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我国高尔夫公众球场发展因素的思考

2011-08-15张依繁

运动 2011年12期
关键词:大众化高尔夫球场

张依繁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制约我国高尔夫公众球场发展因素的思考

张依繁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本文以我国首家公众球场深圳龙岗公众球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公众球场现状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我国高尔夫公众球场发展的困难和出路,为促进我国高尔夫公众球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推动高尔夫大众化的深入开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高尔夫;公众球场;发展现状

1 公众球场的概念

1.1 美国公众球场的概念

美国的公众球场可以分为4类,即“日收费球场”“半私人球场”“市政球场”“军用球场”。“日收费球场”也可称为“业主所有制公众球场”,是指球场为业主所有,不发行会员证,面向社会公开开放。“半私人球场”的基本概念是球场为业主所有,业主把球场的使用权分售给若干个会员,会员在约定的年限内(一般是按球场的土地使用年限)可按约定的权益优先使用球场,业主对球场的盈亏负全部责任,球场在满足会员的权益之后,可将球场对外开放经营。“市政球场”(可以说是纯粹意义的公众球场)是指一种由政府财政投入的市政设施,并向社会大众开放,不发行会员证的球场。

1.2 我国公众球场的概念

简单而言,公众球场意味着向社会公众开放、不发行会员证的球场。所谓的公众球场有两层含义:第一,球场是公立的,是政府、集团或公益机构对社区或当地公众的提供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一部分;第二,打球消费价格低,球场经营以不亏本少赢利为原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和美国的对公众球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本文指的公众球场和美国的“市政球场”定义最为相似。因此,“市政球场”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众球场。

2.1 我国公众球场的发展情况

在国外,公众球场的经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政府出地,企业投资,企业经营一定期限后交换给政府向公众开放;另一种是政府出地又出资,完全由政府建设,建设后委托专业公司管理向公众开放。其中,作为我国第一家公众球场的深圳龙岗公众球场是完全由政府投资的,是深圳龙岗区委宣传部(文体局)辖属的事业单位。深圳华侨城球会则是18洞是公众球场,18洞是私人球场,这是政府派由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去完成的项目。而深圳光明球场是采用BOT的模式进行招标,全部由企业投资和经营,这是政府既为完善社区的运动健身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境,又为政府节约财政资金探索一条新路子。

2.2 我国公众球场的发展问题

2.2.1 顾客缺乏对公众球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收费较低,维护成本有限,打球人次众多,从而也造成球场品质较低、管理比较粗放、设施比较简陋,这些都还将是打球者心目中公众球场的标志性特点。顾客去公众球场消费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如果球场只是一味地打价格战,而忽视球场的品质的话,只会造成顾客的流失。由于公众球场不销售会籍,只接待散客这样会导致来消费的顾客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带来的连锁反映是来打球的人会像走场一样,不经意间会对球场的草坪造成破坏,导致球场的维护成本加大,不利于公众球场的经营。

2.2.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虽然说公众球场属于公益性球场,但是为了维持日常的经营开支(如球场保养、行政管理、建筑保养),在打球费用低的前提下,必须依靠稳定的客流量来维护开支,但是公众球场的目的是促进高尔夫运动的大众化,这样的定位促使公众球场的价格不能太高,并且没有固定的客源,公众球场必须以良好的口碑来吸引客户,以达到足够的客流量。由此带来的难点是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前提下发展公众球场,相对会员制球场,公众球场的经济任务要低于会员制球场,但是社会责任却高于会员制球场。

2.2.3 公众球场数量少,政府缺乏建设的主动性全国仅一家公众球场的现状是我国公众球场不能迅速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公众球场数量少,导致人们对公众球场没有确切的认知和理解,公众球场的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没有更多的经验可循,现有的几家球场也只能根据自己的探索寻求球场发展的道路,政府对公众球场投资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该项运动在本地的普及性以及这项运动的发展潜力。

2.2.4 我国人均收入低,制约消费水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GDP低,虽然公众球场的打球费用能控制在500元以内,相对于会员制球场其价格也有所下降,但是这样的打球费用仍然让一般工薪阶层不愿接受,高尔夫在普通百姓眼里依旧是一项贵族运动。经济学家迟福林说:在未来10年内,区域不均衡发展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特点,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将越快,而喜欢或者接受高尔夫的人口也将快速增加。中、西部地区虽然有辽阔的土地来建设公众球场,但是经济发展缓慢,政府无意识建设公众球场,这些欠发达的地区政府的资金比较紧缺,政府的财力、物力、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上。

2.2.5 官办色彩浓厚,行业不规范目前国内大部分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层不由专业人才操盘,而由政府关系雇佣人员,我国的高尔夫政策并没有对公众球场、会员制球场做出明确的区别对待,各个球场在定位上也很模糊。现阶段我国还缺乏针对高尔夫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高尔夫无法可依的状况存在已久,在政府的干涉下,高尔夫球场的土地、用水等价格都不菲。球场为了经营生存,只能提高价格,由于建设公众球场必须以政府为背景建造投资,所以当地政府要能提供土地和土地优惠,并且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2.2.6 高尔夫文化认识不客观,宣传引导有误区目前,我国,人们不是本着对高尔夫文化的向往去消费高尔夫的,而更多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认为消费高尔夫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给公众一个非良性的印象;对高尔夫缺乏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在舆论上造成对高尔夫的误解,以至于认为高尔夫是一项贵族娱乐项目。从高尔夫协会在体育总局的注册,便说明它是一项大众体育运动。由于没有政策的扶持才导致高尔夫建设成本过高,运营成本过高,进而导致高尔夫的收费过高。

3 我国公众球场的发展出路

3.1 改善软硬件设施,稳定客流

针对球场自身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析出公众球场可以推出不同种类的消费卡,如年卡、月卡等,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来稳定顾客的流量,培养顾客对球场的忠诚度。在活动方面,公众球场可以推出一系列活动,如一杆进洞奖、“长打王”等。通过活动加强顾客之间的交流。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指导顾客科学、合理地对设备进行使用,与前来打球的顾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使设备得到更好的利用。

3.2 合理选择地区,率先发展公众球场

在经济发达、高尔夫发展较快的地区如(如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等),率先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尽快规划建设适量的公众高尔夫球场。通过加快公众球场的建设促进中国高尔夫大众化事业发展。

3.3 严格选址要求,实现“变废为宝”

政府部门要严格球场选址要求,控制占用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鼓励在荒地、滩涂、山坳等不宜耕作的土地以及垃圾填埋场和废弃矿场等地建设公众球场。在美国,高尔夫是扶持项目,政府将一些荒地、废地无偿给开发商投资兴建球场,并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使许多垃圾死角变成了绿洲现在有些球场因为占用耕地而备受指责。龙岗公众球场就是利用荒地、山地建设起来的。加强规划管理,解决好水土资源矛盾的问题将高尔夫球场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合理建设公众高尔夫球场和社区高尔夫球场,在城市绿化隔离带可规划建设这种球场,既可减少政府绿化投入,又可解决就业,还可有税收。

3.4 健全行业规范,加强政府引导

建议由有关政府部门吸纳高尔夫从业人员和专家意见,推出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球场,需要球场在定位上有差异化,让高尔夫的发展能够有章可循并为公众型球场开绿灯;各级高尔夫协会应该发挥协调政府关系的作用,及时将建设大众球场的声音传达给政府;通过举办高尔夫大众化论坛,举办公益赛事,讨论和协调高尔夫大众化发展问题,为高尔夫大众化发展铺平道路。

3.5 传播高尔夫文化,树立正面形象

首先要让社会公众在观念意识上对高尔夫有大众化概念,通过业内业外的正确理念的宣传,让高尔夫文化正面形象深入人心,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特别重要的是要彰显体育运动的本质,面向大众,并且让更多得人认识到公众球场的普通球场的区别。国内首家公众高尔夫球场的6年多的成功运作,给社会公众树立了高尔夫运动积极、文明、健康的正面形象,有效发挥了溯本清源、为高尔夫球运动“正名”的正面作用。

3.6 高尔夫入奥,为行业发展带来契机

高尔夫入奥之后,将会大大缩短这项运动在我国推广的时间。在我国举国体制的影响下,会作为一个体育运动在我国大力发展,从国家体育总局到中高协肯定会为这项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些便利。要想为高尔夫正名,便要主流媒体对其身份地位的认可,而主流体育世界的最高话语权,无疑是奥林匹克。高尔夫球开始从一个娱乐性的休闲活动项目,开始向体育运动的专业化方向转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发展公众球场与促进高尔夫运动的大众化这两个事件是相辅相成的,政府应该主导建设一批公众球场。

4.1.2深圳龙岗公众球场的成功运营,为其他球场提供经验。

4.1.3虽然我国存在诸多制约高尔夫公众球场发展的因素,但是在外部和内部条件逐渐完善的前提下,其发展前景还是乐观的。

4.2 建 议

4.2.1客观定位高尔夫运动和高尔夫产业,加大力度呼吁政府支持高尔夫事业,尤其是高尔夫大众化事业,放宽相应的税收、土地等政策,为发展公众球场开“绿灯”。一些球场可以通过专制的形式,像海口的依必朗跟政府制定协议,通过税收优惠或者土地使用,暂时改成公众球场。4.2.2发展商与政府应当寻求一条合理兴建与维护公众球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用量冲营业额,刺激广告行为,因而具备丰富运营球场经验的高尔夫投资商以及管理公司加入也会使公众球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1]马宗仁.现代高尔夫科学经营管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陈伟新,周丽亚.深圳高尔夫运动公众化发展趋势[J ].国外城市规划,2002(5).

[3]鲍洪杰.我国高尔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8.

[4]付秀琳.北京市高档商业健身俱乐部会员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5]叶加宝,徐本力.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

[6]郁小平,夏洪胜.中外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条件比较及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预测[J ].体育学刊,2004,30(4):53-56.

[7]周灵敏.中国高尔夫大众化发展展望[J ].高尔夫天堂,2004,88(25):108-109.

[8]吴克祥.中国高尔夫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 ].特区经济,2004,45(11):82-83.

G849.3

A

1674-151X(2011)10-143-03

投稿日期:2011-06-13

张依繁(1988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0.068

猜你喜欢

大众化高尔夫球场
岛上球场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球场之外
被清理球场全名单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高尔夫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习型政党建设关系研究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