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拳研究

2011-08-15

武术研究 2011年9期
关键词:壮族武术广西

杨 琴

(钦州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广西壮拳研究

杨 琴

(钦州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从民族学、生态学、社会学角度出发,对广西壮拳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壮拳积淀了浓厚的壮族文化底蕴,受到壮族地区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结构、心理结构等影响,是广西壮民族文化特有的人文景观,反映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蕴涵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宗教观等,体现了壮族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面貌。对壮拳进行保护与发展,将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发掘、继承及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拳 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的繁衍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武术,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同时也维护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了少数民族武术的普及和发展。壮族人民在自己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武术文化。

1 壮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特征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热潮,诸多传统武术被挖掘整理。适值“广西国际民歌节”、“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国际性节日在广西的开展,广西壮拳完整技术体系可趁此机遇将挖掘整理,凸显其实健身价值中技击价值、军事价值以及体育人文价值等。

1.1 壮拳的特点

壮族人民的气质特点、人的个体差异以及壮族人民生活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决定了壮拳的风格。壮拳动作粗犷,形象朴实,功架沉实稳健,拳式刚烈,步法稳固,动作紧凑。多短打,腿法较少,擅标掌,多跳跃,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常鼓劲而使肌肉隆起,以发声吐气而助长发力,发音一般为壮语,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翻腾不息的内在功力。其中,壮拳的招式多为象形动作,壮民在长期的狩猎中,观察各种动物的站立、奔驰、蹲伏、闪展腾挪的姿态和特征,模仿豹的跳跃、鹤的轻盈、蛇的柔性。随着壮拳在实践的深入,又拓展了狮、象、猴、马、彪五形,形成了壮拳“十形”,丰富了壮拳“动作姿态美”的内容。由于强调实战性,壮拳巧妙的将农村生活结合起来。在壮拳兵器中,不仅有常用的棒、双刀、棍,也有板凳、扁担等常用劳动工具,展现出浓烈的乡土气息。

1.2 壮拳的“活态”文化土壤

上世纪80代初,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积极扶持下,原国家体委召开武术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挖掘传统武术,抢救武术文化遗产,是当前的急迫任务”的工作目标,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挖掘领导小组和地方各级体委武术挖掘组,开展武术史上空前的“普查武术家庭,抢救武术文化遗产”的工作。这一时期,广西区武术挖掘整理小组,将壮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和整理,将其列入《广西拳械录》一书。在历史的长河中,壮族先民形成尚武的传统习俗,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善于用本民族的武艺征服敌人。在封建土司制度下,壮族先民苦练武技,用来打击外来侵略者,保卫民族生存。多次胜利的战争,促进了壮族人民的觉醒,提高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人们的尚武精神和武术技巧。随着时代的变迁,壮拳在社会上又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并不断得到改造和发展。它曾是御敌防身之术,锄暴安良之法,也是抗击倭寇之战略。

1.3 壮拳的历史记载

古代壮族先民在断崖陡壁上绘制的壁画中,以宁明花山壁画最为著名。壁画上有人形、兽形和圆形图案等,人物画像居多。壁画上的人物有大、中、小之分。最大的人物画像身佩环首刀,站立在马(或猛兽)的背上,形态生动、逼真。壁画中身高体壮的武士,从侧面也反应出当时的壮拳对提高军事素质有着良好的作用,也表现了壮族人民具有崇尚勇猛顽强的民族荣誉感及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民族心理和尚武精神。壮族先民从无数次战争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特色突出的战略战术,内含许多价值极高的军事辩证思想,实属壮族人民长期实战经验的结晶。

2 壮拳形成的具有非物质文化遗的“活态”文化土壤

2.1 壮拳的形成

壮拳与壮族人民生产劳动、战争格斗以及生活环境的发展和演变联系紧密。原始部落和联盟之间由于利益的冲突,于是便开始了战争。原始战争的出现,加速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壮族先民的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武力冲突,一些部落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和猎物,在“都老”的领导下,组织成一支战斗的队伍去迎战侵略者。若他们出行远战,则用弓弩箭和投掷器,如矛、飞砣等;近战则使用棍棒、刀剑、斧等。凡是能用于战斗的任何生产工具都会成为战争的武器,而当没有这些武器时,他们就赤手空拳地与敌搏斗。同时壮民为了个人及部落的生存,也总是把从战争实践中获得的一切技能、知识和经验不断地加以总结,并不断丰富,加以提炼传授给下一代,于是在这些战争实践中产生的搏击技能和方法得到有效的促进。壮族原始武术套路、功法因而得以形成。

2.2 壮拳历史发展阶段

壮族的传统武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1976年,贵港县罗泊湾出土的西汉时期的漆绘铜盘,绘有四组技击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器械交锋、徒手搏击,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广西的武术活动。壮拳按历史进程可以分为3个时期:古代壮拳、近代壮拳和现代壮拳。

2.2.1 古代壮拳

古代壮族武术也称为格斗壮拳、军拳。指在壮族地区出现远古时期至“改土归流”前的壮族武术。这一历史时期,壮拳为古代壮族军队训练用的武术。壮兵是由广西羁縻州峒的“峒丁”发展而来的。在羁縻州的制度下,各地方首领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及与各种势力进行的武装战争组建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在系统的训练下形成巨大的战斗能力。“狼兵鸷悍,天下称最。”壮族先民的勇猛善战是举世闻名。古代壮拳的主要特点:(1)拳法古朴、拙力,单个动作干脆利落,但多个动作组合之间衔接性、协调性、观赏性较差。(2)壮拳凶狠,强悍,讲求本能需要,招式变换的风格是战场格斗厮杀的需要。这一时期的壮拳与外界交流较少,受外来拳种的影响较小,保持相对独特的风格和完整的内容。

2.2.2 近代壮拳

近代壮拳是指明清的“改土归流”后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期壮族武术,约有400年的历史。明清经过“改土归流”后,广西区域内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土司制度的瓦解,作为“峒丁”的壮兵也自然不复存在,壮拳不再作为训练士兵的内容。明清时期火器的普遍使用,改变了战争的基本战斗模式,削弱了武术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壮拳逐渐从战争走到民间,脱离战争主体后的壮拳逐渐朝两个方向演化:一部分演化为民间舞蹈,祭祀表演,诸如:扁担舞,师公戏。另一部分的壮拳逐渐演变成地方南拳,仅有少部分得以保存下来。这一时期壮拳大部分趋于融合、转移。在融入南拳的文化大熔炉中,出现了“南拳化”的壮拳。沉酣稳健,拳势刚烈,舒展大方,连贯,节奏分明,讲究弓、马、手等的南拳技巧,具有一定的实战性及观赏性。

2.2.3 现代壮拳

现代壮拳主要指从建国到今的壮拳,这段时期的壮拳发展开始走向没落,大量原始壮拳招式在这段时期失传。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组织广大武术工作者进行对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壮拳的价值逐步被人们所重视,为了更好的利用其价值,把壮拳与现代武术相结合,使壮拳走上的现代之路。2001年广西民族运动会在壮乡武鸣举行,创编的壮拳与现代武术相结合,适应中学生锻炼的需要,体现了健身价值和防身价值。在南宁是“民运会”500名中学生集体演练现代壮拳。2002年在桂林市、2006年在河池市,分别举办广西民族运会,开幕表演将现代壮拳被列入自选表演项目,扩大现代壮拳的影响力。

2.3 壮拳在古代战争中的应用

壮拳的雏形出现于古代的频繁战争中。早在公元前221年,壮族先民西瓯人抵抗秦始皇派兵南下的战争中,曾利用易守难攻的高山丛林,运用类似于现代游击战,抗击秦军。在宋、元、明、清四个王朝代,中央王朝为了保持社会安定和国家的统一。在我国南、西南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普遍设置施行土司制度,采用册封有威望、有势力的人为首领,划其各自领地并维持其内部原有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和经济形态。广西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大约开始于北宋,确立于元代,发展于明代,消亡于清末民初。壮族人民从无数次战争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特色突出的军事战术,内含许多价值极高的军事辩证思想,是壮族人民长期实战经验的结晶。其中,以宋代的“侬智高兵法”和明代的“岑家兵法”最具代表性。

3 壮拳面临的“窘境”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条件大大提高,生活环境越来越安定,不会因获取食物而去拿生命换取,开始学会享受生活。对于“原生态”的壮族武术,人们更希望欣赏“击”的艺术,而非“击”的结局,人们练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进行厮杀,更多的是为了强身、防身,了解其文化背景。同时,壮拳与许多著名拳种相比较,如:洪拳、行意拳等,壮拳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联系不够密切,对于本民族武术文化部分还停滞在原始的认知上。从壮族地区流传下的拳谱和拳诀中我们可以发现,没有对拳法、拳理进行科学梳理和深入研究,甚至有些还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直接影响着壮拳的传承;没有较为详尽、规范的文字资料可以参考,导致壮族武术文化特性不断流失,其技艺乃至绝招面临消亡的危险。

4 结语

大量的历史记载,充分说明壮拳在壮族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壮拳在军事中的应用。瓦氏夫人带领壮族士兵抗击倭寇,屡屡立下战功,并把壮族武术的表现形式、技击原理和兵法战术思想带入了中原地区,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壮拳凸显出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特征,也体现出尊师、谦和、忍让的武德。借鉴已经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武术,如:少林武术、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回族武术、邢台梅花拳、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等保护经验。2005年4月1日,壮族打扁担、板凳龙、壮族抢花炮、抛绣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相继列入广西区级、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鉴以上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非遗”名录的成功经验,结合壮拳的实际情况,可用于壮拳的申遗工作当中去。因此,广西各地体育和教育部门都要重视壮拳的发展,在挖掘的基础上成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研究机构,对壮拳理论作系统的研究整理,促进壮拳的普及和发展。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多元化发展,促进广西壮族传统体育与东盟国家各国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广西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杨 琴.广西壮族武术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4).

[2]刘德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3]张延庆. 从瓦氏夫人抗倭看西南少数民族武术与中原武术的交流与融合[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

[4]张延庆.从土司的军事制度看壮族武术的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5]文 龙. 壮拳无敌——李天佑上将与武术[J]. 精武传奇2003(1).

[6]肖 清.南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挖掘与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1).

[7]王德磊.中国武术现代流变历程及其规律探索[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4).

[8]广西省武术挖掘整理办公室.广西拳械录[C].广西省武术挖掘整理办公室,1985.

Research on Zhuang Wushu

Yang Qin
(Schoolof P.E.,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 Guangxi535000)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paper analyzes th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of Wushu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rom the ethnological,ec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The analy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Zhuang Wushu has a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s i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economic and psychological structures of the region.Being a special cultural heritage,Zhuang Wushu reflect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Zhuang sports culture,which implies Zhuang people's living habits,customs and religion.Moreover,the Wushu embodies the perseverant and unswerving spirit of the Zhuang people.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Zhuang Wushu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humation,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versified minority Wushu in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huang Wushu traditional culture

G85

A

1004—5643(2011)09—0052—03

杨 琴(1985~),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壮族武术广西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中华武术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武术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