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对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1-10-27李姗姗阎智力

运动 2011年9期
关键词:均值显著性体育运动

李姗姗,阎智力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实验与调查

体育运动对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李姗姗,阎智力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和普通院系的2007 ~ 2009级的359名男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与健康学院的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常模比较接近,SCL—90的总均值为1.54,甚至人际敏感和恐怖两项因子还优于国内常模,而普通院系的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同时,对其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男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运动

现今的大学生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人才,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健壮的体魄外,还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说,健康的心理对于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专修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田径、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项目之一的2008级和2007级男生以及从其他普通院系中随机选取2009级和2008级部分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359名男大学生中,体育健康学院149人,占41.5%;普通院系210人,占58.5%。体育专业大球类专项52人(篮球37人,排球6人,足球9人),小球类专项61人(羽毛球25人,网球18人,乒乓球18人),其他类专项36人(田径8人,健美操6人,武术2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并收集近年来我国有关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域研究的论著、书籍和体育类期刊,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目前研究现状,为本文提供理论参考以及分析的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心理卫生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对被试者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59份,回收352份,其中有效问卷348份。

1.2.4 数据统计法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到的一些相关数据,在电脑上利用Excel表格和SPSS11.0统计软件包完成数据统计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在校男大学生SCL—90总均值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与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18 ~ 29岁正常男性的SCL—90的总均值为1.50,我国18 ~29岁正常男性的SCL—90各因子均值在1.33 ~ 1.76之间,其中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和偏执4个因子的分值较高(X>1.50)。

从表1可见,体育专业男大学生的总均值为1.54,以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得出,体育专业男大学生的总均值与国内常模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各因子分均值的范围为1.30 ~ 1.85,其中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的因子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偏执4项,明显低于国内常模的因子有人际敏感和恐怖。这可能与专业性质有关,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会引起躯体不适,致使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躯体化因子上得分较高。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身体活动为主,以集体作业为组织形式的运动技能的实践练习,它本身就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力为特点的活动,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对恐怖等消极心境具有抵抗作用。

普通专业男大学生的总均值为1.62,以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得出普通专业男大学生的总均值与国内常模的差异显著,各因子分均值的范围为1.29 ~ 1.94,其中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的因子为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5项,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也低于国内常模,但是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大学作为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校园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常常使大学生们感到苦恼、焦虑,再加上空暇时间增多,业余生活单调化,这些都使大学生感觉无事可做,而且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相对薄弱,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帮助,致使学生的困惑没有得到控制、调节和发泄,从而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普通专业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这种状况的原因还有大学生的自身的身心特点、社会因素的影响、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的困扰、与自我发展有关的因素等。

2.2 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男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比较与分析

表1 男大学生SCL—90均值与国内常模的比较(X SD)

表2 体育与普通专业男大学生SCL—90均值的比较(X SD)

表3 不同运动项目SCL—90各因子分均值的比较(X SD)

从各因子分的比较来看(表2),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得分比普通专业男大学生低的因子有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等6项,呈显著性差异的有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其中人际敏感差异非常显著。翟群等人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程汉东等人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般人。从他们的日常活动内容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体育运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与心理状态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锻炼之后,血流量和吸氧量的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减缓消极情绪等。而且体育专业大学生长期参加训练和比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于普通专业大学生强,他们对新的学校环境适应较快。以技能为主的专业课的学习通过集体作业的形式来进行的,学习的需要使他们很快就融合到一起,增加彼此交流。

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躯体化因子上的得分比普通专业男大学生得分高。许小冬等人的研究中也得出同样的结论。躯体化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是心理冲突通过躯体化反应表现出来的现象,也是心身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由于该因子所涉及的问题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肌肉等系统的主诉不适,而进行体育运动也会导致这些方面的反应,所以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躯体化因子得分较高,可能与他们从事更多的肌肉活动有关,而不是心理冲突所致。

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此外体育运动还可以提高承受成功和失败的能力等。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在人际关系和缓解焦虑方面。

2011-2015年,台湾对大陆畜产品贸易量较大的主要是皮及其制品、乳品、人造食油及其酥油和畜-饲料用副产品;5年间,乳品和人造食油及其酥油的贸易量有所增加,而其他大部分的产品则没有变化或呈下降的趋势,其中2015年各分类产品的贸易量普遍减少,即畜产品的贸易量出现整体下降(见图6)。

2.3 体育专业不同专项之间SCL—90各因子分比较

从表3可见,选择大球类作为专项的男大学生的总均值为1.49,选择小球类作为专项的男大学生的总均值为1.57,选择其他类作为专项的男大学生的总均值为1.62。但是,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选择大球类运动项目作为专项的男大学生与选择其他两大类运动项目作为专项的男大学生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因子有人际敏感、偏执和敌对3项。在其他因子得分上,虽然选择大球类运动项目作为专项的男大学生得分比其他男大学生得分低,但是无显著性差异。从总体上看,选择大球类运动即集体项目作为专项的男大学生在各因子中的得分均最低,即心理健康水平较高。选择小球类与其他类运动项目作为专项的男大学生在各因子得分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其他类项目作为个人运动项目,学生在该类运动中可以单独的进行,这样就会缺乏与伙伴的沟通,所以人际关系就得不到提高。而且该类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仅仅代表个人成绩,为了获得更优异的成绩,有些同学之间争强好胜,甚至出现勾心斗角,这样将很容易诱发学生之间的敌对情绪,甚至出现精神病性,久而久之将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项目是集集体性、竞争性、对抗性和合作性为一体的一类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在该类活动过程中,需要与同队人员进行配合才能战胜对方,这样就无形中加强了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而可以改善参与者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该类运动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就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敌对情绪以及伙伴之间的偏执。在所有球类运动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将堆积在自己心中不快的情绪及时地发泄出去,同样还可以缓解学生由于生活、学习以及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所以从事该类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不良的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华东师范大学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国内常模,普通院系的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体育与健康学院的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常模比较接近。3.1.2体育与健康学院不同专项的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所差异,但是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选择集体性运动项目作为专项的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选择个体运动项目。

3.2 建 议

3.2.1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虽然,在新生刚入学时,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相应的心理测试,但是,很多心理问题并不是在开学初就能体现出来的,通常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在具有繁重课业、沉重压力的大学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因此,要在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3.2.2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在繁重的文化知识学习的闲暇时间应尽量多地参加体育运动,增加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2.3从总体上来看,集体合作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比个人体育运动项目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在改善人际关系上。应适当引导和鼓励男大学生在平时多参加集体合作性项目。

[ 1 ] 祝倍里.体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 2 ] 金华,吴文源,张明圆.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260-263.

[ 3 ] 翟群.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A].第五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10):49.

[ 4 ] 程汉东,李可可,吕为民.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健康的调查[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23.

[ 5 ] 许小冬,张玉田,王颖,王建中.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J ].四川体育科学,2001(2):26-29.

[ 6 ]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 J ].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70.

[ 7 ] 任长顺.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37.

[ 8 ] 陈规宁.论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49-50.

G807.4

A

1674-151X(2011)09-07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38

投稿日期:2011-04-20

李姗姗(1988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专项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均值显著性体育运动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体育运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