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外青士犹丰饶

2011-08-15姚远

名作欣赏 2011年7期
关键词:艺术

姚远/文

画外青士犹丰饶

姚远/文

算起来,我与祝焘先生交往已有十余年了,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自己能有这样的幸运感叹不已,这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有幸近距离接触了一位当代艺术大师,更因为祝老身上的长者风范和智者气度,使我受益终身。

记得初次见面,是为祝老岳父汪静之先生全集出版的事情。汪静之是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派的大家,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我读过他的诗集《蕙的风》。我们在一起谈论出版的事情,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这本书最后交给西泠印社出版了,但在这过程中,祝老待人的宽厚大度,以及他对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至今仍令我难以忘怀。

祝老性格刚直,颇有古代士人气。据说颇多权贵欲宴请祝老求画,祝老都不客气地回绝了,但我们约他,他总是很高兴地答应,还要亲自会钞,言谈中于做人做事,老人言之谆谆,情意殷殷,感人至深。

对于时下之风,老人多有不屑。而于孝悌之事,老人颇为看重。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家父母过寿,被老人知晓,定要赐予字画,我们不忍老人过于辛劳,说那就画张小点的吧。老人不理,午间小憩片刻后,铺开六尺整张,直画大画一张,并书大幅“寿”字。我颇感惶恐,愧然于心。老人却说,我就是喜欢孝敬之人。

在艺术追求上,老人崇尚学问,我们曾劝说他出版一部传世画集,他不同意,他说,还是要再做做学问,再上个台阶,把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好的作品留给艺术,留给后人。

生活中,祝老俭朴之极。家中陈设,普普通通;衣着素朴,从不讲究。在饮食上更是清清淡淡,自自然然。多次与先生雅聚,祝老都力忌铺张,不仅如此,我是亲眼见到祝老多次把剩下的鱼,你一筷我一筷大家分掉。

祝老不受拘束的性格以及自由的性怀,使他的作品瑰丽奇崛,内涵深刻。今年春节,祝老与弟子家人一起相聚,席间我问祝老这次回来会呆几天?祝老说节后要离开太原,他女儿急问:“您又要去哪儿啊?”停顿半秒,祝老脱口而言:“天高任鸟飞!”我感慨良多,请求祝老把这事记录下来。

我于书道略知皮毛,一次在他的学生赵嗣成先生家斗胆弄斧,老人认真地指出了问题,肯定了优点。末了,教诲曰:“只要坚持,必有大成。”第二天送老人出门,在去机场的路上,祝老慈目注视,再次告诫我一定要“坚持”。祝老说自己的一点成绩就是坚持的结果,“文革”中,其他人都忙于别事,自己却坚持画画。老人对于自己超凡的艺术才华、独到的艺术成就只字不提,其虚怀若此,令人景仰。

记得钟敬文先生曾送我一本书叫《历史的公正》,书中有一篇讲到他当年拜见鲁迅先生的事情。那时钟敬文先生会同几个朋友,追着鲁迅先生的影子,几次寻访后终于得见,又蒙先生平易相与。读到此处,我觉得自己的心顿时神往且飞扬起来。当年的青年能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大学问家、大艺术家,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师鲜见的时代,实在无趣得很。正因为此,我更珍惜与祝老的这份情谊。

姚远:原名姚军,书法家,书海出版社总编辑,山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艺术百家:马 莉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