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山书屋小记

2011-08-15杨里昂

文艺论坛 2011年5期
关键词:李将军北山书屋

■ 杨里昂

很早以前我听说过一则故事,说的是北山早年有个姓李的乡民,挑着陶盆瓦罐走村串户叫卖,因排行第四,人称“李四罐子”,后来发了家,置了田产起了大屋,人们便称他“罐老太爷”。大屋落成之日,各方人士都来祝贺,有人送来一块金字匾,上书“耆孝读实”四个繁体大字,罐老太爷十分高兴,将它悬于大门门楣之上。久而久之,匾上的金漆褪了颜色,只有“耆”的上部“老”字,“孝”的下部“子”字,“读”字的右边“卖”字和“实”字下部“贯”字,还依稀可辨,连起来便是“老子卖贯”(“贯”谐“罐”音),人们恍然大悟,原来送匾者在油漆上做了手脚,以此来嘲弄主人出身微贱。据说,这位罐老太爷就是著名爱国将领李默庵先生的父亲。我还听说,李默庵将军当上大官以后,在家乡建了一座大庭院,为一钢筋水泥的西式建筑,院外有便河环绕,室内安装了自来水,还在大院附近建了一座小学。我心仪已久,早就想去看看,但一直没有机会。

前不久我去安沙访友,友人谈到此处离李将军故居不远,他也想去看看,于是我们结伴作北山之行。汽车在乡村公路上行驶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一处便河环绕的高墙大院前面,估计就是李氏故居,停车一问,果然证实了我们的猜测。虽然铁门紧闭,但透过镂空花格,可以看到院内有人在种菜,经我们招呼便上前来接待。他说他是受李氏后人之托看管院子,目前故居没有对外开放。经我们再三恳求,他才破例让我们进去参观。

大门内是一片宽约数亩的大草坪,踏着松软的草地来到主楼前面,只见正门上写着“北山书屋”几个大字。进门的堂屋分上下两进,青砖砌墙,雕花窗棂,疏璃瓦覆顶,与传统的中式大屋并无差异;可是堂屋两边的厢房,就与传统建筑不同了,右边的大天井上下两边各有一栋西式洋楼,前栋为两层,后栋为四层,楼上楼下均以宽敞的迴廊相连,每间屋子都有教室那么大,光线充足,大玻璃窗户,装饰颇为讲究。左边的厢房则是一座六角形的小洋楼,天井中有假山、盆景之类。看得出这院落是经过建筑专家精心设计的。这种中西合璧式的庭院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中城市中颇为流行,在远离城市的山乡却极为罕见,就是在今天也依然难觅,无怪乎它的名声那么大。

整座建筑保存完好,甚至门窗上的油漆也没有剥落多少,我们在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忽然发现室内全然没有家具陈设,间间房子空空如也,便向接待者一问,才知道土改后北山书屋做了区政府办公用房,直到前些时候才腾出来归还李将军的后人。他们都住在城中,因此这里成了一个空巢。我想幸好是做了政府办公之用,若是土改当年分给农民居住,不知将变成什么样子。我留心屋内是否有传说中的自来水,但终于没有发现。

我向接待者问起关于罐老太爷的故事是否属实,他说“不清楚”,这更引发了我了解李将军家世的兴趣。我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有友人送过一册李将军回忆录,当时搁于书架上,一直没有读过。从北山回来,我便搭起楼梯,把两面墙的书架翻了个遍,终于将这本《世纪之履》找了出来,连夜一口气读完,才对李将军的家世和经历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李将军的先辈是否卖过陶盆瓦罐,书中没有记载,但没有如传闻中所说发家致富。因为直到李将军1904年出生后,家里依然是田无一亩,土无一丘,连租种土地的押金也没有,因此他的父亲只能靠打零工、养牲猪勉强维持生计。没起什么大屋,也就不会有人来送匾。到1928年李将军建成北山书屋的时候更不可能发生这种事,因为当时他已是显赫人物,谁还能和他开这么大的玩笑?旧时乡间若有人发迹,常有好事者编造出一些“名人故事”来,“老子卖罐”,大概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吧?

由于家中无钱供他升学,李将军儿时常做一些打猪草之类的农活,直到后来得到一个在长沙城里楚怡学校任职的堂兄资助,才得以进城读完高小,随后升入无须缴纳学费的长沙师范学校。他接受了五四思潮的洗礼,很快成为一名爱国青年,毕业后,他放弃了以教书为生的打算,毅然投身到了国民革命的洪流之中。当时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军校,襄助其事的程潜先生派人回湖南招生,李默庵便和陈赓、宋希濂等人一同前去报考,因成绩优异,思想进步而立马录取,成了黄埔二期的一名学员。陈赓当时已是共产党员,李默庵受其影响,很快也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不久便被接纳为共产党员。正当他在革命道路上踏出第一步的时候,他与一位军校以外的女青年发生了恋爱,按理说这并不影响他的进步,但那时校内的党组织对军人党员要求很严格,认为他生活浪漫,在党的生活会上他受到严厉批评,从此不再通知他参加组织生活。李默庵满怀委屈,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脱了党。好在那时是国共合作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共同的追求,因此他和共产党人一同东征、北伐,依然相处甚欢。大革命后期国共分了手,接着打了十年内战,他奉命前去江西“围剿”红军,作为军人他只能服从,其实他对共产党从来都没有恶感。抗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李默庵也迎来了他事业上的第二个春天,他当时担任第十四军军长,在著名的忻口战役中,与八路军通力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战绩,因此成为一名抗日名将,不久升任32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内战再起,他担任了驻江苏无锡的第一绥靖区司令,在苏北战场上与粟裕大将率领的华中解放军刀兵相见。在抗战中,他的部队常能取胜,但与解放军交兵,却从未得过手,粟裕将军手下只有三万来人,而他有十二万兵马,却接连打了七场败仗,这就是解放军军史上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他对粟裕大将的指挥才能和艰苦卓绝的作风深感佩服。接连吃败仗,他因此懂得跟随蒋介石反共是一条死路。这时,他的老上司程潜将军回湖南担任省主席,正在发动和平运动,邀他回湘工作,这正合他的心意,于是回到湖南担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兼驻常德的第十七绥靖区司令官,成为程将军的得力助手,两人多次策划起义的事。正在和平运动迅猛发展的时候,白崇禧率领他的华中“剿总”退到湖南,决心与解放军对抗到底,他逼迫程潜离开湖南,让广州国民政府免去其省主席职务,程潜只得避走邵阳。李默庵任职的第十七绥靖区也被白崇禧撤销,他不得不带着全家人出走香港。在那里他仍时刻牵挂湖南的局势,当程潜和陈明仁两将军发表起义通电时,他亦名列其中。随后他又与在港的黄绍竑、龙云等四十四位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一道发表和平宣言,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湖南和平解放后,他本想回来,但感到自己在关键时刻离开了长沙,没有为起义做更多的工作而愧疚,终于没有回来。此后,蒋介石让参谋总长顾祝同给他捎信,邀他去台湾,被他婉拒了。国民党在港特务时刻威胁他一家的安全,他于是去了阿根廷,以后又转赴美国定居。

这一去就是三十年。直到1981年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才重新回到祖国。此后,黄埔同学会成立,他被推为副会长。1984年他终于回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故土。当跨进北山书屋时,老泪纵横,不能自已。这眼泪中包含了多少人生感慨,多少难以言说的复杂心绪。他决心落叶归根,回湘定居。但中央认为他留在北京可以为祖国统一做更多工作,于是他服从了中央的决定,在京定居,直到2001年离开人世。北山书屋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建成到本世纪之初的漫长岁月中,它的主人没有在这里停留过几天,令李将军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共产党为他完整地保留了这个宅院。

读完《世纪之履》,我仿佛触摸到了李将军的拳拳爱国之心,更增添了对他的敬佩与景仰之情,我的心又飞向了北山书屋。

如今,北山书屋已被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估计不久的将来便会对外开放,接待海内外的访客,到那时我还要再去的。

猜你喜欢

李将军北山书屋
高适《燕歌行》“李将军”人物辨析
篽箖·上野书屋
大树里的小书屋
荡涤心灵之旅
今天,北山高了一截
——纪念刘章先生(组诗)
李将军雕像,美国种族问题的靶子
去北山公园秋游吧
输者风度
草鞋的重量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