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看乔治·艾略特的婚恋观

2011-08-15吴晓旭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名作欣赏 2011年30期
关键词:莱格麦琪塔利

⊙吴晓旭[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面对社会的种种变迁,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乔治·艾略特对传统的婚恋观进行了反思,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艾略特审视了门第和金钱在传统婚姻中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理想的婚姻观念。门第及金钱在传统婚姻中举足轻重,麦琪的姨妈们的心态和言行、塔利弗太太在家庭破产前后及再次崛起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变化,都表明了她们认为门第和金钱是幸福婚姻生活的坚实基础。

一、美貌、温顺、善良的女性形象

1.美貌是当时理想女性的首要条件 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母亲相貌上端庄美丽,是让丈夫赏心悦目的理想太太:“塔利弗太太是一个一般人所说的好脾气的人——她小时候,除非饿了或者被针刺痛了,从来不会为一点小事哭的;从躺在摇篮里的时候起,她就一直结实、好看、肥胖和迟钝;总之,从美丽和温柔这两方面来说,她可算是她家里的一朵花。”①婚后多年的塔利弗太太仍然是一个满头金发的美人,总是戴着新式流行的帽子。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露西的形象是在和麦琪的对比中来塑造的。麦琪的相貌不具有母亲家族的遗传特征,不是金发碧眼,没有一双纤细的手,没有白嫩的皮肤和卷曲的金色头发,不像瓷娃娃那样孱弱、温顺、可爱,而是身材高大,一双黑色的眼睛,黑皮肤,直直的头发,长得十分“古怪”。而露西总是衣服得体而整洁,既很听话,又很漂亮,亲戚们都很喜欢她,都认为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孩。麦琪也打心眼里喜爱露西。她羡慕露西的外貌和气质,想象着自己能拥有和她一样的外貌该有多好。在麦琪的心里,露西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2.顺从的品性是女性必不可少的 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塔利弗太太是一个顺从的妻子,相夫教子的生活让她感到幸福。她依赖塔利弗先生,并一直顺从丈夫。对于丈夫让汤姆去牧师那儿学习的事,她心里虽然认为这样做并不好,也表示遗憾,但她仍觉得丈夫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也不管姐姐们怎么说,还是同意了丈夫的计划。露西,这个与麦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小时候就是那么乖巧,讨人喜欢。塔利弗太太曾说:“露西·迪安真是个好孩子:你叫她坐在凳子上,她就会在那儿一连坐上个把钟头,绝不要求离开。我禁不住爱这孩子,就跟她是我自己的一样;我肯定她不大像是迪安姐姐的孩子,却像是我的孩子。”②塔利弗太太的话语间,流露出对露西抑制不住的喜爱,甚至希望她是自己的孩子。而对从小就极具叛逆性格的麦琪却十分讨厌,总是说受不了麦琪这样的孩子。

麦琪天生就是一个叛逆的女孩。她小时候的外貌是不符合当时社会对大家闺秀的审美规范的,可她并不在乎。为了不让母亲把她的头发弄卷,她一头扎进水盆里。一次姨夫姨母们来做客,他们用挑剔的眼光看着麦琪,倔强的她跑上楼,抓起前面的头发,沿着额中央把头发一下子剪了下来。当她的母亲让她像小姐那样做补缀活计时,她也断然拒绝。麦琪的思想和灵魂深处始终活跃着一种反抗的因子,一有机会,那种反抗的因子就会爆发出来。姨妈们因为她长得像吉卜赛人而常常指责她,她就跑到很远的吉卜赛人居住的地方,打算和他们一起生活,以此表示抗议。

3.她们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麦琪准备外出工作之前,来到露西家打算住上一段时间。在这期间,麦琪告诉露西自己和费利浦交往的事情,露西也告诉麦琪自己有了心上人,就是斯蒂芬。斯蒂芬是圣奥格镇年轻未婚男子中的头号人物,而露西则是当地公认的美人。露西的父亲在斯蒂芬父亲的公司里担任要职,双方父母也很看好他们的交往,两人可谓门当户对。但是,麦琪与斯蒂芬相遇后,相互一见倾心。尽管爱上了斯蒂芬,但善良的天性最终还是让麦琪放弃与斯蒂芬“私奔”,选择重回小镇。回到小镇后,面对镇上的议论纷纷、流言飞语,麦琪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觉得对不起单纯的露西。当麦琪和露西再次相逢时,麦琪满心歉疚,可露西却说:“我明白,亲爱的,我知道你绝不会故意让我遭受不幸,这是一种降临到我们大家头上的灾难。你要比我忍受更多痛苦。你放弃了他,在你是做了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③单纯善良的露西不但原谅了麦琪,还对她表示深深理解。她们能够从互相的安慰中,忘记对彼此的伤害。麦琪对露西的歉疚,以及露西对她所说的话,都体现她们善良的本性。

二、传统婚姻与金钱、门第

爱情与金钱、门第孰重孰轻,这是传统婚姻涉及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清教主义成为英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信仰清教的不仅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有手工业者、工人、农民和平民。清教主义鼓励人们追求美满的家庭,认为决定婚姻美满的主要因素是门第和财富的般配。尽管经济的迅速发展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正统的清教思想受到冲击,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惯性势力,一直到19世纪,清教主义的婚姻观念和家庭观念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任何一本书对维多利亚人生观的影响能和《圣经》相比。”④所以,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大多数女性不是根据感情选择自己的婚姻,而是比较看重金钱和门第,讲究门当户对。

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姨妈葛莱格太太在做客时候总是戴上自己觉得最好的假发,她总想在别人面前表明自己是名门望族。甚至连别人家的钟表是否准时,都要以她的表为准。在她的头脑中,她的身份地位总是高人一等。她在圣奥格镇的房子十分讲究,她在引以为傲的同时还虚荣地认为:她这样格局的房间设计,可以让她从两个不同的观点去观察她同类的弱点,并为她自己的不平凡感到格外高兴。葛莱格太太经常预料未来的情形:假如她的丈夫只给她留下一小笔财产的话,她就坚决不戴黑纱的帽子,只像哭后夫那样哭他。如果他让她做一个富有的寡妇,她就会以称赞的口吻谈起他,而且要把一笔笔源源不断的利息藏在各个角落里,让最机灵的小偷也无法得手。而她却丝毫也没有考虑到如果丈夫真的死了,自己感情上是否会失落、痛苦。葛莱格先生十分同情破产后的塔利弗先生,觉得他很可怜,葛莱格太太却不以为然。当她知道塔利弗先生的家产快挥霍光了的时候,也不屑于关注,只是看在妹妹的面子上,可以让他们迟点还钱,因为即使她做抵押放款,也只能拿到四厘的利息。葛莱格太太无论是对待自己的婚姻生活、还是对待亲人朋友,首先考虑到的就是金钱,还有就是自己的地位面子问题。她认为只要有了金钱和地位,就会被邻居和朋友看重。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麦琪的姑妈摩斯因嫁给了一个农民,被麦琪的姨妈们瞧不起,她们认为她嫁的人穷得不堪设想,家里连瓷器都没有,还嘲笑麦琪的姑父连付房租都要费尽心机才付得出来。她们还背着塔利弗太太一致认为:塔利弗血统和多德森血统是不相配的。

塔利弗太太因为自己是有名望的多德森家族的一员,总是让她感到无比的自豪。她年轻时的最大愿望就是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这种婚姻生活中,如果既有金钱又有爱情的话,那当然是美满的,但是如果只能选其一的话,那就是金钱至上了。因此,跟塔利弗先生门当户对的结合,让她十分满意。塔利弗太太最害怕的事就是家里破产,生活拮据,可是塔利弗先生在官司中偏偏被判败诉,家里终于破产。麦琪和汤姆回来之后去看望妈妈,“她听见汤姆的声音,就丢下台布,跳了起来。‘哦,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她一边说,一边搂着汤姆的脖子。‘想想看,我居然会活到看见这么一天!我们破产了——样样东西都要拍卖了。想想看,你爸爸娶了我,把我害到这个地步!我们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要做要饭的了——我们要进贫民习艺所去了。’”⑤塔利弗太太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把一些值钱的东西一一拿出来,翻来覆去地看,她为那些台布和瓷器伤心的同时,还不停地责怪塔利弗先生,埋怨是丈夫害了她。当她听到儿子汤姆说不久会找到一个职业,就能挣钱了,她马上感到了一点安慰。觉得如果能保全那些东西,就不会这样难受了。由此可见,塔利弗太太与她姐姐葛莱格太太一样,她关心的只是这个家庭是否能让她过上体面的生活,并不真心关爱自己的丈夫。汤姆最后闯出了天下,塔利弗夫妇终于松了一口气。塔利弗抬头看着妻子,温和地说:“贝西,现在你得过来吻我一下;孩子补偿了你的损失。你多半还能享享福。”⑥塔利弗太太尽管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生活,但她终于又和以前一样快乐地生活了。艾略特最终安排汤姆为家族报仇雪恨的情节,实质上就是强调了金钱是幸福婚姻生活的坚实基础。

①②③⑤⑥ 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M].祝庆英等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0,54,37,9,465,212.

④ 维吉尼亚·伍尔夫.书和画像[M].刘炳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134.

猜你喜欢

莱格麦琪塔利
带猪跑
纳塔利·沃佳诺娃:一手烂牌被她翻盘
保龄球是积极活跃的生活方式
他们那时多有趣
巴航工业开始在美生产莱格赛450和500
还有一半的路程
巴航工业向成龙交付莱格赛500
麦琪的宠物
他们那时多有趣
让完美歇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