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梭罗与沈从文的生态解读

2011-08-15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230009

名作欣赏 2011年30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边城

⊙邹 敏[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09]

一、背景概述

21世纪,种种生态问题纷至沓来,人类的居住和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环境恶化,缓解生态危机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在这种全球语境之下,重新回归经典,汲取生态智慧以期人类善待地球,善待人类,的确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梭罗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家、自然学家和哲学家。他生活的时代正值资本主义工业快速发展,自然遭到机械文明极大破坏的时代。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表达了自然万物作为一个有着内在价值和生命尊严的生命体都有着不受伤害的存在权利,向人们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存在。196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利奥马克斯教授认为:“在梭罗的作品里,他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即高新技术可能导致生态失衡),认为梭罗的作品体现的主要是西方田园文化传统,揭示了现代工业文明和商业化倾向对传统农业的侵蚀,认为现代工业是跑进花园中的机器。”①他的作品中“并没有直接提出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学”,但“对现代环境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发现并表达了自然各个部分协调统一的生态思想”②。沈从文生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期,工业化进程给小城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中西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碰撞和冲突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强烈的动荡和不安。最能代表其创作个性的是那些以20世纪湘西现实生活为背景,表现湘西普通大众生存状态的乡本作品,无论是《边城》《湘行散记》还是《长河》里都“抒写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的生存处境,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③。尽管梭罗和沈从文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浸没在不同的文化之中,但是两人都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和抚爱,同时又深深地陷入自然被无情破坏的惶恐和焦虑中,他们隔空呼应,用手中的笔呐喊着,固执地坚守着自己心中的一方圣土,一抹孤独,执著地呼唤着生态和谐的心声。他们的作品与思想对后人有着怎样的一种启示和引导呢?因此,有必要把二者放在一个框架里进行比较。

二、梭罗、沈从文的自然观

梭罗不仅是个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一位作家、思想家,思考着自然的审美和精神的意义,更是一个实践家,身体力行地在瓦尔登湖实验了两年,思考了两年,感悟了两年。他是如此地热爱大自然,在他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具有生命的,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明,蚁团之间的对抗被视为两国的交战,他抒发观感时写道:“你越思考,越觉得人与蚁之间没有多大差异。”④诸如此类的观点在《瓦尔登湖》里俯拾皆是,比如,潜水鸟的“狂笑”透出足智多谋,狐狸会唱动人的小夜曲,就连瓦尔登湖上的冰裂,也成了魅力冰湖的咳嗽声等等。梭罗写道:“难道禽兽曾不是跟人类一样,也存在着一种文明吗?”⑤在梭罗的心目中自然界充满生机,慈祥而慷慨,四季更替,自然界的种种生命周而复始,所以当他发现大量的湖岸树木被砍伐,生态迹象被人类活动所破坏时,他痛心、他神伤、他谴责、他憎恨。“我的缪斯今后要是沉默无语,她是情有可原的。鸣禽的林木已遭砍伐,你怎能期待它们唱歌呢?”⑥正如梭罗作品中所描述的自然一样,纯净,美丽,生机勃勃,沈从文笔下的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在《边城》里描述的“边城”古朴而悠远。边城的一切对沈从文来说宛如故乡湘西的一切。因此流露出的情感自然特别地亲切。自然之美,美在自然,充满活力。边城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及各种人物无不充满着原生态,喷发着扑面的乡土气息。连翠翠的取名都因其“住处两山多竹簧,翠色逼人而来”,翠翠也被当做自然界里的兽物来对待,“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即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⑦。沈从文把人置于整个大自然中,人再也不是独立的一个物种,而是融于自然,是自然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自然中长大成熟,宣泄着欢快和悲伤。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沈从文眼里就是一种原生态的栖栖相依的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作品鲜明地体现了道家所倡导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平等之美。⑧但在20世纪30年代,即使湘西这个相对封闭美丽的世界也毫不例外地正在被外力所摧毁,动荡不安的社会,各自为政的军阀,外强的侵入,世风的堕落都使昔日淳朴的小城变得陌生世俗。“……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具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来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⑨“在人与人关系变得复杂到不可思议,然而又异常单纯地一律受‘钞票控制”⑩,作者如此感慨道。美好的自然不存在,美好的人性不存在,美好的和谐关系不存在,痛心疾首是不可避免的。

三、梭罗、沈从文与水的渊源

梭罗对水的挚爱让他选择在美丽的瓦尔登湖边做了两年的实验。依水而居,临水而思。在瓦尔登湖居住的岁月里,梭罗总是在温和的黄昏中,坐在船里弄笛,船边是被笛音迷住的条条鲈鱼,而月光荡漾在水波上,那上面还零乱地散布着破碎的森林。这么一幅场景是多么和谐又多么令人神往。在梭罗眼里,瓦尔登湖就是大地的眼睛,湖边的树木就是她的睫毛,而四周森林葱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她的浓密突出的眉毛,这样的一个充满魅力的大眼睛里又蕴含着多少故事呢?泛舟湖上时,梭罗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干净优美的油画,“……四处眺望倒影,我发现了一种无可比拟,不能描述的淡蓝色,像浸水的或变色的丝绸,还像青峰宝剑,比之天空还更接近天蓝色,它和那波光的另一面原来的深绿色轮番闪现”⑪。此湖,此人,此景自然完全交融在一起,美丽,灵动,和谐。人在画中走,远离尘世的喧嚣,独享一方宁静。而在中国文化里也是讲究“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沈从文就是一位将水融进自己生命的作家,水是沈从文作品里的精魂。提到“水”,就不得不提到沈从文的家乡湘西。湘西是处于一片水乡泽国之中,长达数千里的沅水与家乡凤凰的沱江,给沈从文提供了朦胧的生态体验。“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⑫沈从文对水的性格做了如下分析:“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从表面看,极容易范围,其实则无坚不摧。”⑬《边城》里的水也像瓦尔登湖的水一样,清澈透明,具有灵性。这里的小溪非常纯净: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见底,河底有小小白石子,有花径的玛瑙石。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近水人家多在桃花巷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得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⑭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幅山水画啊。对水的挚爱,让梭罗和沈从文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把对水的情怀注入其作品中,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若说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那沈从文笔下的小山城就是一幅层次分明、意蕴悠悠的中国山水画。

四、结 语

人类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物质生活也极大的丰富,人类从大自然中也攫取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但是,自然是有生命的,不能无限制获取而不关爱她,她会累,会疲惫,会凋谢。人类不能脱离自然而凭空存在,人类与自然血脉相连。梭罗曾说:“我更愿将人看成是自然界的栖息者,或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愿意别人把他看成社会的一分子。”⑮而沈从文认为“人应当像个生物,尽手足勤劳贴近土地”⑯,去亲近自然,去和自然对话。当我们重读经典后,掩卷沉思,不正是给了我们现代人深深的生态启迪及解救生态危机的思路吗?

① 施继业.梭罗与沈从文的生态共鸣[D].2009.

② 苏贤贵.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03):65.

③ 王丽娟.沈从文“边城”想象的现代魅力[J].求索2010, (08):208.

④⑤⑥ 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27-573,256,538-539.

⑦ 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小说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1:236.

⑧ 石柏胜.沈从文与道家生态美学的契合与共谋[J].求索,2010, (01):180.

⑨ 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散文 (第三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398.

⑩ 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散文 (第二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39.

⑪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⑫ 贺兴安.楚天不死凤凰鸟——沈从文评论[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248.

⑬ 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A].沈从文自传[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⑭ 沈从文文集 (第六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社,1984:73

⑮⑯ 沈从文.烛虚.沈从文散文 (第一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384,389.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边城
边城之炊烟缭绕
《边城之隔江望秋》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塞翁失马
卷土重来
《边城游记》
梭罗的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