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的旅行——浅论阿兰·德波顿《机场里的小旅行》

2011-08-15王玲玲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1

名作欣赏 2011年36期
关键词:波顿机场旅行

⊙王玲玲[盐城工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1]

作 者:王玲玲,盐城工学院大外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文学。

如果有人问阿兰·德波顿加上希斯罗机场等于什么,答案无疑是《机场里的小旅行》。阿兰·德波顿是当代英国风头最健的才子型作家,向来从最为平凡处入手,为读者开展一个始终存在,却从未留意过的世界。《机场里的小旅行》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在有限的空间内,其实存在着一个无限的世界。正如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所言: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在德波顿的眼中,机场不再是旅行的起点或是终点,人们进出机场就像是一次微型的旅行,我们透过机场可以看见世间的百态,这正是这篇作品的意义所在。

一、德波顿与希斯罗机场

德波顿是英伦当代颇负盛名的作家,希斯罗机场是英国伦敦享誉世界的机场,德波顿无疑是希斯罗机场的常客。作为一名作家,尤其是一位热衷于旅行的作家,世界各地的机场对于他而言都像是一位熟悉的朋友一般,时常需要去拜访一下。然而,德波顿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他就是可以把人们最为熟知,甚至已经忽略了的东西重新发掘出新的意义来。那么希斯罗机场在德波顿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2009年前后,希斯罗机场历经了一次扩建,新的T5航站楼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服务设施。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也许是值得新奇的事情,但是对于德波顿而言,这些并不是问题的重点。那么什么是问题的重点呢?无疑是安全。“9·11”事件之后飞机安全成为了举世瞩目的问题。希斯罗机场无疑在安保方面做足了工夫。一方面既要做到严格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又不能让旅客感到紧张与压抑。因此,T5航站楼的设计在人性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如,自助式咖啡机、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等。尽管如此,我们仍旧不能忽略的是影响飞机安全的除了人为因素,还有自然因素。当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前者之上,似乎后者的作用无足轻重了。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我们仍旧可能因为后者而遭遇到危险,事实上我们最大的危险便是来自于后者。德波顿不无调侃地说道:“要么我们平平安安地着陆,要么我们就在大气层里同归于尽。”当然,每一个乘客不可能是抱着这种心态走上飞机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也就没有人敢乘坐飞机了。德波顿当然也不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故意让大家心惊胆战一番。在他看来,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明知道危险存在只是假装其不存在罢了,并不是真的淡定,真的敢于直面这些危险。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活在恐惧之中呢?然而事实是我们因为恐惧而思考,因为死亡而深刻。

希斯罗机场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做到商业与艺术并存的机场。从理论上而言,艺术与商业并非是水火不容的,但是总有些人极力想将两者区分开来。在希斯罗机场的休息室里,你可以临时借阅到一些最新的杂志。当然,你可以认为这只是一种服务而算不上文化,但是机场专门开辟出一个展厅,经常会举办一些当代艺术的展览,这种独到之处可能就不是你随处可见的了。无疑,你进入希斯罗机场就仿佛进入了一座微型的艺术展览馆。你的旅行就此提前开始了。或许,你所要去的地方未必就比这个机场更为精彩。

二、写作的旅行与旅行的写作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旅行意味着什么呢?一次完整的机场旅行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一同看看德波顿到底是怎么做的吧。进入飞机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进入机场只是进入机场而已,接着便是等待了。如果飞机不误点的话,那么等待也许不过是等待而已,然而如果飞机出现了某些状况,那么等待便是一种酷刑了。不过,对于德波顿而言,无论是否需要等待,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他时刻处在一种写作的状态之下。希斯罗机场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写作的对象。机场内的活动着的人都是德波顿思考的源泉,机场内的布置都是德波顿写作的灵感。

“9·11”事件过后,世界上所有的机场都划出了一个限制区。所有进入限制区的人,除了等待就只有等待了。有的人显得很焦躁,总是希望飞机早早起飞。这些人通常都不是真正的旅行者,而德波顿则不同,他的旅行早已开始了,或者说他一直处在旅行之中。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写作本身就是一场旅行,而旅行中的写作,只是写作旅行的一个插曲而已。因此,在限制区内德波顿向我们展现出的是一种塞涅卡式的淡定。德波顿从来不是一个装傻充愣的人,尽管他不会恐惧到不敢乘坐飞机,但是也不会高枕无忧。因此,时时刻刻地写作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是延长生命最好的方式。

入境大厅和出境大厅同样神奇。它简直就是大英博物馆的缩影,当然它所展示的展品不是历史文物,而是当代英国的风貌,让从世界各地来英国的人能够立刻就被这个国家所吸引住。德波顿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在他看来后现代工业文明仍旧太过于轻浮,远远无法与古老文明的积淀相比。尤其是悬挂在半空中的超大高清电视,它的存在给人一种极大的震撼之感,当一张张微笑的脸从屏幕前闪过,真正能够打动人的仍旧是面容。

德波顿并不是一个用眼睛看世界的人,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写作的作家。即便《机场里的小旅行》是出于商业目的而展开的写作,德波顿仍旧没有等闲视之,他的确是去看了,而且用他的笔去看,看得是那样生动有趣,淋漓尽致。他没有把视线集中在某个人身上,也没有把视线集中在某个物之上,他的视线集中在了事件之上,T5航站楼就是一个事件,它的出现让整个希斯罗的风貌发生了巨变。在没有T5的时候,希斯罗缺少一种生气,而T5出现之后希斯罗本身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而《机场里的小旅行》更是把整个机场口袋化了,带着德波顿的这本书,我们仿佛可以随时随地置身于希斯罗,置身于T5航站楼。

三、空间的旅行与时间的旅行

对于德波顿而言旅行是无处不在的。因此,他把在希斯罗的经历视为一场旅行,一场微观的旅行。通过这场旅行,他感悟到的是后现代工业文明中,人类的生存越来越倾向于空间化,而忽略了时间。我们不停地追求空间,我们希望能够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之中,因为城市空间过于狭窄,我们把希望寄托于自然空间,我们试图希望通过旅行这种方式将自己从狭窄的空间中解脱出来,但是这种想法恰恰是错误的。正是因为我们是那么迫不及待,所以我们才显得格外焦虑。对于另一些人,旅行也已经不存在了,空间的位移是一种生存的状态,而且是没有选择的一种状态。全球化让旅行变得便捷以及普及,同时也让旅行的意义消失了。我们不再对某个地方抱有幻想,某个地方对于我们而言是无可避免的。现在正是我们应该开始反思旅行意义的时候了。那么旅行到底是什么呢?在德波顿看来,旅行不仅是空间的位移,同时更是时间的位移。真正的旅行是时间的旅行,这场旅行是无处不在的,但又是所有人所忽略掉的。时间的旅行也就是生命的旅行。人生就像是一场时刻不能停止的旅行一样,无论你留意或是不留意,愿意或是不愿意,很多东西一旦错过就错过了。德波顿把在希斯罗机场内的所见所闻当做是旅行日记记录下来恰恰反映出他对于人生的思考以及他自身的生命状态。齐奥朗曾经说过,“唯有写作才能战胜死亡”,福柯也说过,“写作是唯一延续生命的方法”。生命的有限性与文本的无限性在德波顿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通过德波顿的妙笔,希斯罗机场的功能性扩展了出来,它不再是一座冰冷的建筑,而是一个充满艺术、充满生机的世界。尽管如此,我们仍旧需要反思如何处理好自身与工业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毕竟我们的血肉之躯,无法抗衡冰冷的机器权力。德波顿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必须要学会审美,用一种美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去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这个世界会因此而改变。当然,我们并不是只能一味消极等待,尽管官僚主义者无法体会美到底是什么,但是后工业文明也未必就像我们预想中那么恐怖丑陋。我们更多的应该留意到我们自身,那永不停息正在消逝着的生命,那是我们真正要经历的一场旅行,我们只有留意生命的旅行,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

德波顿总是在不停地反思生活、反思生命。《机场里的小旅行》仍旧延续了他以往作品的风格,充满清新,但又不失深刻。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处在一场旅行之中,从这场微观的旅行中,我们发现只有我们用一种写作的状态去对待生活,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我们自然而然能够得到一场无憾的旅行。

[1][法]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M].北京: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英]德波顿.旅行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英]德波顿.机场里的小旅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波顿机场旅行
展开大兴机场的双翅
“最大机场”
留宿机场
大蜥蜴之夜的诱惑
小黑的旅行
机场快线
蒂姆·波顿:怪物也很美
夏日旅行
巨人的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