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例高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体会

2011-08-15杨聪林王建龙张雄文许丽芬杨艳芬

云南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退行性椎管节段

杨聪林,王建龙,张雄文,徐 松,许丽芬,杨艳芬

(玉溪市人民医院 骨科,云南 玉溪 653100)

随着社会老年化,高龄腰椎管狭窄患者不断增多,其多节段较单一节段的椎管狭窄从诊断到治疗上更复杂、更棘手。了解并掌握其特点对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由于老年病人全身体质的特殊性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决定了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青壮年不同,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45例70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病人,其中2个节段以上的腰椎管狭窄病人共21例,并进行手术治疗,现将其特点、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70~86岁,平均78岁;病程最长为30年,最短的1个月,平均36.4个月;2个节段狭窄的9例,3个节段狭窄的10例,4个节段狭窄的2例;伴退行性脊柱滑脱有7例,退行性侧凸或后凸共5例。

临床表现:慢性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和双腿麻木19例。马尾综合症3例,大小便困难,鞍区麻木。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下7例,70°以上14例。肌萎缩6例,肌力下降7例。下肢皮肤痛觉减退18例。下肢反射减弱或消失15例。

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人均行腰椎6位片,CT及MRI检查以明确诊断,21例病人均显示多节段椎管狭窄并有相应的神经根、马尾受压及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与影像学不符合,诊断不明确的排除在外。

伴随疾病的处理:高龄病人多合并有多种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支炎肺气肿等,本组病例中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如心超、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动态血压及心电图,并对相关疾病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内科疾病稳定后方可手术,围手术期注意患者的补液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后正中入路减压,术前保留尿管,由于本组21例病人多节段椎管狭窄严重,其部分伴有腰椎滑脱及侧凸、后凸不严重,故均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隔合术。直视下充分减压,有效矫正腰椎的生理曲度和侧后凸畸形,后外侧植骨需骨量多,咬成小碎块,与周围去皮质化后的骨质充分接触,才能达到有效的融合。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予抗感染,甲泼尼龙160mg静滴3d,卧床休息1周后戴腰围起床话动,指导病人行腰背肌,下肢功能煅练,防治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恢愎。

疗效评价:参照Nakai分析标准[1],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完全恢愎正常生活;良: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有轻度腰腿痛,不能完全恢愎正常生活;差: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不能正常生活。

结 果 本组21例病人中有19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术后复查X线示:内置物位置良好,植骨量充分,术后1~3d大多数患者腰腿疼痛不同程度改善,手术综合评价参照Nakai分级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

讨 论 一、发病机制:高龄腰椎狭窄通常源于椎间盘和小关节的退变,长期的轴向压力和旋转应力使脊柱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代偿性出现椎间隙狭窄,小关节肥厚,椎板黄韧带增厚和骨赘形成,致椎管狭窄,尤其侧隐窝狭窄。同时由于老年人腰椎活动范围下降,活动中心上移[2,3],增加了多节段退变狭窄的比例,症状迁延复杂,缓慢渐进,是高龄患者较普遍的现象。

二、临床特点:高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有以下一些特点:1.病因复杂,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大多是多个因素同时存在造成的狭窄,手术治疗应兼顾椎管减压和腰椎稳定性的重建。2.病史迁延,病情多变,病史多起于成年,经历多个演变过程,进入高龄病情加重。3.临床表现有神经卡压,马尾综合征,又表现有间歇性跛行,症状、体征复杂化。4.合并有多种老年性疾病,要加以识别和处理,提高手术耐受性,充分评估预后。

三、手术选择及治疗要求,高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由于临床表现复杂,伴随疾病多,手术风险大,疗效不满意,很多临床医生因担心意外情况发生而放弃手术,使很多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被迫保守治疗,造成患者长期生活质量下降,根据众多文献报道,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效果较佳,所以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笔者认为70岁以上的高龄腰椎管狭窄患者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认真术前准备,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一般情况下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考虑手术:⑴活动后腰腿痛明显影响生活、工作,经系统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改善者;⑵进行性跛行加重,站立时间日渐缩短者。⑶神经功能出现明显缺损者。对高龄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何种手术方式目前还存在多种争议,由于老年人身体情况差,以多节段狭窄为主。笔者认为应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本组所选择的21例病人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手术效果满意。

总之,高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病人病情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手术方式的选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金标准,对于手术过程主要强调结构破坏的有限化,椎管减压的有效化,减少盲目性过大创伤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6]。

[1]NAKAI O,OOKAWA A,YAMAULA I,et al.Long-term roentgenographic functi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ho treated with wide fenestration for central lumbar stenosis[J].J Bone Joint Surg(Am),1991,73(8):1184-1194.

[2]李晓东,秦德安,张佐伦,等.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诊治[J].实用骨科杂志,2001,10:319-320.

[3]董宇启,董英海,周健.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J].临床骨科杂志,2004,7:161-162.

[4]刘付明.退行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定位诊断[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651-654.

[5]贺学军,范友兵,孙卫东.双侧多节段开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J].颈腰痛杂志,2005,26:39-43.

[6]刘艺,陈金传,李钦亮.穹顶形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814-816.

猜你喜欢

退行性椎管节段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