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东北秧歌中的辽宁高跷秧歌

2011-08-15房美希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秧歌文化底蕴表演者

房美希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谈东北秧歌中的辽宁高跷秧歌

房美希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东北秧歌是北方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是北方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发展到今天,其内容形式与之前相比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慢慢地上升了文化的高度。辽宁高跷秧歌就是其中的一种,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闻名于全国。本文主要介绍了辽宁高跷秧歌的特点、文化底蕴以及其艺术价值。

东北秧歌;辽宁秧歌;高跷秧歌;文化底蕴

一、引言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秧歌形式多样、风格独具。辽宁高跷秧歌更是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特点,辽宁高跷秧歌具有独特的风格,修长的高跷使它看起来更多了几分活泼与幽默,也多了几分灵气。将辽宁人热情朴素、刚柔并济的特性进行了诠释。手中红绿鲜艳的花饰、脚下修长细高的高跷、欢快热情的唢呐声、节奏强烈的鼓点都是辽宁高跷秧歌的特色。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吸收新鲜事物与技艺,融入其灵动的姿势动作与热情活泼的表演风格,使高跷秧歌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壮大,内涵也更加丰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觉感受与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辽宁高跷秧歌的特点

1.高跷秧歌的表演特点

辽宁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腿很高,并有弹性,因此在表演时表演者一定要使手臂持续的上下摇摆,这样才能使姿势动作看起来更加美观。这也造就了高跷秧歌的美、浪、俏等基本形象,使表演看起来更加洒脱、美观。表演者扭中带美、美中带浪、浪中带俏等特点,完全展现出了辽宁人民洒脱、豪放的性格特征。高跷秧歌的动作标准,没有难度超大的动作,踩高跷的技巧也比较容易掌握,男女均可,并且对外貌、身材等方面都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群众。

2.高跷秧歌的服饰特点

辽宁高跷秧歌表演时所用的服装也完全依照传统服饰的特色,表演者佩戴的头饰也延续了最初的“花山”形象。扇子、手帕等多种多样的手中道具也为高跷秧歌的表演锦上添花。

辽宁高跷秧歌有自身的一套表演模式,表演时队形变化多端却又不失整齐,很多地方都可以被临时作为表演场地,例如,在大街上,可以沿街表演;在广场上也可以在表演的同时依照服饰的特点摆出各种奇异的造型,整套表演看似豪放粗犷,实则又不乏细腻婉约。

三、高跷秧歌的历史文化底蕴

1.高跷秧歌的历史

高跷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时期,就有关于秧歌队的记载。东北地区的人口是由许多次移民之后的移居者共同组成,在当时,总人口是由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组成。后来又有一些被判发配边疆的罪犯许多也都来到东北。在这种复杂的人口组成中,许多民间的艺术也被融合在一起,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东北秧歌逐渐有了发展,辽宁高跷秧歌也随之诞生。也可以说,高跷秧歌各种民族的娱乐形式融合统一之后的产物。

2.高跷秧歌的人文精神体现

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条件造就了不同人民群众在心理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其中气候因素占据主导位置。英国学者说气候、食物、土壤以及地形主要决定人类的生活以及性格特征与文化程度。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是也说明了生活环境对人们的影响。

辽宁的气候相对来说比较寒冷,尤其是冬天和夏天的表现更加明显,春天与秋天持续时间短,一年之中最空闲的时间就是冬天,然而因为冬天天气格外严寒,所以人们很少出门进行各种文艺活动,以至于辽宁地区的民间娱乐方式相对于南方等气候温和的地区较少。因此出现了对表演场地要求不高的辽宁高跷秧歌,其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体现出来辽宁人民热情乐观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与辽宁人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联系,脚下肥沃的土壤、富饶的自然资源培育出有着对生活的热情与豪放乐观的心态的辽宁人民。经过冬夏极端天气的考验,使辽宁人民锻炼出具有原始气息的豪迈特征,这导致了辽宁高跷秧歌粗犷、豪放的特点。

四、高跷秧歌的价值开发

1.促进了辽宁经济的发展

辽宁高跷秧歌虽然成功的登上了大舞台,但是其发展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为了使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高跷秧歌队避免不了的要走管理层的道路,并且为了进一步地拓宽市场来使高跷秧歌得到发展,秧歌队伍也会利用许多手段来使观众满意,这就让人们有种商业化的感觉。所以,高跷秧歌逐步的商业化使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壮大,并且有了商业这一特殊环境,使高跷秧歌越来越重视舞台表演的技巧与方法,演出的地点也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向许多正式的舞台上发展。迄今为止,高跷秧歌的逐渐商业化更加彰显出其独特的风格,为辽宁省的娱乐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

2.传播了民族文化

教育方式是大家公认的传播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积极投身参与到高跷秧歌队伍可以促进各种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对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与文化底蕴有很大程度的帮助。辽宁高跷秧歌源于劳动却又高于劳动,它是一种以全身心的娱乐为主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按照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有关学者对秧歌进行研究,最后已经决定将秧歌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高跷秧歌为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3.有利于全民健身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宗旨,健身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今,锻炼身心健康也成了辽宁高跷秧歌的中心思想,这说明了人们对高跷秧歌的认识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高跷秧歌的表演中,长长的高跷锻炼表演者的平衡能力,在扭动时根据不同的旋律全身各个部分进行协调配合,对健身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神经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的效果都非常明显。使表演者在享受高跷秧歌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宣泄了情绪,锻炼了身心的健康。

五、结语

东北秧歌中的辽宁高跷秧歌作为一种广泛流传的娱乐方式,有自身特有的优点以及文化底蕴,是民间艺术形式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领域也不断地扩大,价值也越来越高。作为辽宁人,我们要努力保护并发扬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使辽宁高跷秧歌广泛流传在各个领域,并继承这一民族的伟大瑰宝,促进全民的身心健康,这对和谐社会的创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3.

[2]刘金昌,熊坤.探索东北秧歌的渊源及其演变[J].温州大学学报,2008.6(2).

[3]张显峰.论东北大秧歌的繁荣与发展[J].沈阳教育学院报,2008.8(2).

[4]王桂欣,赵溢洋.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3).

房美希,沈阳音乐学院,朝鲜族,学历: 硕士,专业: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研究方向:辽宁高跷秧歌。

猜你喜欢

秧歌文化底蕴表演者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扭起秧歌,留住记忆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