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霉菌毒素及其控制的认识误区

2011-08-15范鑫宏

云南畜牧兽医 2011年1期
关键词:吸附剂霉菌毒素

范鑫宏

(龙陵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龙陵 678300)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二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中毒症是由霉菌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目前国外养殖企业已将霉菌毒素和细菌、病毒、寄生虫并列为养殖四大类疾病。

我国养殖企业自 2003年以来逐渐认识到霉菌毒素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对霉菌毒素的深入研究,以及受到一些商业企业的误导,造成许多霉菌毒素防范的误区。通常可以用合理的成本预防控制的霉菌毒素问题,现在在养殖企业却造成了急性危害,花费了大量精力、物力但却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为了正确认识霉菌毒素,更有利于养殖场和养殖户对霉菌毒素的防范工作,在此,特发表个人观点,以供养殖企业参考。

误区一:重视对霉菌毒素的处理而忽视对霉菌的预防

霉菌毒素是农作物或动物性蛋白因霉菌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控制霉菌的污染和生长是过程控制,处理霉菌毒素是结果控制。因此,应重视对霉菌的预防。控制饲料发霉是当今饲料生产上不可忽视的环节。

(1)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一般认为,饲料含水量在 12%以上、相对湿度80%~90%和温度 10~40℃就足以使霉菌生长和增殖。要控制饲料中霉菌的生长,首先就要控制好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谷类水分含量一般不应超过 14%,应尽量选用籽实完整的谷物,对于破损的谷物特别注意其含水量。

(2)在含水量 12%的正常饲料中,一旦由于代谢水生成,饲料中的含水量会迅速升高,使霉菌得以大量生长繁殖。因此控制好饲料仓库的温度和湿度的同时,还要尽量保持饲料籽实的新鲜,避免长时间贮存。

(3)饲料粉碎过程中会产生摩擦热,若不加以控制,温度升高会引起明显的水分延移,寒冷季节会更严重。内外温度的差异会使水分凝结在粉碎室内壁,从而促进霉菌的生长。使用空气辅助锤片式粉碎机会减少热量的产生,防止水分的凝结。制粒后饲料应保证充分散热后再贮存,以防因温差而导致的水分凝结。

(4)在饲料加工和传送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饲料结块在饲料加工设备的某些部位,这些残留的饲料往往霉变严重,在饲料加工过程中会把霉菌传播给新制饲料,造成更大范围的霉菌污染。为避免这种情况,应经常检查饲料加工设备,将霉变、结块饲料及时清除。

(5)在饲料原料和饲料储存过程中使用化学防霉剂抑制霉菌具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应用的防霉剂主要有 3类:有机酸类如丙酸、山梨酸、苯甲酸、乙酸等;有机酸盐或酯,如丙酸钙、苯甲酸钠、富民酸二甲酯等;复合防霉剂主要是由多种有机酸组成的复合物,如“霉敌霸”是由山梨酸、富马酸、丙酸钙、硅酸钼、氧化钠等组成。如饲料加 0.03%丙酸及其盐类,通常将其喷洒在饲料中。国外较普遍采用的是添加苯甲酸钠。

(6)据报道,国外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和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①防霉包装:日本最近采用一种聚烯烃树脂材料做成含有 0.01%~0.05%的香草醛,可使其缓慢挥发到饲料中,以防霉变。加之香味的作用,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对增进食欲有很好的效果。②射线照射:美国研究人员采用 1×10拉德的 γ射线对鸡饲料进行处理。尔后将饲料放在温度为 3℃、相对湿度为 80%的条件下存放 1个月,结果未发生霉变现象。

误区二:对霉变饲料只重视霉菌毒素而忽视霉变饲料的营养损失

霉菌在饲料中生长繁殖需要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在微生物酶、饲料酶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饲料组成成分发生分解,从而导致饲料营养价值的严重降低。霉变后的饲料中粗蛋白质消化率降低,甚至使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为零或负值。例如,冬小麦感染赤霉菌后脂肪和淀粉的含量降低;有的霉菌可使被感染的谷物中维生素B1、E或某种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下降。据估算,饲料如果长有明显的霉菌,其饲用价值至少降低 10%;饲料的霉味越大、变色越明显,营养损失就越多。因此,在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和饲料原料时,除了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以外,还必须注意补充营养。

误区三:对霉菌毒素危害的本质认识不清

目前养殖企业对霉菌毒素危害的认识,往往仅关注临床疾病反应(如母猪繁殖障碍:发情,流产,便秘;采食障碍:生长缓慢,采食量低;肠道损伤),而忽视了霉菌毒素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危害——免疫抑制。

霉菌毒素在低剂量时就可以导致动物免疫抑制,造成淋巴 T、B细胞坏死,抑制了免疫系统对病原的识别及抗体产生。因此很容易诱发多种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提示养殖企业在预防疾病的工作上必须时刻保证无霉菌毒素污染才可安全。当发现猪场出现诸如疫苗免疫失败,猪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病等疾病频发时,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外,应对霉菌毒素进行防范。

误区四:发生霉菌中毒后只重视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而不重视解毒和提升免疫机能

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可引发疾病,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主要造成肝脏、肾脏的损害以及肠道出血、腹水、消化机能障碍、神经症状和皮肤病变,以及表现繁殖障碍等;特别是破坏免疫系统。因此,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后,应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消除毒素的危害,同时,应使用药物修复受损的器官和提升免疫力,尽快恢复生产性能。

误区五:混淆防霉剂与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概念

防霉剂的作用是防止霉菌在饲料中的生长,进而防止饲料营养成份的损失和霉菌毒素的产生;而霉菌毒素吸附剂的作用是将已经产生的毒素吸附掉,从而防止动物吸收这些毒素,或者加入吸附剂以吸附饲料在贮藏期内可能产生的少量毒素。未霉变饲料中如果不加入防霉剂,霉菌就有可能在贮藏期内生长并产生大量毒素,在吸附剂达到饱和之后,吸附剂就不能再起作用了。而在已经产生一定霉变的饲料中(特别是饲料的原料就已经有一定霉变时),只加入防霉剂虽然可以抑制霉菌的进一步生长,但已经产生的霉菌毒素仍然会对畜禽产生毒害,这时只能通过加入毒素吸附剂来减轻或消除这种毒害了。因此,两者的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误区六:霉菌吸附剂不吸附营养

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大多为蒙脱石,其本质就决定了其或多或少肯定会吸附营养物质,只是由于采用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不同,吸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量有所差别而已。本人就遇到多例由于大剂量长期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而造成动物营养缺乏,生长不良的情况。最严重一例为某一猪场,在饲料中长期大剂量(1 kg/t)添加某一著名进口品牌的霉菌吸附剂,结果小猪总是长不好,表现为消瘦、被毛不光滑、关节炎。而老板一直认为是饲料产家提供的预混料有问题,结果换了四家饲料厂的饲料,仍然没有解决问题。

误区七:使用方法和剂量的误区

霉菌毒素吸附剂的使用剂量与方法应根据霉菌的污染程度来决定,不使用不行,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也不好。最好加强检测和监控,根据饲料原料霉变状况和所选择使用的产品,确定最佳剂量和方法,决定是间隙添加或是长期添加。

误区八:霉菌毒素吸附剂选择误区

针对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污染和霉菌毒素中毒时有发生,产品的选择使用是养殖业界面临的问题。选择产品时,大多大型养殖场主要是品牌导向,而很多小型养殖场主要是价格导向。好的产品也是安全、有效、经济、全面。

有些劣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会吸附饲料中的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维生素(尤其是 B、C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如磷、钙等)等,从而大大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另外,有些霉菌毒素吸附剂会受到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的污染,所选择使用的产品应不含有害物质,其次要耐受饲料加工、储存的影响。因此应选用优质、工艺先进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对霉菌毒素中毒后的产品选择应注意产品应有全面性,即选择的产品不仅可以吸附霉菌毒素,还要具有提升机体免疫力,修复受损肝肾机能的功能。

猜你喜欢

吸附剂霉菌毒素
铜基改性吸附剂对磷化氢的吸附去除研究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HNT/Fe3O4-HA 纳米吸附剂对水中Cr(VI)的去除研究
净水污泥柠檬酸钠改性焙烧制备陶粒吸附剂及其对废水中氨氮吸附性能的研究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