街、禄脿、青龙 4个镇为主,其它镇(街道办)为辅,在安宁城区、工矿生活区、风景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内禁止发展规模养殖,禁止在距种禽基地 3 km范围内进行规模化禽类养殖,以确保种禽基地的安全。严格控制利用荒山、荒坡进行规模在 500只以上的禽类户外散养,严禁使用塑料大棚养殖。

年出栏 6 000只以上规模养禽户须经村民小组、村委会、镇(街道办)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审核,镇(街道办)政府批准方可动工建设。

2.4 建立长效机制,搞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确保肉禽产业化健康发展

按照省、市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要求,安宁市从 2006年 1月起利用国家免费发放禽流感疫苗的时机,对全市所有规模养禽户进行电脑建档管理,养殖户凭进鸡发票领取疫苗。经过 3年的运行,到 2009年 12月,跟踪管理的规模养禽户累计达 1 800多户,存(出)栏家禽 3 500万只。对每户饲养户的进鸡时间、鸡苗来源、饲养数量、禽流感免疫时间、疫苗生产厂家、批号等进行认真记录,根据禽类存栏数量发放禽流感疫苗,指导养禽户按规范程序开展免疫。同时还对所有规模养禽户做好养禽人员登记和情况调查,并将人员调查情况及时传送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利于疫控中心做好禽类密切接触人员的预防工作。规模化禽类养殖已实现了100%的程序化免疫,为全市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建立起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监测、监督、服务、预警五位一体的防控网络。通过建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长效防控机制,确保了安宁市肉禽产业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3 安宁市肉禽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3.1 养禽户增收效果显著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安宁市肉禽经济效益显著。2009年,全市出栏禽类 804万只,肉禽产值达 2.01亿元,占全市畜牧业产值的 38%,仅养禽业一项为全市养殖农户增收 1 200万元,户均增收 1.87万元,规模养殖农户每饲养出栏 1只肉禽平均盈利 1.5元。其中昆明利之源养禽有限公司 2009年在我市发展带动养殖农户 447户,饲养和出栏商品肉鸡 343.42万只,养殖户全年获得利润790.94万元,每只鸡盈利 2.49元,户均获利 2.24万元;云南神农有限公司 2009年在我市发展带动养禽农户 71户,饲养和出栏商品肉鸡65万只,养殖户全年获得利润 150万元,每只鸡盈利 2.3元,户均获利 2.11万元;昆明新希望公司 2009年在我市发展带动养禽农户 70户,饲养和出栏商品肉鸡 50万只,养殖户全年获得利润 130万元,每只鸡盈利 2.6元,户均获利 1.86万元。肉禽产业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市规模养殖业的发展,产业化效果明显,农户增收效果显著。

3.2 转移和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据初步统计,在肉禽产业化的发展带动下,安宁市从事规模化肉禽生产和在龙头企业打工人员达 3 100人,肉禽产业化的发展促进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有力地促进安宁市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通过肉禽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和建立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长效机制,安宁市肉禽规模养殖户的禽类做到了100%的程序化免疫,有力地促进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多年来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动物疫情的突出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养禽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防控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督查组和省、市检查组的多次高度评价,高致病性禽流感长效防控工作达到昆明市的先进水平。

3.4 有力地促进了安宁市肉禽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通过肉禽产业化的发展,我市肉禽规模化养殖的比例逐年提高,2009年肉禽规模化程度达 95%。肉禽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肉禽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猜你喜欢

禽类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FAdV-4分离株fiber2结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分析
冬季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禽流感
鸡大肠杆菌的血清抗性与致病性检验
台湾地区及多国发生禽流感,以色列发生新城疫
发现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