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学结合为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
2011-08-15孙中野
■孙中野
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推动着全民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在如此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教育却被紧紧实实的束缚在笼子里寸步难行,如今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早已不是新鲜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在校学生约50万人,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近10万人。就在一浪盖过一浪的全国动漫热潮背后,却几乎随处可见“高薪急聘动漫人才”的广告……”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虽然每年专业人才毕业人数较多,但企业仍然招不到合适人才,而院校的毕业生却存在着就业难,突出体现了院校在培养机制上与市场的严重脱轨。而这不得不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进行深思,如何快速提高学生专业性的综合素养,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这已成为全国各高校最热议的话题。
目前众多大学的课程理论知识过多,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轨,甚至很多高校的教学还只是停滞在理论基础知识的层面上,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远远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二十一世纪初,全国所有高校急剧扩招,各类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涌现,无论是师资水平的降低,还是生源质量的下降,都不同程度的冲击着教学质量的整体滑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在十年后的今天已突显这个弊端。为了切实改变这一现实问题,全国各高校都在努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提高自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改革发展进程,以此改变现今教育领域的尴尬局面。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从中可知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专业方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资源整合”是作为高职教育教改创新的最好突破口。
一、奋斗目标
数字传媒学院作为苏州托普学院的二级学院,一直秉承学院制定的整体教改方针,重基础能力、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骨干为目标,服务苏州、昆山,面向长三角、面向华东地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优化办学体制机制,优化教育结构,大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民办教育优势,注重特色、错位发展、全力打造品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紧密结合,以项目为引领,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坚持不懈的开展特色教学改革,以工学结合为教改手段,单科独进为组织形式,建立大师工作室,以导师负责制的工作坊为依托载体,把项目引进工作坊,让学生真切的接触到企业制作的项目,将来带着问题学理论。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开展项目教学培养机制,通过产业及工作坊的项目制作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市场,了解行业,组织学生参加动漫展,参加有影响力的动漫大赛。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热爱自己所学专业,使他们对在校学习至进入企业阶段有一个对自身明确的发展规划,以确保最终建设成具有文化内涵的数字传媒学院。力争5年左右的努力,成为全省、全国一流的高职学院。
二、开展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及我院的发展思路
(一)工学结合办学思路
首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与高职院校提出的办学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所谓企业满意度就是教学质量标准,是高职院校创造性地移植到教学时间中的一个概念,即努力使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与社会需求更紧密、更有效更迅速地结合在一起,据我院连续两年的调研数据分析来看,在众多高校毕业生中,实习和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即无法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自己的理念与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需要磨合很长一段时间。
周济部长指出:“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教育战线要审时度势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的路子上来,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可以看到,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
(二)为实现我院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可分两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1-3年):重点突破,打造特色,提高数字传媒学院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验班为突破,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工学结合的多种模式;以单科独进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带动师资力量的提升,促进工学的深度结合。用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彰显特色,打造品牌。
总结我院开办以来的成功经验和毕业生取得的成果。通过媒体报导、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汇报、请他们到校检查、考核,引起各级领导、社会对我们数字传媒学院的关注和重视。要在各类媒体经常出现我校报导,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第二阶段(3-5年),提升内涵、创建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一流高职行列。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校企联合、共同培养”,“项目引领、教学推动任务”,“学校仿真模拟、实训操作训练”,“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打造三大模块学科优势,创建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优化我院管理体质、运行机制,形成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常态运行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总体水平。
三、我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四、重点建设工学结合基地
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我们数字传媒学院工学结合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是忽视学生平时的实践经验,直至毕业最后半年才让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短期实习,在这种实习过程中,发现学生根本不适应社会,原因是长期处在封闭的训练中。
数字传媒学院2009年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真实的模拟企业工作环境,以其作为纽带,可以更好的与外界企业保持业务上的联系,把企业项目引进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在企业的环境中进行锻炼,为保障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我院建立工学结合基地,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实践的场所,在承接项目的过程中,也开拓了学生眼界,用真实的项目锻炼了学生专业技能,学生可以在实践项目制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快速有效的得到导师的指导,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制作项目过程中自己的成长是快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的培养学习乐趣。不仅提早的丰富了学生在产业中的经验,更缩短了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的适应周期,增强学生走入社会的竞争力,也增强了企业对我们数字传媒学院毕业生的美誉度,更加强了我们数字传媒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提升数字传媒学院在区域内乃至江苏省内民办高校中的社会影响力,为打造一流的数字传媒学院的品牌奠定基础。从中可以看到,建立工学结合基地对我们数字传媒学院的良性发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五、实施办法
(一)全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方案
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其突破口和难点是实施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设计与实施工学结合的培养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数字传媒学院已经开始在推动这项工作,随着对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认识要不断地加深;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根据社会的需求,紧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这一目标,把工学结合的培养方案做实,做细;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模式,要敢于创新、创造;要落实方案,做出成效。
(二)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
2009年下半年,我们数字传媒学院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大胆创新、狠抓特色教育改革顺利建立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动漫生产线;在生产线的基础上,不打破日常教学,利用课外时间,带队导师搭建团队,以实战项目及学院制定的统一项目规划为工作室开展纲要。积极参与市场的开拓,并定期组织跨工作室的学术研讨与交流,定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学术活动,建立属于DMA的企业文化,提升我们苏州托普学院数字传媒学院的知名度。
打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验班,在教学中我们数字传媒学院采用单科独进的组织形式进行上课排课,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按项目需要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中一门心思的研究解决问题,各主干课之间课程内容在每一阶段都确保衔接紧密,制作项目基本采用同一个项目,按前,中、后期的形式分流程模块制作,并由各授课导师负责各自的模块,带领学生制作同一项目的所有导师每周必须不少于两次集体备课,确保课程衔接紧密,从而为快速提高专业技能做好保障工作。我们相信在严谨明确的教学思路指引下,在大胆创新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下,在务真求实的实践强化下,我们苏州托普学院数字传媒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高素质优秀人才。
1.以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验班”为例简要介绍:
数字传媒学院聘请韩国导演边康文先生为我院首席专家,边康文导演以项目为核心贯穿整个课程体系,把项目引入到教学环节。通过引进韩国KBS的26集动画片在我们数字传媒学院动漫生产线加工制作,以此作为贯穿课程体系的实战项目。以边康文导演作为项目带头人,建立大师工作室,以导师负责制的工作坊为项目制作的载体。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对选派出的优秀学生进行更深入持续的打磨,并为这批学员制定出一套符合传媒学院体系的制度。学生通过长期的在动漫生产线进行锻炼打磨,就等于长期接触社会融入企业,接触最流行最前沿的技术,学生自然的就对所学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实战项目中遇到问题,争强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必然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简要介绍:
魔卡童有限公司以相关专业的项目切入教学,并与我院签订合作协议,在我们数字传媒学院工作坊设立以设计研发为主的生产形式,把企业主管请进来,下订单到工作坊,按市场规律建设,管理工作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陈设设计课程,与本地企业签订项目合同,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课程课题。根据企业要求有序管理和开展教学,教学成果以展览的形式呈现。企业领导与主管在展会现场遴选优秀的学员,并以奖学金的形式以资奖励。
(三)教学思路清晰明确
教学整体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这一环节是三年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根据专业的不同,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都有所区别,而不是一概基础素描与色彩。根据各自专业的特性,在基础教学环节中知识点紧密联系各自专业方向,确保了基础课的学习专业化,实效化,有利的保障了基础课学习到专业课学习的顺利过渡。
2.第二阶段为模拟项目训练。这一环节是三年教学的承上启下阶段,学习基础理论,接触专业实践,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不仅是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转型,而且还是专业课的强化训练阶段,在教学中,以模拟项目贯穿整体教学内容,通过模拟的项目,让学生接受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及教学内容,强化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切了解项目制作流程及特点,从而达到教学的实效性。
3.第三阶段为实战项目训练。深化基础理论,提高专业能力,从学会到熟练,从熟练到精湛。实战项目训练为三年教学的检验阶段,即以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生产实训基地进行加工制作,需严格按照企业项目的加工档期,严格按照企业项目的制作标准,严格按照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制作分为项目的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及后期制作。学生提早进入角色转换阶段,进入各自适合的制作环节中,在这一阶段学生以企业员工的形式进入生产加工环节,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有如同在企业的感受,这必将大大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磨合周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校之源。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院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数字传媒学院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双师型”、“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规模和培养力度,每年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以此确保每位教师都具有企业丰富的工作经验,做到技术更新快,永远以最前沿的技术引领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的教师深知如何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出社会受欢迎的职业技术类学生,这同样是我们数字传媒学院区别于其它院校的优势。学院还定期邀请企业导演,知名专家来我院进行亲临授课,大大争强了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
(二)加强校际合作,强化我院办学优势
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与我院专业发展相关的强校建立合作联系,依托我省有特色的本科院校的专业,师资优势,打造我院的特色与品牌,开创我院与公办院校以项目为纽带的联合办学新途径。
(1)聘请高水平的教师为我院学生授课。
(2)以本科学校的优势专业带动我院相关专业的发展,为提高我院专业水平、教师水平创造条件。
(3)为学生提高学历、继续深造创建条件。
(4)实行其他方面的合作。
(三)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继续推动校企紧密结合
规范校企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责、权、利关系,与更多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继续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一校对多企的合作局面。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着眼于双方长远利益,力争通过与各个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校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校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设定等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
七、成果检验
第一:增长工作能力。有效地提高我们数字传媒学院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我们的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
第二:积累工作经验。帮助我们数字传媒学院的学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
第三:增加工作机会。补偿学费。
第四:提高信息判断能力,准确职业定位。及时地帮助我院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做到了能力转变:即,在工作坊里实践→在企业里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对自身发展规划明确:“个人提高→领导能力→对自己的开发”
八、结语
通过我院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的培养模式,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为学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生产和管理队伍找到了方向。为实践教学开辟空间,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同时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了解到企业管理理念,结合实际训练,强化操作能力,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出“零距离”上岗高职人才。进而争强我院较其它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精准的定位,严格的把关,从而创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苏州托普数字传媒学院,以此为契机,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对于学院的长远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院在社会的美誉度画上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苏州托普学院数字传媒学院自建校以来,从领导到教师,每一位员工都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针迈步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学院自04年建校以来,学生原创作品2000于幅,原创短片50余部,部分优秀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市级大奖。数字传媒学院的毕业生自建校以来一直以98%以上的就业率回馈着学院领导及教师的辛勤劳动,通过走访部分学生的就业企业,企业的领导对我院培养的学生是满意的,他们说“数字传媒学院的学生用的放心,用的顺心”这就是我们阔步前行的苏州托普学院数字传媒学院。