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暗中的苦乐人生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的象征意蕴
2011-08-15王振平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王振平[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222;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387]
光与暗中的苦乐人生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的象征意蕴
⊙王振平[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222;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387]
凯瑟琳·安妮·波特的短篇小说是美国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体现了独特的写作技巧和精美的语言艺术。在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作者通过对光与暗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性描写,刻画了韦瑟罗尔奶奶的苦乐人生。
凯瑟琳·安妮·波特 象征 意象 光 黑暗
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Catherine Anne Porter,1890-1980)虽享九秩高寿,但发表的作品却不多,因为她对写作要求甚高,每一部作品都字斟句酌,刻意求工。她认为写作不是获取名利的手段,而是她追求一生的艺术生命。正因为此,尽管她一生发表作品较少,却可谓篇篇精品,为她在美国文学界赢得了崇高声誉,也使她成为公认的出色文体家。
波特的小说大多没有离奇古怪的情节和令人震惊的结尾,题材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故事内容也多来自她的亲身经历,每部作品都反映了她经历的生活和历史时代。她善于描写生活中的悲剧与困境,如生与死、善与恶、灵与肉等矛盾,具有独特的心理研究和女性主义视角,特别是在关于爱、亲情和道德的描写方面。她擅长运用精炼的语言、紧凑的结构、错综交织的意象进行细节描写,凝练典雅的语言和简约含蓄的文风令人回味无穷,显示出高超精湛的艺术手法。
波特发表于1930年的短篇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美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激烈的外部冲突以及戏剧化的场面描写,也没有传统小说的时间和空间模式,而是呈现出时序交错、空间重叠、思维跳跃的特点。波特运用意识流和象征手法把形式与主题巧妙地统一起来,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复杂的内心活动生动地展示了她的苦乐人生,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冲突和人们面对真实世界的苦闷与无奈,也表达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悟。
小说全文都充满强烈的象征意蕴,最明显的如主人公韦瑟罗尔奶奶的名字Weatherall(意为“饱经风霜、经受一切”,显然,音译的“韦瑟罗尔”这一名字完全失去了该名字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这是翻译的无奈),另外就是光与黑暗这两个意象。光与暗的意象贯穿小说全文,在不动声色中强化了小说的主题,美化了小说的表现,深化了作者的寓意。
在描绘老奶奶弥留之际时而清醒、时而迷糊的状态时,作者妥帖、巧妙地穿插使用了意识流的手法。通过老奶奶不能自主的意识,作者把过去与现在、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梦境与现实、感觉与幻觉穿插重叠起来,立体地、多层次地展现了她的苦乐人生。读者在阅读中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奶奶的思想生发想象,体会她的屈辱、倔强、坚强和幽默(“‘我恨不得打她一顿屁股’,她想象自己在打科妮莉亚的屁股,而且狠狠地在打”①)。她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家人的中心与依靠。但是现在,在衰老和疾病面前她是那样无能无助,但她坚信思想还是自己的,她还能帮助和支配她的孩子们。但事实是,她若有若无的意识正在一点点消失,她正走向不归之路。终于,在接受神父的涂油仪式时,她已经完全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了,她的思想已经呈现游离状态。弥留之际,她脑海中浮现的一件件往事、一幅幅画面记录了她的信仰、希望、信念、恐惧、尴尬和悲伤。读者也从中看到了一个历经艰难困苦,勇于面对命运挑战,勇于担当的坚强女性。
光与黑暗是贯穿奶奶回忆与冥想的最重要意象。在《圣经》中,“光明象征生命、圣洁和快乐,黑暗则标志罪恶和死亡”②。对奶奶而言,光象征安全与内心平静,也象征她的坚强信念和美好理想,是奶奶一生向往却追寻未果的东西;而黑暗则象征着伴随她一生的恐惧与焦虑。她曾一次次虔诚地点亮屋里的灯以驱散黑暗。她记得,每当“雾从山谷中升起,她看到雾越过小河,吞没树丛,像一群幽灵似的登上小山”时,她通常的反应是“回屋去点灯”。雾气带来了黑暗,而“吞噬”、“鬼怪”这些词更是创造了一种阴森可怕的气氛。她还记得,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点灯是叫人愉快的事情”。每当遇到给人带来恐惧的黑暗时,她总是习惯性地寻求象征光明的东西来帮她驱散黑暗。屋里有了灯的光亮,孩子们便不再害怕:“他们就用不着再担惊受怕,赖在妈妈的身旁了。永远,永远,永远不会再这样了。”当奶奶想着用光明来驱散孩子们心中的恐惧和黑暗时,她心中的光是代表着神佑与神启的。她总能不断地在周围的灯光和光亮中寻求安慰,光的意象反映了她内心深处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渴望。
与光的意象相对应,黑暗、烟和雾的意象象征的是奶奶内心的恐惧、疑惑和失望。她认为这都和生活的不确定和被人抛弃的前景相关。我们看到,在20岁的时候,奶奶经历了让她终身难忘的事件和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在她大喜的婚礼之日,新郎没有出现,把她一个人晾在了教堂的婚礼现场。“一个女人披着白面纱,摆出了雪白的蛋糕等一个男人来,可是他不来,那她怎么办呢?”她伤心欲绝,“整个世界脱底了,眼前漆黑,浑身是汗,脚底下是空的,四面的墙壁在倒下去”。一想到遭受背叛和遗弃的这一天,有关黑暗的意象就会涌上心头,这是让人不安的意象,代表的是恐怖和被人抛弃。“那一天,那一天,可是一溜黑烟旋转着升起,把那一天遮掉了,它悄悄地上升和蔓延……这是地狱,她一看就知道是地狱。”黑烟传递的是消极的信息,强化了奶奶遭受的痛苦与屈辱。即使她后来与约翰结婚,过上了她想要的幸福生活,但被人遗弃或欺骗的痛苦与悔恨却是刻骨铭心的,这片阴云从未从她的心头抹去。约翰早亡,成为寡妇的她独自挑起了抚养孩子的重担。在她弥留之际,这片阴云又一次袭来:“对他(约翰)的思念变成从地狱里冒出来的一片烟云,它在她的脑子里移动,蔓延……”这表明她从来没有真正地从被遗弃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这些黑暗的意象激起了奶奶记忆中让人心碎的屈辱与痛苦。
小说结尾再次提到黑暗要把灯光吞没,这象征着奶奶经历了第二次“遗弃”。在奶奶的脑海中,“灯光就是她自己”,正在被黑暗吞噬。当她终于要陷入黑暗的深渊时,她呼唤着上帝,希望上帝显示神迹,救她脱离苦海。“上帝啊,显一个神迹吧!”(鹿金译文将sign译为“奇迹”,此处改为“神迹”。)但是,“上帝又一次没有显示神迹”(译文有改动)。这也是《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的回答,当有人要求耶稣显示神迹时,耶稣说“没有神迹可以显示”(《圣经·马太福音》,12:39)。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奶奶在临终前感觉到了失望的黑暗或黑暗的失望,因为新郎乔治和新郎上帝在她的脑海中纠缠在一起了,她现在又有了60年前的感觉,她觉得又一次被遗弃了。然而,我们能看到,尽管奶奶感到失望,她仍然热爱生活,对生活有着坚强的信念。她点灯时的简短祷告精确地总结了她作为家人的生活和精神支柱的成就,灯光对她来说象征着上帝的爱:“上帝啊,我一辈子感谢您,没有您,我的上帝,我再怎么也干不了。”
当奶奶饱经风霜的一生濒临终结时,她心有不甘,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上帝再一次没有显示神迹这一残酷现实让她彻底绝望了。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伸直自己的身子,吹熄了灯。”她是那样的决绝,她没有让灯光自己熄灭,她熄灭的是她的希望之光,她的生命之光。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她最后的举动,是她平凡一生的最后壮举。对她来说,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乍一看,我们可能会想,奶奶的光消失了,而她害怕的黑暗战胜了她。但是,《圣经》中的另一句话可能为光明和黑暗这两种象征赋予了另一种解释,我们在《圣经》中看到,光明和黑暗最终都是神授的,都来自上帝,因为上帝说:“我创造了光,也创造了黑暗。”(《圣经·以赛亚书》,45:7)这可能正是奶奶没有领会到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沐浴在光明中,还是笼罩在黑暗中,自有天定。而对上帝的否定,是宗教信仰与个人体验的疏离所致的必然结果。
小说中丰富的宗教象征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波特曾经说过:“在我的小说当中有大量的宗教象征,因为我有非常强的宗教观念。”③中国读者从吹灯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中可能获得的就是死亡的隐喻,因为中国有句几乎尽人皆知的俗语“人死如灯灭”,而西方读者是否在感受到生命之光熄灭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奶奶对上帝的否定?!
我们看到,奶奶有一个艰难而又美好的人生,因为她“……有了丈夫,有了孩子和家,跟任何别的女人一样。而且还是一个美满的家庭,我有心爱的好丈夫和跟他生的乖孩子。甚至比我期望中的更好。告诉他,他拿走的一切我都又有了,而且更多”。但是,她不知足,她不满意,因为“除了家庭、男人和孩子以外,还有别的什么呢。啊,不用说,那不是一切吧?还有什么呢?反正有什么我没有到手……”奶奶还有疑惑,而这疑惑似乎不是来自生活,因为她对生活还是满意的,她疑惑的是上帝。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奶奶弥留之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冥想或感悟中,她肯定了自己的生活,否定了她信仰一生的上帝。
波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风格。你在写作过程中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你的风格是从你自身脱胎出来的。象征主义同样如此。我从来没有刻意用过什么象征。”④确实,小说的象征意味在奶奶的意识流中被弱化了,光和黑暗的意象借着奶奶的回忆或臆想掩盖了许多,波特没有提到《圣经》,可是,读者能看到《圣经》中的光与黑暗与奶奶脑海中的光与黑暗的关系。或许,她真的不是刻意为之,这就是她特有的写作风格。其实,不管是刻意为之也好,还是自然流露也罢,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间图画,里面有人情冷暖,有世态炎凉,有爱有恨,更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读者看到的或许是一个刚毅坚强、热爱生活、勤劳善良的女人,或许是一个悲天悯人、自怨自艾、固执任性的女人。小说为不同的阐释提供了丰富的讯息,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或许,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社会。
① 凯·安·波特:《伯特中短篇小说集》,鹿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9-310页。本文所有《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的引文均出自此书,下不另注。
② 梁工主编:《圣经百科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③ Givner,Joan,ed.Katherine Anne Porter Conversations.Jackson: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Press,1987,p.54.
④ 杨向荣:《凯瑟琳·安妮·波特访谈录》,《青年文学》2007年第9期。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一
实际上,对于《桑中》一诗的主题的诠解,关键在于弄清“沫”“、桑中”和“上宫“”淇”这几个词语的含义。
“沫”,马瑞辰《通释》说“:沫,《书·酒诰》作妹邦。沫,妹均从未声。未、牧双声,故马融《尚书注》云‘:妹邦即牧养之地。’盖谓妹邦即牧野也。”⑤王先谦《集疏》征引丰博,力证沫即牧野:“沫邑之‘沫’即妹邦之‘妹’,皆转音借字,其本字当为‘牧’,即牧野也……郑注‘:妹邦,纣之都所处也。《说文》:坶,朝歌南七十里地。《周书》:武王与纣战于坶野。从土,母声。’《水经注·清水篇》‘:自朝歌以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坶野矣。《郡国志》曰:朝歌县南有牧野。’牧、坶双声,故牧又为坶。”⑥据此,我们知道朝歌、牧野、妹邦、沫邑,并无异地。
“桑中”,毛《传》但云“所期之地”,未指明为地名。朱熹《诗集传》云“妹乡之中小地名”。《礼记》郑《注》云:“桑间,在濮阳南。”清人马瑞辰《通释》、今人陈子展等据此认为桑中即为桑间,对此,陈奂《传疏》已辨明非是⑦。按《穆天子传》“:天子饮于桑中”,郭璞注,桑林之中。可见,桑中仅为桑树林中之意,非专用之地名。对此,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郭沫若、高亨、蓝菊荪、袁梅、程俊英⑧等众多学者都认为桑中即桑林之中。
“上宫”,马瑞辰《通释》说“:以笺推之,桑中为地名,则上宫为室名。古者宫、室通称,此上宫亦即楼耳。又《孟子·尽心下》‘:孟子之滕,馆于上宫。’赵岐注‘:上宫,楼也。’”⑨此说颇为盛行。闻一多、程俊英、袁梅、王延海等均从此说,以上宫为楼之通称。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以为“:上宫即祀桑林之祠。”⑩今按郭沫若说甚是。宫本可训为室,然亦可作为神祠之名:《竹书纪年·周穆王元年》曰“冬十月,筑祈宫于南郑。”《左传·昭公十二年》曰“:王是以获没于宫。”《诗经·鲁颂·宫》曰“:宫有。”郑笺“:”,神也。凡祈宫、宫、宫均为宫为神祠之证。故本诗上宫亦应训为神祠社台。
“淇”即淇水,此说无异议。
作 者:王振平,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翻译、比较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sxmzxs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