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萌和他的《高原奇事》

2011-08-15戴明贤

山花 2011年4期
关键词:张君山花张家界

戴明贤

蒙萌和他的《高原奇事》

戴明贤

《高原奇事》是布依族作家蒙萌的小说集。那年,他像一匹黑马突然冒出来,令人们对他抱有很大期望,他自己也非常努力。但最后他只活了三十七岁,只留下这十五个短篇。

一九八三年,老友周青明在安顺地区作协主席任上,不遗余力地组建作者队伍。有一次,计划在《安顺文艺》上编一期散文专号,捎来一大包稿子,让我帮着选选。阅读疲劳中,蹦出一篇短短的《小阁楼》,让我眼前一亮。当时的报刊版面,正弥漫一片华丽、洋派、大抄哲学词句的新学生腔,忽然见到这样真实朴素而且有自己笔调的文字,真是欢喜不置。这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或小说式的散文,具有一目了然的纪实性。可以猜测作者是一位农村教师,大约经历丰富、性情深沉。后来《山花》月刊将它和另一个短篇发表出来,嘱咐我写了一则介绍性的短文。不久我们《花溪》月刊又组织了他的小专栏: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篇评介长文。我们渐渐熟悉起来,常来常往,无异自家子侄,儿子戴冰和女儿戴若更与他成了好朋友,叫他“师兄”,几次跟他去普定玩。

蒙萌身材矮小,看去很瘦弱,实际气力过人,还会武术。他说,矮小是过早干体力活的结果,他哥哥和弟弟都很高大。逐渐地我才知道,生活对他的夹磨超过我的猜测。他十六岁起就自己谋生:捶石方、挖土方、开山放炮。十年间干遍五行八作:农业税征收员、木匠、漆工、泥水工、民校教师、补锅、修单车、印球衣、抱氧焊枪……经常从一个异乡流浪到另一个异乡,从一个陌生人群转入另一个陌生人群。这是一个底层世界,落到其中的人们,为生存拼搏,一身浓烈的狼气狼味。这个世界里的人和事,是我们这些苍白的城里人想象不出来的,我听时常有想打冷噤又打不出来的反应。蒙萌却说得平平常常,不动声色,与他的笔调一样。这就是辛弃疾说的:识尽愁滋味,就只说“天凉好个秋”吧。戴冰听蒙萌讲的故事更多,对这位师兄佩服不已,恨不能跟着他再打十年“烂仗”。有一次两人钻普定一个溶洞,在迷宫里转了几个小时,差点困死在里面。那时戴冰上初中,喜欢各式各样的匕首,蒙萌用手工做了一柄送给他。蒙萌计划写一部关于刀的短篇三部曲,戴冰听他讲述,无限神往。最后只写出第一篇《匕首》。

大约一九八三年吧,《山花》在省城白云区办了一期改稿班,主持者文蒙兄约我去帮着看看稿。结束后安排游张家界。我久闻张家界山极奇特,一经怂恿,就跟着去了。蒙萌每天背一大口袋水果爬山,还要留神照看着我。其实水果都归“师妹”姚晓英吃,而我当时也才年近半百。蒙萌的厚道、低调、吃得了亏,时时处处不变。游完张家界,临时决定玩王庄。这是谢晋拍《芙蓉镇》的外景地,小镇上开了好几家以刘晓庆命名的小吃店。溪谷窄窄的,山也绿水也绿。坐在船头,看两面的山,掬身下的水,听不紧不慢的橹声,循着猿啼寻找它们的身影,颇觉惬意。但水风吹久了,有点冷飕飕的,就回舱里坐着聊天。几个年轻人仍围在船头,开始请张君算命。张君,湘人,也是《山花》的作者,这次为我们作导游,是一位热心的东道主。一会儿,蒙萌进舱来,对我说,张君算他活不到四十岁。我好气又好笑,责备他不该去算什么命。我从来反对这种游戏,准也罢不准也罢,既然宿命不可改变,为什么要在心上留块拂之不去的阴影,和自己作对吗?有一种虔信的人,简直就会照着别人“算”出来的“命”去活,削自己脚去塞别人给的鞋。但蒙萌说,早先也有人算他活不过三十岁。我问他今年多大,他说三十六。我说这不结了!蒙萌说:不过我也不怕,到时候真得了什么病,一方面科学技术在发展,另一方面我又懂点气功,我有信心战胜疾病。这时,姚晓英冲进来,骂骂咧咧,说是给她算得不好,胡说八道。越说越愤怒,跳起来要去重算。不一会回来了,眉开眼笑,显然命运已大有好转,惹得我和文兄大笑。

这时候,蒙萌已受聘为享受一至三年创作假的作者,工资由省作协发放。但有任务指标:在省级刊物上发几篇作品、国家级刊物上发几篇作品。蒙萌对这个难得的机会非常认真,甚至认真过分了,念兹在兹,焦头烂额。实践证明这个点子不高明,对作者压力太大:省内刊物好说,国家级刊物谁说得准?次年春节前,他在安顺写作,借住在弟弟的新房里。弟弟干公安,小两口平日都不在城里住。除夕那天,他考虑弟弟要回来,冒着雨蹬自行车回普定。朋友们纷纷劝阻,借宿一夜的地方也有的是,但他执拗不听。近四十公里路,雨越下越大,傍黑到家,已浇了几个小时,重棉透湿。接着就是一场超常重感冒,随后转为肺癌,终致不救。

蒙萌的环境、遭际和人品、性格,与青年高尔基很有些相似。阅历之丰富,更非平常人可比,从文学创作说,真有一座取用不竭的矿藏。

惜天不假年,青涩离树,未及成熟。至今许多人还在回忆蒙萌,为之扼腕痛惜。

戴明贤,1935年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贵阳书画院院长、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等职务。现为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1986至1998年供职于《花溪》文学月刊,任编辑、副主编等职。

猜你喜欢

张君山花张家界
山花子
待到山花烂漫时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圣洁的山花
家暴的代价
“醉美”张家界
家暴的代价:拘役兼婚内赔偿
人间奇景张家界
了解条件反射
怕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