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商学院体育教学与管理特色研究

2011-08-15王开永

运动 2011年9期
关键词:体育部商学院学院

王开永

(广东商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320)

理论与方法探索

广东商学院体育教学与管理特色研究

王开永

(广东商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320)

广东商学院成立于1983年,通过26年的建设,已成为以财经为主,经济、管理、法学、文学、理学及工学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知名的省属重点财经类院校。与学校同步发展的学院体育部,多年来以“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展望未来,稳步发展”为工作思路,立足现在,根据新形势调整体育教学的目标,改革和创新体育教学的新理念,创立了“教学与群体、课内与课外、技能与健身”“三个一体化”的体育教育新模式,把体育学科发展与校园文化塑造进行有机的结合, 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从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的新课堂,多纬度服务学校和社会,逐步形成了学院体育教学工作的新特色。

1 以健康第一为中心,建立多元化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1 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能力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基本定型,体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兴趣、技能和能力为主,要根据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状况,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传授有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技巧,树立其终生锻炼的观点。体育部引导老师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鼓励老师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如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等,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得以放大、增值。

1.2 以服务社会和学生为目标,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新模式

体育部以服务社会和学生为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整合3个课堂。第一课堂指在课堂内的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灌输,第二课堂指在校内课外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养,第三课堂指在校外课外的知识技能的实践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2.1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学院办学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体育部在完成基础体育课教学的同时,为满足不同能力、不同兴趣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体育部通过开辟体育场地和鼓励老师兼项等形式开设深受学生喜爱的羽毛球、网球、形体、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武术、健美操等12门选修课。同时,体育教学部建设了篮球、网球、足球、健美操、太极拳选项课及基础体育课等6门网络辅助课程,学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开展自主学习与交流,不但打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限制,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1.2.2 开展双语教学广东商学院是一所集经济、涉外、法学等专业为一身的财经院校,肩负着培养专业知识过硬、外语语言驾驭能力强的复合型大学毕业生的重任。自2001年开始,体育部尝试性地开设了非体育专业类双语教学课程,经过不断探索与改进,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2.3 电化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一方面,为了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另一方面,根据现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信息能力强的学习特点, 体育部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分批购入了一系列电化教学设备,如电视、VCD、录像机等。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播放教学示范片的方式,缩短了学生建立正确动作定型的时间;采用录像的途径进行学习效果反馈,可使学生切身“观看”自身的练习效果。电化教学的采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1.3 根据学院的办学特点,合理调整课程内容

随着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一、二年级必修体育课的学生已经超过万人,而广东商学院属文科类财经院校,最大特点是男女生比例接近或小于1 ∶ 1,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高校的女生受中学学习习惯的影响,不仅身体素质差,而且对体育课起来越失去兴趣,特别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形式的僵化,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女生彻底失去了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部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到了该特点,在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方面,增设了健美操、太极拳以及形体等课程以激发女同学的学习兴趣。另外,考虑到女同学力量差的实际情况,体育部经过反复论证与研讨后,取消了铅球项目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实心球项目教学。此举不但大大降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潜在可能性,而且更加符合女同学生理发育特点。

1.4 融学生群体心理教育于具体的体育教学中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大学生的学习和生存压力起来越大,各种心理疾病层出不穷,大学生因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原因而自杀等新闻时有报道,这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成为各高校目前迫在眉睫的工作。而相关的研究表明,适当及合适的体育活动能缓解或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体育竞赛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提高其团队意识。体育部在教学教程中,配合校心理咨询室,有意识地通过课前团体游戏活动、课中的体育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交际、情感等心理障碍, 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2 以社团体育文化节和体质监测等为平台,推动学院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

2.1 以社团体育文化节为平台,以协会为媒介,促进学院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

学院一直高度重视群众性体育活动,并成立了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常设机构。体育部在院体委的指导下,除每年举办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外,还以学生社团体育文化节为平台,以其属下各种体育协会为媒介,全面开展学院体育活动,促进院际之间的交流。据粗略统计,体育部教学部在过去的3年内共组织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1000余场次,参加竞赛的学生2000余人,所涉及的教练员、工作人员、组织人员近1000人次。

由校团委、体育部主办,校社团联合会承办社团体育文化节为广商社联三大品牌活动之一,承载着广商校园体育文化的精髓,集中展现了广商学子的体育热情以及对身心健康的追求,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力,促进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更是我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从2002年开始,广东商学院“体育文化节” 以“健康、活力、友谊”为理念,每年上半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开办8届。体育文化节持续一个月左右,期间以各体育协会为单位开展系列体育竞技活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网球、篮球、足球等赛事。同时,组织开展与运动、健身相关的摄影、征文、讲座、论坛、研讨等活动,掀起了一轮又一轮体育运动的高潮。

同时,体育部以协会为枢纽,在院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将学校部门组织活动和各协会、俱乐部组织活动相结合,校内活动与校际间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个展示平台,校乒协组织分别与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十多所高等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学生自身在活动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极好地展现了学院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推动团结、和谐 、励学、笃行的大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2.2 以体质监测为契机,掀起学生健身热潮

学院在2004年开始全面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在学院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体质测试中心。中心设主任2人,管理人员1人,并配备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软件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服务系统1套,《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器材4套,并划拨专门的测试酬金。体育部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每年5月份举行由全院学生参加的体育达标测试。达标测试的举行激发了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关注健康,加强身体锻炼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2004年以来广东商学院体育达标率均达到97%以上。

2.3 加大体育运动场地的投入,满足教学、训练与群体体育活动的需要

学院体育运动场地的硬件设备,为体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硬性条件,目前学院拥有各类运动场地71675平方米。主要的运动场馆包括一个健美操专项训练馆,设施齐全,配备地毯、体操镜等教学设施,占地面积552平方米;两个综合体育馆,内设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房和健美操等教学场地,占地面积3784平方米;两个标准塑胶田径场(内设标准人工草和天然草足球场各一个),其中三水校区田径场侧面建有130米长的风雨操场,能够保障风雨天时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总占地面积为49000平方米。此外,学院还拥有23块篮球场、15块排球场、7块网球场等。完备的场地条件满足了日常体育教学、学生课余群体训练的需求。

3 以体育竞赛为窗口,展现学院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底蕴

体育竞赛是学院展现活力、展现校园体育文化底蕴的一个主要窗口,是展示体育工作成绩的一个舞台,体育部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加快教学改革的同时,重视在教师中培养教练员、裁判员,重视在学生中选拔优秀运动员,建立健全体育竞赛奖励制度,以赛带练,以精英带群体,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广东商学院体育部已形成了一支训练、竞赛、后勤保障为一体的参赛队伍,包括田径、健美操及游泳3支高水平运动队,并在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一直积极参市、省及国家级的田径运动会、篮、排、足球联赛及健美操等项目的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中争得了应有的荣誉,提高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知名度及与兄弟院校比较的层次,为促进我们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竞赛需要,提高广东省高校体育运动竞技水平,保证学院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广东商学院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试行)》,对运动员实行学分制,将其训练、比赛成绩与文化课成绩有机结合起来,保障了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积极性。同时,体育部对运动员实施“成绩目标”的量化管理,即由体育部根据队伍的实际情况给教练员定出具体的指标,教练员与体育部签定成绩目标管理责任书。教练员则给运动员定出个人指标,然后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奖罚,大大激发了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参赛热情,对提高了运动水平及运动队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部重视对教练员素质的培养,以提高体育部整体的教学、训练及科研质量。目前,体育部44教师中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1人,另有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同时体育部还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裁判员队伍,其中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各2名,国家一级裁判员11名。多名教师参加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第8 ~11届全运会等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的裁判工作,一名教师连续两届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体育竞赛“优秀裁判员”称号。他们为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中争得了应有的荣誉,提高了我校体育工作的知名度及与兄弟院校比较的层次,为促进我们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4 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带动教学改革的深入

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学实践,加大教研、教改投入的力度,鼓励和发挥科研尖兵的作用,在本专业里形成专业的科研队伍,以发核心论文、攻国家级课题为主要科研主攻目标,提高体育教学研究成果的高质量、高平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同等高校范围内力争前茅,形成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优势与特色。近几年来共拿下国家级社科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项、厅局级课题十多项,在全省同类院校处领先地位。2006年以来,体育部教师共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82篇,其中体育类核心期刊60篇,科研为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体育研究和训练动态提供了平台,从而为广东商学院体育部教学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起到了应有的推动作用。

未来学院体育教育自身建设的加强和学术实力平台的提高,将为我们学院在快速发展的新形式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依托学校发展的平台来提高自身的层次,以自身建设的加强来推动学校的发展,是广东商学院体育教育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 1 ] 杨立明.重视“课堂之外”发力“素质教育”[N]. 羊城晚报 ,2007-09-07.

[ 2 ] 王晓韬.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G80

A

1674-151X(2011)09-126-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63

投稿日期:2011-05-10

王开永,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部商学院学院
HICOOL商学院 集结来自世界的科技力量
《福建商学院学报》来稿须知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国际化合作教育探析
生命表在运动寿命研究中的初步探索
搜寻“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学院的机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