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
2011-08-15贾亮
贾 亮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
贾 亮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太极拳的全球化传播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开启了新的窗口。不同流派的太极拳,都是前人经验积累的结晶,要继承与弘扬太极文化,必须充分了解传统文化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文章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核心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力图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能够较充分展示太极拳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我们应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太极拳发展的重要性,使这一中华武术奇葩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 太极拳 体现
1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由于中国历史进程的特殊性,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逐渐建构了以儒、道、佛为主流的思想体系。在此思想体系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主张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加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思想,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其基础理论,动作结构,运动特点,美学特征以及内在意蕴的追求和哲理等,主要根植于古老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定慧”等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极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沉淀的反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阴阳对立统一”、“形神兼备”、“修身养性”等众多思想也正是华夏子孙所长期追求与寻找的。研究太极拳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人们正确地认识太极拳对增进人类身心健康,提高道德修养的作用,促进太极拳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儒家思想与太极拳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特别显著的地位。儒家“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而在儒家文化中所表现的天人关系的和谐、中庸之道、仁爱、养生等观点在太极拳中都有所体现。
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出了著名命题——“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合一。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到“知我者其天乎”的说法。而最早最完整地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在此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后来,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为人者天,……天亦人增祖文也。”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表明天与人是相互感应的,大宇宙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这个小宇宙,而人体自身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强调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和谐统一。而这种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的关系在太极拳中表现得尽善尽美。
这一思想在太极拳动作名称上即可体现。如:倒撵猴、白蛇吐芯、野马分鬃、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等。这些以动物的典型动作作为太极拳的动作名称,其意是为吸取这些动物形与意上的特长,以表现太极拳取形象意的作法,使人与自然界接近,回归大自然,使动作在主体情感与意向的引导下表现出动作的神韵。把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融入到动作之中。达到主客体相互交融的境界。达到“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正如太极拳理论家陈鑫讲:“打拳皆随天机动宕,太极原象皆自吾身流露。”
“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而其中的“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一方面,孔子在《论语》中就有“过犹不及”的语句,意谓“超过”与“不及”是一样的,没有本质的差异,这是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的。超过了标准与没有达到标准,两者在相反的方向脱离了标准,形成一个对立倾向,构成了两个极端。因此,做事过了头或做不够,都是不可取的。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所说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也体现了中庸的思想。
打太极拳时要求用意不用力,用意识、意念引导动作,身体放松下来,只有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把力“引到身前劲始蓄”,从而使力“蓄而后发”。而这种放松不是无形的瘫软,用劲也不是木棒式的死硬,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从而达到“似松非松”的境界。陈鑫言:“不可有力,不可无力,折其中而已。”打拳时,身体姿势要求“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灵顶劲、舒指坐腕,圆裆松胯,松腰敛臀”等,使身体在运动时,每一个部位,姿势都不能“过”与“不及”。太极推手时要求两臂甚至每个部都要保持一种隐劲,使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达到按之则落,抬之则起,要高就高,要低就低,正如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言:“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查,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收时能将敌力吸化,攻时如放箭,将敌弹击,做到“将展未展”的状态,全展为“过”,全压为“不及”。
儒家的“仁爱”思想表现在“舍己从人”上。在太极拳中主要体现在技击方面。则有“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这说明了技击上的技巧,而其“善于守成”的特点则在除发力之外的其它任何时候都适用。而太极拳也重在防御、养性,得机得势之时才发劲而击敌。
3 道家思想与太极拳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派。其主张“依乎天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等思想,摆脱人世烦恼,追求精神的解放和生命的自由发展,达到修生养性的目的。太极拳以其集养生、技击、悟道为一体的独特方式,全面地实践了道家的基本思想,“阴阳相生,天人一体”是太极拳养生之道的理论依据;以“柔胜刚,弱胜强”、“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反者道之动”退守策略,求“天下莫能与之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无敌境界,是太极拳技击指导原则,也是对道家哲学朴素辩证法的具体保证;“无为而不为”、“致虚极,守静”,既是道家超然物外,返朴归真的最高追求,也是太极拳修炼的最高境界。
道家的思想核心为“道”,而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老子》有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在这里,老子认为道便是宇宙万物的源泉与本体,天地万物无不由“道”这团浑然一体的精气而化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同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了道家的宇宙观,道遵循于自然规律。陈鑫的《太极拳经谱》中的“太极两仪,天地阴阳”,所指的太极即为老子的“一”,而两仪,阴阳即为“二”。道家把“道”看作万物之母,当作原始混沌之气。“八卦生于四象,四象生于两仪,两仪生于太极。……所谓‘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此气之运动而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形成春、夏、秋、冬四时;四时又出现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由八种自然现象而推衍出宇宙万事万物。”因此,混沌之气、太极、道、三者实际上异名而同实,只是角度不同而称呼有别罢了。”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周敦颐在此把道家的宇宙观与太极的阴阳观而结合起来,用太极来解释道。由此可见,老子提出的“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既是宇宙本质的终极价值,又是普遍规律与根本法则。而太极拳理论中所内涵精神就是对“道”的追求,亦即太极之道,以此来体验那种超越性的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万物生化之理的体悟与体验。
“无为”应该是道家思想的另一重要范畴,道家的“无为”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清静无为”、“顺自然以动”。一如老子所言“道肢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家主张“守静”、“清心寡欲”、“致虚极,守静笃”。练太极拳时,首先要求“静”,做到心理安静,排除杂念,使精神完全集中到运动上来,以一念而代万念。太极拳以意导体的拳论,动作缓慢柔顺;圆活轻灵,“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似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就其动作要领而言,太极拳处处强调松柔,运动时全身肌肉放松,骨骼犹如节节松开,不顶不抗,顺遂自然,这与道家的“贵柔守雌”,“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不谋而合。老子说:“天下之柔,驰聘天下之坚”。柔至极致,则可至坚刚而无敌于天下。“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体现出“水滴石穿”的巨大力量和“不争而善胜”的品格,太极拳动作松、柔、缓、轻的特点,极其突出地表现了道家的水文化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是其哲学辩证法思想的重要观点。“反者道之动”指出道是往返运动,是循环式的圆圈、周期运动,也是万事万物相互的对立、相互转化的运动总规律,当事物达于强盛顶点之后,势必要迅速地走向自己反面。这种观点表现在太极拳对敌之时,因此顺先逆,欲进先退,后发先至等,“往返须有折叠”,“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速而无疑。”“反者道之动”又寓物及必反,即柔弱至极点就会向强发展。太极拳技击明显特征是顺势制人,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强调后发制人,以柔克刚。
4 佛教思想与太极拳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后,迅速融入以儒教为根基的中国文化中。“其基本教义是把人生乃至世界万物看成因缘而起,毫无自性,因此都是假抽……领悟缘起性空、万法唯识等道理,就可以超出生死,让入涅槃,得到解脱。”这种思想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颇深。中华武术自然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其典型代表为少林武术,而作为武术中的一部分——太极拳必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佛教强调境由心适,提倡清静,讲求一个“定”字,即“禅定”。做到心如止水,不泛涟漪,不被外物所干扰,达到运意无欲之境界,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空心澄虑,本心清静,没有世俗一切名利、烦恼、期待、追求,以平常心对待事物。这种锻炼精神的方式与练太极拳时所强调的“心静用意”如出一辙。打拳时,要求心静气和,摒除一切杂念。太极拳家把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看作同样重要,甚至把前者看得更为重要,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只有在静中才能体会出那种气势腾挪(虚灵、活泼、预动之势),开合有致。”正如陈鑫所说:“心中一无所有,极其虚灵,一有所着,则不虚不灵,惟静以持之,养其诚以至动静咸宜,变化不测”。
佛教还重于一个“悟”字,目的是“悟而觉醒,觉而不迷”。通过悟,来求得人生烦恼的解脱,以悟出自己人生观,追求佛界的无所无欲,清静无本,万物归宗的地步,可说“悟”缘于佛学。而太极拳中也要求悟。《太极拳论》中言:“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只有对打法、拳法、拳势熟练,通过悟,自己的亲身经验,才能懂得用劲的粘随、刚柔、虚实、轻重以及屈中求直、蓄而后发等道理。“学太极拳者要细心揣摩,一招不揣摩,则此势机致情理,终于茫昧。”此揣摩即为悟,用心去体验拳法要领。这样才能对学习太极拳,并达到健身、技击的目的有所帮助。
5 结语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思想渊源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儒家思想的和谐观念,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注重伦理道德的“仁爱”;以“道”为核心“,无为”不争、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的道家思想;强调“境由心适”,讲“禅定”,重“顿悟”的佛家思想都充分体现于太极拳及其理论之中。中国的诸家思想精华与太极拳本身的技击、运动特点、动作姿态、理论基础等共同形成了太极拳的整体文化,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无论是对太极拳的技术、动作、特点还是太极拳的理论都有着深刻影响。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我们应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太极拳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的健康。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2]顾留馨.太极拳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周桂钿.中国传统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曲钦岳.当代百科知识大词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丁 忱.中国传统文化要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aijiquan
Jia Liang
(P.E.School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
The globalization spread of Taijiquan opens a new window for the world 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Different styles of Taijiquan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experience accumulated by predecessors.In order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aiji culture,it`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aijiquan.The paper strives to fully display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aijiquan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multiple echelons,and sort out and study further typical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Taoism and Buddhism which embod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aijiquan by means of interview,literature study and logical analysis.We should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aijiquan`s development from an altitude of inheriting Taiji culture,and make the Brilliant Flower of Wushu more flowery and colorful.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ought Taijiquan embody
G85
A
1004—5643(2011)05—0017—03
贾 亮(1977~),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训练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